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春风吹又生是描写风的诗句吗

1.“春风吹又生”是哪一首诗里的

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原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如下: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注释如下: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2.诗句关于风吹关于风的诗句

马鸣风萧萧

风萧萧兮易水寒

微风燕子斜

北风卷地白草折

忽如一夜春风来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东风夜放花千树

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恨不关风与月

二月春风似剪刀

卷地风来忽吹散

过春风十里

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卷江湖雨暗村

夜阑卧听风吹雨

朔风劲且哀

暖风熏得游人醉

春风吹又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

秋风生渭水

等闲识得东风面

3.描写大风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8、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4.关于风的古诗,要全部都是描写风的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如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句:

1沥沥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杳杳寒山道》

2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侧面写风)

3迟迟白日晚,娟娟秋风生。——《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4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二首》(侧面写风)

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早寒有怀》

6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古从军行》

7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送陈章甫》

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9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10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