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茅山景色的诗句

1.描写茅山的诗句有哪些

答诏问

梁.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李真人井铭

晋.葛洪

混混井泉,源通渤海。

色逾玄圭,甘如沆瀣。

注炼金液,保养太和。

昔人遐举,饮此余波。

赠道士

唐 · 张籍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题茅山华阳洞

唐 储光羲

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

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

送董少卿游茅山

唐 皮日休

威辇高悬度世名,至今仙裔作公卿。

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

云冻尚含孤石色,雪干犹堕古松声。

应知四扇灵方在,待取归时绿发生。

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

天影晓通金井水,山灵深护玉门沙。

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

游茅山

唐 许浑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送人罢官归茅山

唐·陆龟蒙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

茅山洞口

唐·綦母潜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登茅峰三首

宋·王安石

(一)

一峰高出众峰巅,疑隔尘沙路几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传。

(二)

倏然杖履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鹄羽翰遥。

容溪影转迷横径,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苍藓认前朝。

(三)

扪萝路到半天穷,下视茅州杳霭中。

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显付苓通。

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来鹤驭空。

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

登茅山三首

宋·高志

峰头宫殿路遥通,杖屦高凌杳霭中。

指点云山问仙迹,半空笑语落天风。(大茅峰)

石路登登倦复跻,行来不觉白云低。

仙家多在烟霞里,楼阁参差望欲迷。(中茅峰)

杖屦闲来看远山,白云邂逅隔尘寰。

分明一段仙家景,都在恁栏指顾间。(三茅峰)

2.描写茅山的诗句有哪些

《游茅山》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题茅山》

年代: 宋 作者: 陈辅

积金峰顶作屏遮,宝阁横空叠彩霞。

鹤驾往来茅许宅,龙軿交会郭杨家。

洞天有望人如玉,尘世休观事若麻。

我是方台旧僚友,盍寻归路种云芽。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于身无切事,在世有余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茅山》

年代: 宋 作者: 陈埙

三茅高出七山巅,顿隔尘沙道路千。

灵籁萧萧风笛弄,奇形奕奕陇牛眠。

人间已有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幸喜吾庐居在此,时从寄傲任悠然。

《游茅山和诸侄》

年代: 宋 作者: 陈序

山南细路半青霄,人昔共游非俗交。

浮玉故乡惊上国,埋丹清梦记中茅。

峰头仙客归黄鹄,石面灵根走翠蛟。

见说西园浑草莽,手栽寸柏已胜巢。

3.谁可以给我一些写句容茅山风景区的景色的句子

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

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的句容市境内,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

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

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 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

景区内外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以茅山镇为中心,距南京、镇江、常州各约60公里,东至上海、南至杭州各约30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茅山道教渊源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句容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 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

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

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栗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

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

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茅山,是优美的风景胜地。

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

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

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 茅山自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01年,茅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新四军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茅山风景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授予省级文明旅游区示范点的称号。目前,茅山风景区已形成了以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喜客泉、华阳洞、仙人洞、德 观遗址、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为主体的旅游群系,年接待香客、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茅山以其独特的形式享誉海内外: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的“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特现象堪称“世界一绝”,已被列为江苏省精品景点之列;高99尺、重106吨、由226块青铜板焊接而成的露天老子神像已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更为神奇的是老子神像手上自然天成的蜂窝,直径可达3尺多,恰似老子手上戴的戒指,更象老子把仙丹洒向人间;热情好客的喜客泉,以其特有的三怪,使人留连忘返;正在开发中的华阳洞必将向人们展示出更多的神奇…… 饱经苍桑的茅山,更是充满神奇的茅山。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物皆有情。

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神奇特怪的自然造化,扑朔迷离的道家符录 ,必将引起您的最大兴趣。赞同0| 评论。

4.描写茅山的诗句有哪些

答诏问梁.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李真人井铭晋.葛洪混混井泉,源通渤海。

色逾玄圭,甘如沆瀣。注炼金液,保养太和。

昔人遐举,饮此余波。赠道士唐 · 张籍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题茅山华阳洞唐 储光羲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

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送董少卿游茅山唐 皮日休威辇高悬度世名,至今仙裔作公卿。

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云冻尚含孤石色,雪干犹堕古松声。

应知四扇灵方在,待取归时绿发生。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

天影晓通金井水,山灵深护玉门沙。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游茅山唐 许浑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送人罢官归茅山唐·陆龟蒙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茅山洞口唐·綦母潜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登茅峰三首宋·王安石(一)一峰高出众峰巅,疑隔尘沙路几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传。(二)倏然杖履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鹄羽翰遥。容溪影转迷横径,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苍藓认前朝。(三)扪萝路到半天穷,下视茅州杳霭中。

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显付苓通。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来鹤驭空。

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登茅山三首 宋·高志峰头宫殿路遥通,杖屦高凌杳霭中。

指点云山问仙迹,半空笑语落天风。(大茅峰) 石路登登倦复跻,行来不觉白云低。

仙家多在烟霞里,楼阁参差望欲迷。(中茅峰) 杖屦闲来看远山,白云邂逅隔尘寰。

分明一段仙家景,都在恁栏指顾间。(三茅峰)。

5.描写茅山的句子

唐 · 张籍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题茅山华阳洞

唐 储光羲

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

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

送董少卿游茅山

唐 皮日休

威辇高悬度世名,至今仙裔作公卿.

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

云冻尚含孤石色,雪干犹堕古松声.

应知四扇灵方在,待取归时绿发生.

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

天影晓通金井水,山灵深护玉门沙.

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