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青蛙的诗句,五句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代:赵师秀《约客》 白话文释义: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2,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出自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白话文释义: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3,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出自明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白话文释义: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4,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出自宋代:曹豳《春暮》 白话文释义: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 5,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出自明代: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 白话文释义:村边小桥流水景色虽美但村里己萧条无人住了,连流莺都没有只有青蛙在叫。 2.关于青蛙的诗句1、诗句: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2、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出自:宋代·赵师秀《约客》 释义: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3、诗句: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出自:宋·吴涛《绝句》 释义: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4、诗句: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出自:宋·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5、诗句: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出自:唐·贾弇《孟夏》 释义:以蜃气作为楼阁,以蛙的加声作为琴弦配乐。 3.关于青蛙的诗句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约客 / 有约》 作者:赵师秀。 朝代:宋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木兰花慢·朝天门外路》 作者:吕胜己 朝代:宋朝 朝天门外路,路坦坦、走去声瑶京。 悔年少狂图,争名远宦,为米孤征。星星。 半凋鬓发,事千端、回首只堪惊。居士新来悟也,渭川小隐初成。 临清。巧创幽亭。 真富贵、享安荣。有猿鸟清讴,松篁森卫,桧柏双旌。 蛙鸣。自然鼓吹,粲林华、前后锦围屏。 须信早朝鸡唱,未如夜枕滩声。 4、《绝句》 作者:吴涛 朝代:宋朝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5、《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朝代:宋朝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朝代:明朝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扩展资料: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 但青蛙在动物学上特指的是黑斑侧褶蛙。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 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 参考资料:百度汉语_有关蛙的诗句 百度百科_青蛙。 4.写儿童捕蝉前的诗句1、《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新蝉》 宋 李复 病耳不堪听,仍悉露下时。才能升木杪,便解入云吹。 漫有真仙契,犹多风树悲。美阴如可托,后患亦须知。 3、《浣溪沙》 宋 晏殊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蝶恋花·梨叶疏红蝉韵歇》 宋 晏殊 梨叶初红蝉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珠帘夜夜朦胧月。 5.写儿童捕蝉的诗句描写儿童捕蝉的诗句,关于蝉的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清】 袁 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噪林愈静,鸟鸣景更幽儿时的夏天。 闻蝉声,就有一种捕蝉的心痒。小伙儿各自握一根长竿,盯准了树枝上伏着的知了,嗖一下将长竿猛伸过去,那蝉,就被罩进竹竿尖的网斗上,死命地挣扎着叫。 就这样,儿时的夏天,两耳之中,总是布满了蝉声。那时,心灵也常常溢满着一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