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徽文化的诗句

1.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

《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子翚

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

年代: 宋 作者: 钱时

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

年代: 宋 作者: 张栻

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

年代: 明 作者: 邵宝

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

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2.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 宋 作者: 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 宋 作者: 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 明 作者: 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3.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有哪些

1. 游黄山白岳不果

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徽州民谣

2. 徽州文化(外文名:Huizhou Culture),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歙县,包括今安徽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清代设。

1.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4.关于“水墨徽州”的诗词都有哪些

1、《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明代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沿着黄河长江之类的富饶之地旅游才能看到富丽堂皇的景象,一生吃痴到绝处,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

2、《徽州》——宋代赵师秀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译文:山围绕着清溪,清溪水环绕着城,白云和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只能目视,却不可附于丹青之上。各个地方的楼台都隐藏着郊野的景色,朗朗书声伴着星星灯火徘徊在静谧之中。

3、《夜泊屯溪记》现代郁达夫

新安江水碧悠悠, 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 断肠春色似扬州。

译文:新安江水澄澈碧透,悠然地向东流去,两岸的乡村人家就像散落飘浮在水上的小舟,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新安江,宛若仙境,可与那令人赞不绝口的水乡扬州相比美。

4、《新安滩》——清代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三百六十滩。

一滩高十丈,新安在天上。

译文: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5、《小桃源》——唐代李白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译文:皖南黟县乡村山水,犹如世外桃源,风景优美,山水景物可达百里。有好多有灵性的花草树木,人们都崇尚古风。集市很早就散了,夜里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

5.能够体现徽州文化古诗歌,谢谢 急用

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徽州民谣

6.描写徽州版画韵味的诗句越多越好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一个富家公子喜欢上了姐姐

于是千方百计讨她欢心~

姐姐提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想在明年春天的时候看到

十里的红莲没有任何杂色的红莲~

公子答应了于是他买下了京城最繁华的地段

建了一个十里的荷塘

为的就是能让自己喜欢的女孩看到美丽的莲海~

他以为自己能成功

他却不知道他们两个姐妹是不会分开的

这样春天来的时候在十里的红莲中

却恰恰有了一朵白莲。。.

7.描写文化的古诗词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6、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徽字开头的唯美古风诗句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小胡笳引(桂府王推官出蜀匠雷氏金徽琴请姜宣弹)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雷氏金徽琴,王君宝重轻千金。三峡流中将得来, 明窗拂席幽匣开。

朱弦宛转盘凤足,骤击数声风雨回。 哀笳慢指董家本,姜生得之妙思忖。

泛徽胡雁咽萧萧, 绕指辘轳圆衮衮。吞恨缄情乍轻激,故国关山心历历。

潺湲疑是雁鸊鹈,砉騞如闻发鸣镝。流宫变徵渐幽咽, 别鹤欲飞猿欲绝。

秋霜满树叶辞风,寒雏坠地乌啼血。 哀弦已罢春恨长,恨长何恨怀我乡。

我乡安在长城窟, 闻君虏奏心飘忽。何时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弯明月。

满江红·拂拭残碑 朝代:明代 作者: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幽涧泉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

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涧泉,鸣深林。高山流水·丁基仲侧室善丝桐赋咏晓达音吕备歌舞之妙 作者:吴文英 素弦一一起秋风。

写柔情、都在春葱。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

低颦处、翦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

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

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

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

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古意六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绩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

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锚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

徽茫越峤,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

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宴清都(中吕)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秋日对酒 朝代:唐代 作者:武元衡 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

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 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

宝瑟拂尘匣,徽音凝朱丝。 幽圃蕙兰气,烟窗松桂姿。

我乏济时略,杖节抚藩维。 山川大兵后,牢落空城池。

惊沙犹振野,绿草生荒陂。 物变风雨顺,人怀天地慈。

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 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缁。

客有自嵩颍,重征栖隐期。 丹诀学仙晚,白云归谷迟。

君恩不可报,霜露绕南枝。和李德裕游汉州房公湖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郑澣 太尉留琴地,时移重可寻。

徽弦一掩抑,风月助登临。 荣驻青油骑,高张白雪音。

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 静对烟波夕,犹思栋宇清。

卧龙空有处,驯鸟独忘情。 顾步襟期远,参差物象横。

自宜雕乐石,爽气际青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