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以字的古诗词

1.带以字的诗句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南史·陈后主纪》:“监者又言:‘ 叔宝 常耽醉,罕有醒时。’ 隋文帝 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何以度兹运?相勖蹈其常。” 冰心 《寄小读者》八:“为着人生,不得不别离,却又禁不起别离,你们何以慰我?” 诗·大雅·瞻昂》:“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论语·季氏》:“夫 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琚 固辞, 金 主曰:‘卿之才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 巴金 《灭亡》第八章:“大家有点愕然,不明白他何以会这样不高兴。”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盗贼公行,是故使盗得盗妾之布,是与使人盗何以异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辩惑总论》:“凡人有好则有恶,有喜则有怒,有誉则有毁,圣人亦何以异哉?” 明 刘基 《袭封诚意伯诰券》:“古称名世,何以过之?”

请采纳。

2.带有“以”字的诗句

李商隐《韩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李隆基《鶺鴒颂》: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韩愈《琴曲歌辞·履霜操》: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柳宗元《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锡汝斧钺,其往视师.师是蔡人,以宥以厘.陆龟蒙《彼农二章》:以负以载,悉薅悉鉏,我慕圣道,我耽古书.乾隆《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伫看元气复闾阎,庶协以休以助理.苏轼《泂酌亭诗?并引?》:以瀹以烹,众喊莫齐.曹植《洛神赋》: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文天祥《生日谢朱约山和来韵》:韩公而下文宽夫,相高以寿不以官.。

3.以“长”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年代:唐 作者: 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 作者: 李白长相思,在长安.——《长相思二首》 年代:唐 作者: 李白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好事近》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 年代:唐 作者: 张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赠阙下裴舍人》 年代:唐 作者: 钱起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年代:宋 作者: 苏轼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句》 年代:唐 作者: 贾岛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秋泉》 年代:唐 作者: 薛涛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龙门阁》 年代:唐 作者: 杜甫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永城使风》 年代:唐 作者: 卢象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长相思》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寄生草 饮》 年代:元 作者: 白朴。

4.带有“以”字的诗句

李商隐《韩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李隆基《鶺鴒颂》: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韩愈《琴曲歌辞·履霜操》: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柳宗元《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锡汝斧钺,其往视师。师是蔡人,以宥以厘。

陆龟蒙《彼农二章》:以负以载,悉薅悉鉏,我慕圣道,我耽古书。

乾隆《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伫看元气复闾阎,庶协以休以助理。

苏轼《泂酌亭诗?并引?》:以瀹以烹,众喊莫齐。

曹植《洛神赋》: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文天祥《生日谢朱约山和来韵》:韩公而下文宽夫,相高以寿不以官。

5.有含字的诗句

带“秋”字的诗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元·黄庚《江村即事》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写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写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写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写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写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写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写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写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写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写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写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写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写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写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写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

6.以“为字”为首的诗句有哪些

1、为感君王辗转思(唐·白居易·《长恨歌》)

2、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

3、为仲尼所称(魏晋·曹操·《短歌行》)

4、为霸之首(魏晋·曹操·《短歌行》)

5、为向青楼寻旧事(宋·苏轼·《蝶恋花》)

6、为郎憔悴却羞郎(宋·苏轼·《定风波》)

7、为问新愁(宋·欧阳修·《蝶恋花》)

8、为问新愁(宋·欧阳修·《蝶恋花》)

9、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恋花》)

10、为我转回红脸面(宋·晏殊·《浣溪沙》)

11、为谁消瘦减容光(宋·晏殊·《浣溪沙》)

12、为别莫辞金盏酒(宋·晏殊·《浣溪沙》)

13、为谁流睇不归家(宋·苏轼·《西江月》)

14、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5、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16、为谁零落为谁开(宋·王安石·《梅花》)

17、为嵇侍中血(宋·文天祥·《正气歌》)

18、为张睢阳齿(宋·文天祥·《正气歌》)

19、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宋·文天祥·《正气歌》)

20、为我安乐国(宋·文天祥·《正气歌》)

7.求带有以下字的古诗词

影: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梅花

(唐)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军行】(杨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望江南】(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8.带有该字的古诗有哪些

带有该字的古诗有哪些 百度汉语

更多包含:

全部该风花雪月春雨江水云日天山人情酒香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 先秦 · 屈原《离骚》

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 —— 宋 · 黄诰《题道岩二十韵》

偏正功圆须转位,入廛垂手类难该 —— 宋 · 释正觉《别觉知藏》

再拜父老言,美意吾所该 —— 宋 · 叶子强《读书堂五首其一》

该学添三传,微能及九章 —— 宋 · 蔡肇《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得丧初难识,荣枯划易该 —— 唐 · 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一字该二义,学者盍重省 —— 宋 · 何梦桂《诫子》

见似故该犹自喜,如今到后喜何如 —— 宋 · 吴芾《久欲乞归未得一日蒙恩放归不胜欣喜涂中得十》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 唐 · 孟浩然《来闍黎新亭作》

硕学该虫篆 —— 隋 · 江总《借刘太常说文诗》

因谗君席远,时赙帝恩该 —— 宋 · 梅尧臣《哭孙明复殿丞三首其一》

该淹伯始万端理,烦悉姬公五诰寻 —— 宋 · 苏籀《送中书潘舍人省上二首其一》

9.有关于汉字的诗词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