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大海景色的古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张九龄《望月怀远》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描写大海景色的古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张九龄《望月怀远》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描写大海景色的诗句1、[宋] 曾巩《西楼》 原文选段: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释义: 像云朵一样的海浪拍打着沙滩来来去去,北风吹起来了几声惊雷。 2、[唐] 张九龄 《望月怀古》 原文选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释义: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3、[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原文选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释义: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4、[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原文选段: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释义: 向东方的海看过去夕阳余晖洒满了海面,海边的山和海水交织缠绵一望无际。 5、[唐] 钱起 《送僧归日本》 原文选段: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释义: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4.描写大海的诗句古诗1、《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宋代:米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 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 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 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 夜光一颗千金贵。 释义: 千万年的涟漪仍荡漾在这片清净隔绝的地方,海岱楼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 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着天,天与水合为一体,像是从月亮上的广寒宫来看下面的人间一样。 雾色蔼蔼中出现一个海市蜃楼,巨鳌托举着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随着月亮一同出来。 月亮圆的像宝珠一样的时候有很多异样的气息,现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颗夜明珠价值千金。 2、《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释义: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唐代: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释义: 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 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 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4、《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释义: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5、《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释义: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5.描写海岛景色的诗句《曹操·步出厦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我建议还是自己写,毕竟小说是你写的,如果开头插入别人写的,容易与自己的文字产生"矛盾”,写文章也要讲究和谐,是吧? 这里提供曹操的观沧海. 希望你的小说可以成功! 6.赞美海洋的诗词有哪些1、【观沧海】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