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八百里秦川诗句

1.描写秦川的诗句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望秦川 [唐]李颀

译文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诗的上四句写景。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曲折,尤显气势雄伟。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诗中对秋景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笔墨简淡,线条清晰,犹如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卷。

2.描写秦川的诗句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望秦川 [唐]李颀译文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

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

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赏析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

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诗的上四句写景。

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曲折,尤显气势雄伟。

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

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

诗中对秋景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笔墨简淡,线条清晰,犹如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卷。

3.写陕西的句子,例如\"八百里秦川\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的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哈~ 回答者:灭火器材 - 经理 四级 5-28 13:3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回答者:潇洒雨竹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5-28 13:31我想希望本来是无所为有,无所为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回答者:三国野史 - 举人 五级 5-28 13:35路啊!你是我面前的一条直线,我的一生将在你的尽头结束。

我踏上你就有一种不懈的追求,我看到了你沿途的风景,虽然寂寞,但并不孤独,所以我珍惜走在路上的每一秒钟。 绝对原创 回答者:青未了789 - 秀才 三级 5-28 20:552.春山伴路图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4.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拼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6.瑶台曲 青山未老头先白, 寒催游子上瑶台。 路隘沟深松悠悠, 碎珠溅玉梦里来。

凌空缥缈一飞影, 山寺高僧俱惊骇, 急奏晨钟壮行色, 高诵佛号助英才。 17.李白出行图 高歌向天天相应, 纵声唤地地有灵。

曾经刀山驱猛虎, 几度火海战飞龙。 诗成万卷尽雄风, 铁流笔下恣奔腾。

何当重归长安路? 再为盛世除奸雄。 18.佟麟阁 苍天问我何所求? 星河惨淡大江流。

不求玉帝多封赏, 但求直取强贼头。 半生热血洒疆场, 一路高歌唱自由。

盖世何足九万里, 天纵奇才报国仇。 22.虚阁晚凉图 悲风送君君何去? 飞鸿频传断肠句。

孤身青云何太急? 灵台不见天公怒。 未曾为君歌一曲, 万里严霜凝寒玉。

再往珠山寻隐珠, 泪水尽洒灵海路。 25.君车出行图 飞鸿飞落红尘中, 浮云伴我来纵横。

名利场中无功德, 坎坷路上尽奸佞。 为福万民始操戈, 莫以成败论英雄。

待到神兵从天降, 风卷残云破敌营。 30.踏歌图 *赠李正刚 人生自古一场梦, 梦到天涯睡狮醒。

踏平世间坎坷路, 一路走来太从容。 下笔千言皆武略, 字里行间有雷霆。

天兵天将千百万, 个个为我显神勇。 2.雪景寒林图 雪漫无边神州路, 风卷旌旗鸣战鼓。

百万精忠报国士, 捍守三朝无圣主。 坐视骨肉凌辱尽, 忍看金贼守中土。

何日激起冲天怒? 三军直捣黄龙府! 33.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15. 耕 灵海三月春, 万里无片云。 耕田老黄牛, 无视过路人。

参考资料:《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4.类似于八百里秦川一样的中国地名诗句

打括号的是地名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有关古代文学“八百里秦川、五百里滇池中八百里、五百里”是 爱问知

八百里秦川特指沿秦岭以北的渭河冲积谷底或平原,渭河西起甘肃渭源县,东至陕西潼关县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和陕西,自古以来,流域内农业发达,为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因为秦国曾经强大,所以被称作八百里秦川。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八百里指800多公里,是长度单位。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又名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滇池海拔1886米,南北长40千米,东西平均宽8千米,水深平均约5.5米,面积340平方千米,有“五百里滇池”之称。

周围群山环抱,河流纵横,沃野千里,良田万顷,文化繁荣,风光秀丽,又多名山胜景,是自古以来吸引众多游人游览的“高原江南”。 所以五百里是面积单位。

6.八百里秦川尘与土,后面一句对联是什么

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中吴江月随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年沈水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十万中吴山月随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年吴地月如水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中吴月影随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分吴山月随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中蒋山月随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年沈水烟和月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十万丈吴山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中吴江水和山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上吴山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十万分吴江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十万上吴山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年吴地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分沈水事如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中吴月影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二三更沈江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山沈水事如烟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一千秋吴山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一三千吴江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五十年蒋山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一三更吴江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秋沈水事如烟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五十年苏月色随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二三更吴江水和山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秋沈水事如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四十年吴江水和山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三千秋吴山月随风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七十年吴山月随人上联:八百里秦川尘与土下联:四十年吴江月随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