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淡定的诗句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5: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6: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7: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10:花是花非花满地,人生何苦伤一回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2:鼎湖当曰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15:秋心一字捻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卧读琴谱却为谁? 16: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0: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2: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2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2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6: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形容心情淡定的诗句 60句形容心情淡定的诗句 60句。 27: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2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2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0: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31: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32:十人堪有九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3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形容淡然、淡定的古诗词1.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李远留下来的两句残句, 这两句诗其实意思比较浅显易懂,但是表现出的忘忧意境令生活在嘈杂现世的人们十分向往。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的诗,深夜候客,无所事事,轻敲棋子,诗人心情闲适,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 3,个人特别喜欢苏轼的《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还有很多,像苏轼陶渊明王维的诗词或豪放洒脱或清新自然但人生的态度都是淡然淡定的,有时间可以多读一些,自己也有益处。 3.形容淡定的古诗词1、宋·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由此可知,赵师秀等“四灵”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2、宋·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3、唐·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4、唐·司空图《山中》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逃难人多分隙地, 放生麋大出寒林。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赏析:表达了诗人一种心向佛道而淡定的思想感情。 5、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4.形容“淡定”的古诗词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代陈继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赵师秀《约客》 3,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汉代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宋代苏轼《定风波 》 @团队昵称@卓越团队 @回答者@花开LP @分类@常识_文学常识_字 @问题@ 形容“淡定”的古诗词 @主回答@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代陈继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赵师秀《约客》 3,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汉代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宋代苏轼《定风波 》 @知识延展回答@ “解释如下” 1,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这两句诗其实意思比较浅显易懂,但是表现出的忘忧意境令生活在嘈杂现世的人们十分向往。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深夜候客,无所事事,轻敲棋子,诗人心情闲适,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 5.形容淡定的古诗词1、宋·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由此可知,赵师秀等“四灵”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2、宋·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3、唐·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4、唐·司空图《山中》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逃难人多分隙地, 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赏析:表达了诗人一种心向佛道而淡定的思想感情。 5、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