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河北)美丽景色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冬风御柳斜。 -----韩翎《寒食》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佚名《杂诗》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指银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之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崇惠崇春江晚景》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2.描写(河北)美丽景色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冬风御柳斜。 -----韩翎《寒食》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佚名《杂诗》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指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之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崇惠崇春江晚景》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3.描写河北景色的诗句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战国时期,侠士荆轲受燕国太子丹(即诗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国刺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临行时,燕丹等人在易水为其送行.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与众人诀别.后来刺杀秦王未遂而被杀.(2)壮士发冲冠: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即怒发冲冠,愤怒到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山海关: 明太祖朱元璋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贡人梯航通异域,天开图画落尘寰. 老臣巡历瞻形胜,追想高皇创业艰.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 安济桥 [清]王基宏 安济石桥日月留,蟠龙踞虎汶河洲. 无楹自夺天工巧,有窍能分地景幽. 岂是长虹吞皓月,故教半魄隐清流. 不言果老多神异,况剩白驴嵌石头. 安济桥二首 [清]张士俊 (一) 谁掷瑶环不记年,半沉河底半高悬. 从来兴废如河水,只有长虹上碧天. (二) 青龙谪下化长桥,日驾川流谁可摇. 果老坠驴应有意,仙家游戏上云霄. 安济桥 [清]傅振商 石桥碧影驾长虹,流水无心夕照中. 千载乘驴人不见,徘徊学步愧青聪. 安济桥 [清]安汝功 天桥苍虬卷,横披百步长. 匪心坚不转,万古作津梁. 安济桥有感 [清]杜英 龙卧苍江势欲飞,马冲寒雨净无泥. 影沉云掩半边月,路险天横千丈霓. 人世变更仙迹在,水神畏避浪头低. 凭栏洒尽伤时泪,落日太行山色西. 安济桥 [清]饶梦铝 谁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 长虹应卷涛声急,似向残碑说故人。 4.描写河北景色的诗句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战国时期,侠士荆轲受燕国太子丹(即诗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国刺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临行时,燕丹等人在易水为其送行.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与众人诀别.后来刺杀秦王未遂而被杀.(2)壮士发冲冠: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即怒发冲冠,愤怒到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山海关: 明太祖朱元璋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贡人梯航通异域,天开图画落尘寰. 老臣巡历瞻形胜,追想高皇创业艰.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 安济桥 [清]王基宏 安济石桥日月留,蟠龙踞虎汶河洲. 无楹自夺天工巧,有窍能分地景幽. 岂是长虹吞皓月,故教半魄隐清流. 不言果老多神异,况剩白驴嵌石头. 安济桥二首 [清]张士俊 (一) 谁掷瑶环不记年,半沉河底半高悬. 从来兴废如河水,只有长虹上碧天. (二) 青龙谪下化长桥,日驾川流谁可摇. 果老坠驴应有意,仙家游戏上云霄. 安济桥 [清]傅振商 石桥碧影驾长虹,流水无心夕照中. 千载乘驴人不见,徘徊学步愧青聪. 安济桥 [清]安汝功 天桥苍虬卷,横披百步长. 匪心坚不转,万古作津梁. 安济桥有感 [清]杜英 龙卧苍江势欲飞,马冲寒雨净无泥. 影沉云掩半边月,路险天横千丈霓. 人世变更仙迹在,水神畏避浪头低. 凭栏洒尽伤时泪,落日太行山色西. 安济桥 [清]饶梦铝 谁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 长虹应卷涛声急,似向残碑说故人. 5.描写河北景色的诗句有哪些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出自两汉:曹操《观沧海》 白话文释义: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注:碣石山,位于河北昌黎碣石山。 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是渤海近岸最高峰。山中有名刹“水岩寺”。 悬崖上留存古人所刻“碣石”二字。登临仙台顶(距海15公里),俯瞰大海,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西起滦河入海口,东至山海关秦皇岛港,山海之间同样15公里的大陆,静卧脚下。 2,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出自近现代**《浪淘沙·北戴河》 白话文释义: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注:北戴河海滨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的西部,距北京、天津等地只有2-3小时车程。这里有美丽的沙滩和凉爽的气候,是中国最著名的避暑、疗养胜地。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3,纵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涧报清秋。 巉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出自清代康熙《锤峰落照》 白话文释义:纵目远眺那千年以前就存在的石峰,连天接峡,朵朵白云浮于空中,就像枕在山涧之上。 如此秀丽的景色,让人觉得天下的奇峰怪石,哪里的也比不上磬锤峰的景色优美。 注: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环抱河北承德市区,与驰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风景名胜镶嵌相融,国家AAAA级景区。 总面积15.9万亩,距市区约2.5公里。 4,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出自明代:陈子龙《渡易水》 白话文释义: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注: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 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5,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出自唐代: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白话文释义:不要说易水寒冷如冰,看看今日白虹贯日,如此晴朗。注: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 6.描写“河北”的诗句有哪些1、《于易水送人》 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发已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3、《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译文: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4、《送崔子还京》 唐代:岑参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译文:我骑着马独自从西方那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扬起马鞭急切地赶路,好像是和鸟儿在争先一样。 九月时节我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风雪中题完时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5、《浪淘沙·北戴河》 现代:**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译文: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鱼船, 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边?往事已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