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土地的古诗句朴实意象凝聚深爱,悲怆诗句道出真情 ——《我爱这土地》赏析 江苏省大丰市(金墩街)新丰二中 黄卫东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投身于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他拿起诗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我爱这土地》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抗战初期,是藉土地激发诗人情绪的代表作。我们学习这首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掌握:一、朴实的意象,凝聚深沉的爱 意象即意境。“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中的两个主导意象,“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我们从诗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再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二、悲怆的诗句,反映热切的情 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这首诗中回荡着忧郁的调子,郁积着深深的忧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 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三、强烈的对比,映射执著的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作者在开头留给我们的悬念。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至此上面的悬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需要指出,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是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2.描写关于土地的诗句有哪些1、《点绛唇·厚地高天》 近现代:王国维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译文:置身于高天厚地之间时,我会渐渐地觉得自己平生似乎事事都不顺。不过好在我还有个小船般的书斋,在其中可以信马由缰,任我发挥。 姑且在这浮幻的人生中,暂时获得真正的自我。天地如此之大,我独自坐在经霜后的树林中,看那些红叶纷然坠落。 2、《送周主簿任南城》 明代:罗玘 烝黎恋门阀,不厌土地薄。 神泉粗可酿,出境配灵药。 译文:连山抱着如环,经过水环绕城墙墙脚。军州自古设置,小城镇旧附郭。老黎恋门第,不满足土地薄。神泉大体可以酿造,出境配灵丹妙药。 3、《津阳门诗》 唐代:郑嵎 湟中土地昔湮没,昨夜收复无疮痍。 戎王北走弃青冢,虏马西奔空月支。 译文:湟中土地过去湮没,昨天晚上收复无创伤。戎王逃弃青冢,敌人的骑兵向西逃奔空月支。两逢尧年难道容易偶然,希望老头颐养丰皮肤肌肉。 4、《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宋代:范成大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 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译文:家乡土地山丘哪个地方都可以栽种楸树,我扛着锄头带着壶老酒整天悠悠然搞得像传说中的醉仙刘伶。即使人真的有千年铁门槛显赫和长久的家世那样福禄长寿,最终也就是落得一个土馒头似的坟丘。 在这凡俗世界里最终如同佛家说的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人的四大形骸只是一个皮囊,最终归葬本原,回归故乡。蝼蚁这样的小虫,和乌鸢这样的大鸟又何必分出大小厚薄,我呢,只需要对着秋风拍掌赏菊感受这秋天的美好。 5、《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译文:我独自一人倚偎高楼怅然远望,无限寒意的边城戍旗飘扬猎猎生风。万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这土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戍边英雄为国献身捐躯。 3.关于土地的故事与传说帮我孟姜女和土地婆婆 孟姜女千里寻夫,寻到万里长城,听说丈夫万喜良死在长城脚下,哭得天昏地黑,哭声震倒长城,露出一堆一堆白骨。 原来造长城死去的成千上万劳工,统统葬在长城里。 孟姜女一边哭,一边找寻丈夫的尸骨。 白骨如山,那一根是喜良的骨头呢?她东挖西挖,手指都流出血来,血滴在白骨上,滑到泥土里,孟姜女忍着痛不停挖,挖着挖着,挖到一堆骨头时,血凝在骨头上象结了红梅花,孟姜女想:夫妻连心,一定是我丈夫。她把骨头一根根拣拢拼凑,正好是一副人骨路。 孟姜女用包袱将骨头包好,抱在胸前说:“喜良!喜良!夫妻总算团圆,跟我回家去吧!”眼泪滴滴嗒嗒落在包袱上,包袱里骨头悉悉瑟瑟也象在哭泣。 孟姜女抱着包袱一路走一路哭,只觉得包袱越来越重。 实在走勿动了,坐在路边歇脚。这时候,前面来了一对老头老太婆。 老太婆走近孟姜女关心地问:“这位大姐,看侬面孔蜡白,满头黄汗,会是生病(口伐)?”孟姜女答:“毛病倒没有,就是我的包袱太重,抱得吃力煞人。 ”老太婆笑嘻嘻说:“这顶便当,只要背在背上就轻松了。” 孟姜女试了一试,果然轻泛得多,背着包袱赶路,心里着实感谢老婆婆。 等到孟姜女走远,老头埋怨老太婆:“你太缺德,活活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 本来万喜良骨头被孟姜女眼泪水一渗透,可以还阳做人,现在背在背上,眼泪渗勿着,咋能活转来。 ” 老太嘴巴一撅说:“我们土地公婆,职责就是收管闲魂野鬼,万喜良一还阳,世人都看人学样,照着去做,阴差阳错就弄勿条直了。” 土地公公讲:“为神为鬼,都要有好生之德,孟姜女是天下顶可怜的女人,侬勿怕丧阴积?” 俩老争吵不休,土地婆婆气得呒话好讲,拔出头上一枚玉簪划出一条深沟,土地婆婆脚下的土地,慢慢的漂开去,直到海里,就是现在的台湾岛。 从此以后,大陆上土地堂里供的是土地公公。 台湾那边土地庙只供土地婆婆。 4.描写土地的诗句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出自:《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 出自:《入鬼门关》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出自:《相和歌辞·江南曲》 年代:唐 作者:张籍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出自:《乐城岁日赠孟浩然(一作王维诗)》 年代:唐 作者:张子容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出自:《登夏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罗隐 5.关于土地的现代诗歌(说谁写的)和2 个关于土地的故事《土地》 作者:叶千华 这片土地 用脊背驮来了生活 这片土地 用怀抱哺育了美丽 饱经了风霜雪雨 默默地翻别了过去 你是一条历史航船 从远古航海到本世纪 当你在漫长的黑夜里醒来 新的时代将你重新开辟 当你在漫长的睡梦中惊醒 新的社会将你在东方崛起 今日的土地穿上了彩衣 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今日的土地充满了生机 是春光明媚的蓬勃时代 关于土地的故事两则 *《左传》记载了晋公子重耳光逃亡的故事:日夜兼程、疲饿交加的重耳,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劝阻,并耳语了几句。重耳突然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车上,继续逃亡……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6.写土地的诗句层层叠叠的树影,稀稀落落的灯火,悬于半空的弯月,茫茫的原野飞快地与我擦身而过。 半卧于火车内,聆听着,感触着富有节奏的一隆一隆。车内晕黄的灯光映着每张将入睡的脸——疲惫,舒适,宁谧,恬然。 现代交通工具的安稳,轻轻柔柔的卸去人的戒备,并以一轻一重的声响,按摩着一丝一丝神经。 安稳中,人会轻易地变得懒散与依赖,手中的笔亦如此。 文思该放逐于莽原,在颠簸中书写自然的伟力。 对于一个匆匆过客,窗外点点星光是何处小镇并不重要。 对于隐在从林里的小镇,一个匆匆过客的姓名也并不重要。 然而,他们何以暗暗中相互慰藉? 清晨,窗外,渺渺的薄雾朦胧着远景,我却清晰的看到了出行以来第一个锄地的农夫。 可以想象火车驶过的轰鸣声,然而,农夫却只低着头,默对着土地。于是想起了许多歌颂农夫与土地的诗句,但或许,这些诗句都不可在安稳的火车上写就的。 唯有借诗喟叹:“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 我在暗喜,诗歌里的许许多多意象纷纷现与眼前,雾气寥寥,炊烟嘘嘘,水田片片,平房零星,树色苍翠,小径蜿蜒,远山延绵,白鸟时逐而过,水鸭群栖于湖,黄牛缓步于田。 。 感动啊! 从文说得好:“这简直是诗!” 山色、橹歌、水声。 。送着从文回到了湘西老家。 如今呆在火车里,橹歌是没了,水声也没了,山色尚可观,当然还有擎隆擎隆的声响,还有车内弥着的即食面的香气。写着,肚子也有些许饿了。 很多人仍卧在被铺中,还有梦? 说来亦奇,昨夜闭上眼,脑海里竟现出许多幻彩的图景,想必是火车的颤动把神经都抖歪了。 ——2004.6.25夜-6.26晨 记于火车 山秀水秀秀人,风飘云渺舒心。 ——6.26 早晨五点醒来,揉着惺忪睡眼,裹着一袭棉被,呆望窗外的天一点一点地变白,而远山的轮廓,也一点一点地清晰,于是在脑海印下一段起伏的线条。心中有一种冲动,想叫道:“远山,你早!” 远山柔美的线条,仿佛对我微微一笑,并不露齿,但我已心满意足,一阵温謦。 我不过是你眼前匆匆而过的访客,也不过是你每天千千万万的倾慕者之一。即使你冷艳得对我不屑一顾,我已无话可说,更何况你竟投来一个微笑,叫我该如何感恩戴得。 昨天潺潺的水声犹在耳畔,是一条蜿蜒的溪,按摩着疲惫的神经与肌肉,放松着我的躯体;今天是远山的宛然一笑,让糜然精神为之一振,又叫我如何爱上着一片山水。 在这里,人轻易地变得多情起来,又轻易地为此情寻到寄托,这是怎样的一片山与水? 答案在那溪水的流湍声中,在那山风的吹拂声中,在那山间的蝉声唱和中。 。 ——6.27 AM6:40 行走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 肉体在行走中释放它的能量,精神在行走中积蓄它的感知。 当肉体停顿时,精神开始蠢蠢欲动,就如今早醒来,精神把感知融会与释放。 行山走水,一面是锻炼肉体筋骨,一面也在炼着灵魂。 人类走出深山大林几百万年了,但山与水仍是灵魂最原始也是最终的归宿。 魂终归黄土,黄土亦山水。 今天高考将放榜了,明媚的山水啊,有你分享我的喜或悲,我亦愿了。 ——AM7:45。 7.关于土地的诗歌我看见土地 我看见土地,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 我的身体先于我的声音抵达 我看见他,踩在他的上面,被他烤热的空气在我身边列列而起 我看不见了。 我听不见了。我的身体踏入虚空。 我在沉重之后漂浮,我在漂浮之后坠落,我,本来就是来自地上。 我想象着自己不会落下。 想像着身边的景色美伦美奂。 然而我看见了土地。 看见他一望无际,超乎想像的广阔。 土地上是劳作者,是生活者,是人。 我看见土地,无数的生命在他的胸膛上生生死死, 毗邻,或者,远离。 我说 土地 声音朝他走去,谗媚的笑。 声音撞在土地上被反射开来,向着各个方向,渐渐游入静默的湖水 我对着土地比比划划,企图使他看见我,我的脸开始长得象个奴。 没有暂停,长久失去依靠的身体还原成了碎片。 或者飞行,或者埋葬。 我在空中漂浮着,没有忧伤,也没有绝望。 那是年轻人的东西。 两块分开的磨石,俯视着彼此。 我在他们交融的视线里开始哭。 泪水与我平行,越来越大,像一面镜子。 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顶着美丽的,独一无二的光环。 地情 茫茫任开眼,一望即无垠。 片片结泥块,层层累厚深。 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 生死托斯寄,七尺报母心。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烈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