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鱼的诗4~5句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李白《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代王安石的《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宋朝范成大《鲈鱼》“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清人徐鹄庭《汉口竹枝词》“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2.描写鱼的作文四年级【小金鱼】 我家有两条小鱼,一条金色,一条黑色,他们活泼可爱,总是对周围生活的环境很好奇。 先来看看金色的这一条,它小巧玲珑,一对蓝水晶似的眼睛下有一个小巧而透明的嘴。大黑鱼一发怒,他又像小猫一样跟着大黑鱼静静游动。 等 喂食时,他不再乖巧,那张小嘴以每分钟七十下的频率一张一合,却只能吃五六颗鱼食。等它玩耍时,它又像小狗一样“活蹦乱跳”老是顶大黑鱼的屁股,好像大黑鱼是它的羊儿或别的家禽一样。 有时在给小鱼换水时,我会将我家的吊兰净化水,它却把吊兰的根当成了食物,一口一口的吃了一个星期,花根被咬得生病了,我和妈妈只好赶紧把吊兰从浴缸中取出。 在看黑色的这一条,它不算大,但对金色的小鱼来讲可称得上大了。 它有一对微小的鼻孔,看起来像两个微小的灯泡。它还有一条修长的尾巴,看起来像一把柔软的剪刀在“舞蹈”。 它性格执着,干一件事情总要干好为止。有一次喂食,有两颗鱼食粘在一起了,它就张开血盆大口使劲吞,结果鱼食被它磨成小渣渣了,但它还是固执的吃着小渣渣,直到把两颗鱼食吃完。 这真是条执着的大黑鱼。 例二: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小鱼。 晚上,我去看小鱼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我很想睡了,可小鱼怎么没睡去呢?我带着疑问躺上了床。 过了一会儿,我又去看小鱼,一看,小鱼还瞪着个大眼睛,我不敢相信,心想:小鱼刚到我手中就死了吗?但是,在卖鱼的阿姨的鱼缸里还活泼自在地游得很欢呢!难道说我在买走的时候,阿姨放了点东西吗?可是,她没放过呀!我的问题一个一个冒上来。第二天早上,我去问爸爸,爸爸说:“小鱼并没有死,卖鱼的阿姨也没有放过什么东西。” “为什么呢?”我好奇地问。“想知道为什么吗?”爸爸说。 “想!”我重重地点点头。爸爸说:“是这样的,因为鱼是没有眼皮的,不像我们有眼皮,所以,睡觉时是不会闭眼的,懂了吗?”我恍然大悟。 原来,小鱼是没有眼皮,所以睡觉时才不闭上眼睛。真是,生活处处有奥秘,生活处处有科学。 名师点评:小作者观察仔细,发现小鱼睡觉不闭眼,全文带着疑问和我们一起探究了小鱼睡觉不闭眼的原因,引人入胜。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值得注意的是,小作者应该先对小鱼进行描述,既然是观察小鱼,当然要让读者知道小鱼的样子,你说是吧?。 3.有哪些写鱼的文章,4年级的-- 《欧阳修:养鱼记》译文【原文】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 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愁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斯足以舒忧隘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译文】房檐转角的前面有块空地,面积四五丈,直对非非堂,四周绿竹成荫,没有种植花草。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圆的池塘,没用砖砌壁,没用泥土修建,保存它原有的特点。 用锹开沟疏通水路,从井里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满满地,清澈透明。有风,漾起水波;没风,水面平静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来。 我在池塘旁休息,须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循着水面微波沿岸散步,有一种茫然身处千里江湖上的感受,我的忧愁和孤独都得到解脱。 我找到一个大鱼网,买了几十尾鱼,叫童子把它放进池塘里养,童子认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扩大容积,他把小鱼放进池塘,而把大鱼丢在一边。我感到奇怪,问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我。 唉!那个童子也是愚昧糊涂没有见识啊!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塘一边,而那些小鱼游戏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显出得意的样子。我很有感触,因而写了《养鱼记》。 【译文2】房檐转角的前面有块空地,面积四五丈,直对非非堂,四周绿竹成阴,没有种植花草。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圆的池塘,没用砖砌壁,没用泥土修建,保存它原有的特点。 用锹开沟疏通水路,从井里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满满的,清澈透明。有风,漾起水波;没风,水面平静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来。 我在池塘旁边休息,须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循着水面微波沿岸散步,有一种茫然身处千里江湖上的感受,我的忧愁和孤独都得到了解脱。 我找一位渔人,买了几十尾鱼,叫童子把它们放进池塘里养,童子认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扩大容积,就把小鱼放进池塘,而把大鱼丢在一边。我感到奇怪,问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我。 唉!那个童子也是愚昧糊涂没有见识啊!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塘一边,而那些小鱼游戏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显出得意的样子。我很有感触,因而写了这篇《养鱼记》。 【题解】这是一篇杂文,当然属于小品。所谓“杂文”,原指作品内容驳杂,于文体不易归类,故以“杂”名之。 而所谓小品文,其内容实亦属于“杂”之一类。如尺牍、题跋、随笔、日记等短文,皆在小品范畴之内,而其内容也都是无所不包的“杂拌儿”。 由此可见,小品文者,第一是形式短小,第二则为内容庞杂。至于今天多称讽刺小品为杂文,此盖肇端于鲁迅的大量作品。 其实讽刺小品只是杂文的一种,有些抒情小品,内容又何尝不杂!如果文中抒情与讽刺兼而有之,那恐怕更是标准的“杂”文了。这篇《养鱼记》,可以说是抒情与讽刺兼而有之的杂文。 题目“养鱼”,而文章的一半篇幅都用在对鱼池的描绘上,先从位置写起,说明这小池“直对非非堂”。再写鱼池形成的原因,那是由于有一块未种花草的空地,便用来挖成一个不方不圆不大不小的土坑,然后注入了清澄的井水,使之成为池塘。 池塘虽小,却是足供作者休息和散步的好地方。凭了作者艺术的素养和丰富的想像,竟然在这小小的池边获得了精神寄托,“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并且“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这确是朴实无华的抒情妙笔。 第一篇:今天,我和弟弟在外公的鱼池里捞鱼。 先是孙祺煜捞,只见他拿起鱼网,伸进水里,嘴里还嘀咕着:“捞条大的!捞条大的!” 该我捞了,我接过鱼网,放进水里。 忽然,一条大金鱼从鱼网下蹿过来又蹿过去,那熟练的动做使我眼花缭乱,我揉揉眼睛,继续捞。 终于,一条小金鱼上钩了。 我一见,把鱼网一勾,一提,捞住了。孙祺煜提起鱼尾巴,把它放到桶里。 我看见在桶里挣扎着的金鱼,对孙祺煜说:“咱们把它放了吧?!”“好吧!”我用手托起金鱼,把它放到了鱼池里。 看到鱼池里活蹦乱跳的金鱼,我心里高兴极了。 第二篇: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喂鱼. 小湖里的鱼可多了,这儿一群,哪儿一团.这里的鱼不仅数量多而且颜色美丽.瞧,这些小鱼色彩缤纷,红的、黄的、橙的…….这些小鱼还很可爱呢!有些小鱼的眼睛鼓鼓的,像带了一副眼睛似的,有些小鱼的腰可细了,活像一条美人鱼.我看到这些既可爱又有趣的鱼可高兴了,拍着手叫好.”咦,怎么这条鱼这么奇怪呢?”一条鱼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条鱼的头和尾巴都是黑色的,身上还有不少黑色的斑点。 4.描写鱼的诗句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释义: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2、“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释义: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3、“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兰溪棹歌》 唐代: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释义: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4、”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宋代: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释义: 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 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5、《鱼藻》 先秦:佚名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 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释义: 鱼在哪儿在水藻,肥肥大大头儿摆。 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自在。 鱼在哪儿在水藻,悠悠长长尾巴摇。 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逍遥。 鱼在哪儿在水藻,贴着蒲草多安详。 王在哪儿在京镐,所居安乐好地方。 6、《鱼丽》 先秦: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释义: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 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而游,肥美的鲂鱼黑鱼各有一头。热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丰盛而且酒醇厚! 鱼儿呼朋引伴往竹笼里钻,鲇鱼游得快来鲤鱼跳得欢。 热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馐齐全! 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 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5.关于鱼的诗句有哪些1.《鱼丽》 先秦: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2.《咏壁鱼》 唐代:李远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 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 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苹篇。 3.《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代: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4.《鱼藻》 先秦:佚名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 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5.《南有嘉鱼》 先秦:佚名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和鱼有关的句子 1、一恨鲥鱼多刺 二恨海棠无香 ,三恨《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 2、男人是水,女人是鱼。 3、别说鱼没有眼泪,就算流成整个大海,你也毫不知情。 4、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村上春树 5、现代社会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年代。 6、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 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译文 8、鱼上钩了,那是因为鱼爱上了渔夫,它愿用生命来博渔夫一笑。 6.关于“鱼”的诗句有哪些1.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勤惠恩二僧》 2.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3.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4.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5.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苻子·方外》 池鱼 宋 祝庆夫 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 竚看三春烟水暖,好观一跃化神龙。 溪鱼 宋 赵方 溪流渺渺净涟漪,鱼跃鱼潜乐自知。 若逐桃花浪里去,风雷相送入天池。 鱼虾 宋 张耒 一尺盆池数种荷,鱼虾亦解起风波。 尔来未识天池乐,更有鲸鹏奈尔何。 观鱼 宋 杨万里 老夫不柰热,跣足坐瓦鼓。 临池观游鱼,定眼再三数。 鱼儿殊畏人,欲度不敢度。 一鱼试行前,似报无他故。 众鱼初欲随,幡然竟回去。 时时传一杯,忽忽日将暮。 时鱼 宋 徐玑 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 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 月斜寒动影,水碧静傅香。 可爱渔翁乐,溪梅秋第芳。 7.描写小鱼的诗句1、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浣溪沙》 (唐)杜甫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曲》 [晋]乐府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 杜甫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歌子》 (唐)张志和 5、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观游鱼》 (唐)白居易 6、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 赵嘏 7、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 白居易 8、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枯鱼过河泣》 汉无名氏 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10、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涧中鱼》 (唐)白居易 11、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送程六》 (唐)王昌龄 12、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现代)** 13、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题李次云窗竹》 白居易 14、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临江仙》 (宋)辛弃疾 8.描写鱼儿的诗句有哪些1、《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宋代: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译文: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2、《水槛遣心二首》 唐代: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译文: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3、《清平乐·咏雨》 清代:王夫之 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 译文: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于是被赚接喋。 随着鱼儿游动,带着浮着的草游动,一下子感觉铺满了池塘。 4、《鹭鸶》 唐代: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译文: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5、《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宋代:佚名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 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 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 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译文:秦楼耸立在这寒冷的东风中,燕子从南方归来还在寻找去年的巢穴。春天来了,剩下的寒意却久久不愿离开,风还是一样的尖厉,红色的太阳懒懒的照耀着衣服,丝毫感受不到暖意。 户外的嫩草,刚刚抽出白色的小芽儿,妩媚的柳树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黄莺在林中欢唱,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9.四年级下册古诗词鱼歌手应该是渔歌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