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下列诗句中描写三国演义中故事的是

1.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曹操、周瑜。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 成语:三顾茅庐 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1、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1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1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1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16、《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7、“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

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8、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

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9、“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20、、《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21、“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22、、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23、、《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周瑜、诸葛亮 24、“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人名) 2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27、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诸。

2.三国演义测试题及答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秋天的枫叶214

《三国演义》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1、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2、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3、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 马腾 、马超 、马岱 ;后三马是指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 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 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 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 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 鲁肃 ;把昏庸的人说是 刘禅。5、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 赤兔马、的卢;最后的主人分别是关羽、刘备(此两处有争议)6、三国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他们是 华歆 、邴原 、管宁 , 华歆 和 管宁 分别是龙头和龙尾。7、在军阀混战中,刘备曾先后依附 公孙瓒 、陶谦 、曹操 、袁绍 、刘表 。8、魏国历代皇帝是曹丕、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奂。9、三国中被称为三杰的是 孙权 、刘备 、司马懿 。(莫名其妙,不知是何原因)10、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 草船借箭 、蒋干盗书 、借东风 、苦肉计 、连

3.关于《三国演义》的选择题及简答题

1、《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1)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2)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3)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1)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2)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3、“群英会中计”是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1)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 (2)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4、七擒孟获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是诸葛亮擒的孟获。

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5、“巧授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人物:曹操、庞统 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6、《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7、“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8、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9、《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孙权 诸葛亮10、《三国演义》中,你最欢地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11、《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 “三英”指哪三个人?(1)刘备 (2)关羽 (3)张飞12、《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谁,被赞誉的人是谁?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13、“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

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三国演义》中的关羽14、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反对这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 赞成这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这仁15、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赤壁之战 曹操 周瑜16、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1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倍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曹操煮酒论英雄18、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谁?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人物:关羽 故事: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19、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20、《三国演义》中“白衣渡江”一段讲的是谁的故事?吕蒙2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该歇后语是从《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演绎出来的。

22、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1)怒鞭督邮:张飞 (2)跃马过檀溪:刘备 (3)巧授连环计:庞统 (4)三气周瑜:诸葛亮 (5)割须弃袍:曹操 (6)木牛流马:诸葛亮 (7)辕门射戟:吕布 (8)智料华容道:诸葛亮 (9)舌战群儒:诸葛亮 (10)义释严颜:张飞 (11)智取瓦口隘:张飞 (12)挂印封金:关羽23、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1)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刘备:仁义、善良、能礼贤下士 (2)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忠义、为人光明、磊落 (3)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4)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勇武鲁莽、耿直豪爽 (5)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奸诈狡猾、残酷、多疑 (6)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吕布: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见利忘义24、下面的对联写的是谁?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候公不黍;徐州降孟德,南群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关羽25、“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园睁。

一声好似轰雷吼,独退曹家百万兵。”这首诗称赞的谁?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人物:张飞 性格:勇武鲁莽、耿直豪爽 26、“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

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说的是哪个情节?三英战吕布27、“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

4.三国演义考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专项训练 一、填空. 1. 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_______小说. 2. 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____有所诋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 刘备,字_____,人称_______,___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_________.此外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等性格特点. 4. 关羽,字_____、______,被曹操封为__________,使一把__________,骑______马,_______、__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表现其勇,_____________表现其“义”. 5. 张飞,字_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____,被吕布称为__________. 6. 周瑜,字_________,东吴____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_______.” 7. 曹操,字_________,小字_________,自封汉相,是_________形象,为人_______,惯用________,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称赞的是_______,他的字是________,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基础的那次战役是___________. 10. 被称“三绝”的分别是:_____绝________,____绝________,___绝_________.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 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 ⒉怒鞭督邮:_________________ ⒊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__ ⒋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___ ⒌跃马过檀溪:_____________ ⒍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_____ ⒎群英会:_________________ ⒏巧授连环计:________________ ⒐三气周瑜:_______________ ⒑割须弃袍:__________________ ⒒七擒孟获:_______________ ⒓木牛流马:__________________ ⒔辕门射戟:_______________ ⒕智料华容道:________________ ⒖单骑救主:_______________ ⒗义释严颜:__________________ ⒘智取瓦口隘:_____________ ⒙拔箭啖睛:__________________ ⒚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 ⒛挂印封金:__________________ 21.火烧连营七百里:________ 三、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人物: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2.“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园睁.一声好似轰雷吼,独退曹家百万兵.”这首诗称赞的谁?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3.“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是对哪个情节的概括?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4.“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说的是哪个情节? 5.“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翎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写是哪件事?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谁? 6.“'豫州'当是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其中的“豫州”“卧龙”分别指谁?本诗写的哪个情节? 7.“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8.“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几话是什么意思? 9.下面的对联写的是谁? “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候公不黍; 徐州降孟德,南群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 10.从内容和形成两方面简要评析下面的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本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1.对刘备、诸葛亮、曹操三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请你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对他们的评价. 刘备: 诸葛亮: 曹操: 三国演义答案 一.1.罗贯中 本 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 通俗演义 2.拥刘反曹 黄巾农民起义 刘备 关羽、张飞、诸葛亮 3.玄德 刘皇叔 。

5.下列诗句讲述了《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什么故事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讲了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6.三国典故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

说到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

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那么,三国历史上有没有过桃园结义这件事?它又是怎样来的呢?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是非同一般。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刘备和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关羽经常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后来徐州失守,关羽被擒,曹操派人劝降,关羽也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从关羽“誓以共死”一句看,似乎他们当年有过某种誓愿,但史书只说他们“若兄弟”,并没有说他们已结拜为兄弟。 可能就是根据三人“恩若兄弟”这一点,加以想象发挥,民间便有了桃园结义的传说,而元人则根据民间传说把故事写进了《三国志平话》和杂剧。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在这之前,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三国志平话》,虽然只有8万字,但已初步具有《三国演义》的主要轮廓。

其中就有“桃园结义”一节,先是关羽杀了贪财好贿、酷害黎民的本县县令,逃往涿郡,张飞见他状貌非俗,谈吐有志,遂邀至酒店共饮。 恰好刘备卖履后也进了酒店,几杯酒共饮之后,三人情投意合,遂共邀至张飞庄后桃园,各序年甲,“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

这与《三国演义》的描写已大同小异。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统计,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元人杂剧已有四十多种,几乎是三国的主要人物都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对《三国演义》的成书也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也有专门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出戏,情节与《平话》又有不同,写关羽杀了趁乱图谋立为王的州尹,逃到涿郡范阳,一日到张飞的肉店买肉下酒,屠刀却被张飞事先用千斤巨石压住。关羽搬动巨石,让张飞钦佩不已。

张飞往客店相访,先拜关羽为兄,后又遇见刘备,见他容貌堂堂,有富贵之相,又是帝王后裔,于是与关羽共拜备为兄,三人共到城外桃园,杀牛宰马,祭告天地,誓共生死,同扶汉室。 桃园结义的故事,也有现实生活的影子。

三国时代有杀白马为盟的习俗。建安七年(202),曹操攻破南皮,杀了袁谭。

袁熙的部将焦触、张南背袁向曹,他们起事时,就是杀白马盟誓。这事见于《三国志·袁绍传》。

不过这只是盟誓,并不是结拜兄弟。后来很多农民起义的头领在起事结拜兄弟时就用这种形式。

比如,元代刘福顺等人的红巾起义,《元史·顺帝本纪》描写他们结义的情况就是“杀白马乌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为乱”。 《三国演义》写桃园结义,可能根据民间传说,又吸收农民起义的事迹,可能还与作者自身经历有关。

《演义》作者罗贯中,据鲁迅考定,约生活在1330-1400年间。 他的生平事迹多不可考,有说他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有说他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人,有说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只知道他生逢乱世,阅历丰富。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明王圻《稗史汇编》说他是“有志图王者”,一是清徐渭仁、徐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张士诚有关系。

他现存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写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并参加编写了《水浒传》,这些小说戏曲作品,都以乱世英雄事迹为题材,这与他的经历抱负当有关系。《三国演义》的大量描写,首先是对桃园结义的描写,也应与他的这种经历有关。

从《三国演义》全书的艺术构思来说,写桃园三结义,既引出全书的三位主要英雄,又揭示全书将要从多方面加以表现的忠义主题。这可能也是作者在《演义》开篇就写桃园结义的一个缘由。

ت 【古兵法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其。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原文今译】:人不会自己伤害自己,若受到伤害,必然是真。

假作真时真亦假,离间计就可以实行了。这样,就如同蒙骗幼童一样,蒙骗敌方,使他们为我方操纵。

这是吉祥之兆。 【出处原文】:孔明曰:“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出处译文】:孔明说:“如果不采用苦肉计,怎么能瞒得过曹操?”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而用“苦肉计”最早的记载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要离断臂刺庆忌的故事。 。

7.请给我出10道关于《三国演义》的题目

1:问:《三国演义》讲的是哪一年至哪一年的故事?

答:描写了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110余年的历史故事,尤其集中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斗争。

2:问:《三国演义》全名叫什么?

答:它的全名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

3:问:《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怎么创作成的?

答: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史实和转说相结合创作而成的《三国演义》。

4:问:《三国演义》共多少字?

答:全书约75万字。

5:问:《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答: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6:问:《三国演义》其中以谁的形象最为突出?

答:《三国演义》其中诸葛亮的形象最为突出,在中国人民心中诸葛亮是智慧的代名词。

7:问:洪教头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吗?

答:不是。洪教头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8:问:《三国演义》共多少回?

答:共120回。

9:《三国演义》是不是只是罗贯中一个人完成的?

答:是的。它不像《水浒传》、《红楼梦》,是两个人完成的。

10:《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在哪里病逝的?

答: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这个故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