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夜晚月色的诗句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三、咏月词赋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 。 2.描写夜晚月亮诗句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描写月亮、月色的诗句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白话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2、静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话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5、竹里馆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白话翻译: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描写月色美的诗句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10.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5.描写月色的诗句有哪些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6.描写夜晚月光的句子,要比较忧伤,惨淡橙橙的月光,橙橙的光,橙橙的光上泛着淡淡的霜 黑只有在夜来临的时候,才会尽数释放她的柔情,蜕回为妙曼绵柔的妩媚女子。先是在远处的某个地方,若隐若现地泛起,一小块一小块的,并不浓烈,像是刚刚被挤出来一点,随意涂在盘里的颜料,来不及调均。尔后,东一片西一片地聚拢,随便从某个地方开始,迅速向四周蔓延开去。融合、浸润之后,便厚实地铺满了夜的怀,眼眶里的相片也就有了静谥的底色。黑是夜绘制的花朵,夜是黑编织的花蓝,盛着爱与恋互相懂得,彼此疼惜的语言。黑用冷伪装坚强,夜以静隐忍苍凉,即便是喁喁私语,也不会夹杂一丝丝的哀伤,总是那么自然的透着心甘,亮着情愿。这样的时候,周身的一切,连同自身,便成了海里的鱼儿,幸福地安妥。 7.描写夜色的诗句1、月 唐代:李商隐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译文:桥边的池水里的月亮,真是难忘惹人恋爱。帘子在明亮的夜晚打开,竹帘卷起时已经是很凉的天气了。月光流转处水花湍急,婵辉倾吐出来使得云朵也有了光彩。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这月光了。 2、夜雨 唐代: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译文: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3、秋夜 宋代: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4、夜泉 明代: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译文: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5、夏夜 唐代:韩偓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译文:风狂、电闪,天空布满了浓墨似的乌云;只听得大树林里传来风雨侵袭的声响。夜已经很深了,风也停了,雨也止了;一轮弯月从云缝里斜洒出淡淡月光。 6、春夜 唐代:虞世南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译文: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8.描写乡村月色的诗句《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过 故 人 庄 《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融身于世外的特殊感受和认识,体现了他悠然闲适的诗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朋友邀我做客。 “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写山村风光。绿树环抱着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 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把酒闲话。窗子一开,扑面而来的是谷场和菜圃,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送来阵阵泥土和庄稼的气息。 这田园风光简直令人陶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我还要到你家,喝菊花酒。 朋友间那种融洽的感情、诗人对田园的喜爱溢于言表。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他善于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过故人庄》很能表现他的这一风格。 值得强调的是,孟浩然的田园情趣毕竟是封建文人的闲适恬淡之情,与劳动者的田园情趣有本质区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春游西湖,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西,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低临水面,像要探足水中濯洗一般。春天来了,西湖水涨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见早来的黄莺争抢着飞上向阳枝头唱歌儿,它们还有些怕冷;不知是新到谁家的一双小燕子从水边衔了泥飞回去筑巢。 春到西湖,鸟儿们开始活跃起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人看到路畔野花似开未开,但看势头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已是绿草如茵,但草地还不够深,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被它埋没起来。西湖之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后,诗人来到绿柳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于是赞叹地说: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呢! 这首歌咏西湖的诗,旨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要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为此,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二、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属动物,花和草是植物,这样的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诗人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诗中写水、写云,写莺、写燕,写花、写草,无不如此。 试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才能”两个字眼,是多么富于动态,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前面六句中,诗人已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则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这里怎样可爱,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而外,未作任何形容,全凭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 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更是难能可贵。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对于他的政绩,历史对他褒贬不一,但是对于他的文学成就无不交口称赞。他的许多诗文都写得别具一格,既具有高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