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浦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1.杜甫的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是什么

《过南岳入洞庭湖》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

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

例句

1.站在岳阳楼上,看洞庭湖水天一色,朦胧中显现出许多神秘。

2.洞庭湖,一碧万顷,是江南著名的水乡泽国。

3.洞庭湖水烟波浩渺,景色蔚为壮观。

4.洞庭湖流域沃野千里。

5.这个玉琴湖比不上洞庭湖那么烟波浩渺,犹如仙境一般。

2.杜甫描写洞庭湖的苍凉的诗句是什么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

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扩展资料 唐代杜甫《登岳阳楼》,原文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岳阳楼。

3.杜甫关于湖的诗句

.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 (杜甫)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稀。

阙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辉。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

使君双皂盖,滩浅正相依。过南岳入洞庭湖 (杜甫)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

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

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

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

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宿青草湖 (杜甫)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