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带咏字的古诗词(要求咏字必须在古诗词的里.标题带咏字的不算贺新郎 月夜 游子明斗柄回秋律.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 南第一.正野迥、西风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壁.河汉 远,澹无迹. 知君有句酬佳夕.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溥珠溢.坐到参 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但络纬、悲啼催织.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谁为置,郑庄驿.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 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城阙应多事,谁忆此闲居. 五律·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古风其四十五李白八荒驰惊飚.万物尽凋落.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龙凤脱罔罟.飘摇将安托.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2.诗名里带咏字的诗词有哪些1、释义 赞美、歌颂的意思。 2、原文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注释 ①一树:满树。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②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③裁:裁剪。 ④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 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 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3.题目中含“咏”字的古代诗词精选题目中含“咏”字的古代诗词包括: 1、唐代贺知章《咏柳》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2、唐代骆宾王《咏鹅》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3、宋代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原文: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 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 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4、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原文: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译文: 我喜欢雪花不在于其轻盈的形态,更在于其在寒处生长。雪花,虽与牡丹、海棠等人间富贵花不同,而是另具高洁品性。 谢道韫是咏雪的著名才女,在她死后已无人怜惜雪花了,只落得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 5、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原文: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6、三国魏国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 原文: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译文: 深夜难眠,起坐弹琴,单薄的帏帐照出一轮明月,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孤鸿在野外悲号,翔鸟在北林惊鸣。徘徊逡巡,能见到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7、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4.咏字题目的诗句宋代咏月诗词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咏早梅 南北朝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春上来。 梅花 南北朝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首春 李世民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 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 冬日临昆明池 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江梅 唐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早,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咏白莲(其二)】 唐·皮日休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独芙蓉】 唐·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游。 望庐山瀑布 【体裁】: 绝句 【年代】: 唐【作者】:李白【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雪 李世民 唐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咏雪应诏 上官仪 唐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咏雪 董思恭 唐 天山飞雪度,言是浇花朝。 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 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 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咏雪 骆宾王唐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咏枫叶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唐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闾庙 戴叔伦唐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无题 李商隐 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 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5.一个带咏字的古诗词 (要求咏字必须在古诗词的里贺新郎 月夜 游子明斗柄回秋律。 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 南第一。 正野迥、西风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壁。 河汉 远,澹无迹。 知君有句酬佳夕。 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溥珠溢。坐到参 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 但络纬、悲啼催织。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 谁为置,郑庄驿。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 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 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 城阙应多事,谁忆此闲居。 五律·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古风其四十五李白八荒驰惊飚。 万物尽凋落。浮云蔽颓阳。 洪波振大壑。龙凤脱罔罟。 飘摇将安托。去去乘白驹。 空山咏场藿。 6.关于咏的古诗大全咏柳作者:贺知章 【唐代】 赏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关于咏月的诗词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昌龄:南斋玩月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齐已:中秋月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中秋漫话咏月诗作者:沈在连 整理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59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赋予各种神奇的传说,而吟咏月亮的诗词,更是俯首可拾。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因而许多诗人借月状景,俾山川生色,叫河海增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这类“带月”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脍炙人口,妇孺能咏。托月寄情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古代交通闭塞,通讯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亲人团聚不易,逢年过节,家人常有“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隔,因而王维重阳登高便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叹 中秋月夜,游子怀乡之情更是难以言表,这类诗词比比皆是。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历来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后人远别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词。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 “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 李白《玉阶怨》诗云:“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通首无一“怨”字,但闺妇满腹怨情却倾注在“脉脉不得语”的秋月中。月亮是天上的圣物,所以中秋之夜成了未婚男女寻觅佳偶的良宵,也由此演化出许多玩月的习俗。 如傣族的拜月、苗族的闹月、阿细族的“跳月求爱”等。闽台地区除了“博饼”的独特风俗外,还有未婚女子中秋月夜“偷菜”的古俗。 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有的借月排遣心事,或叹世路多艰,光阴易逝;或叹怀才不遇,宦海浮沉,因而流露出“好景难逢,良宵难值”的消极情绪。 李白《把酒问月》诗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但见长江送流水”意境类同,都是作者“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懑。李白咏月诗撷趣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美丽的月亮是历代诗人笔下多情之物。 古人咏月诗不可胜数,而尤以李白为多,李白全集中与月有关的诗达320余首之多,如珍珠串串,亮星颗颗,引人瞩目。你看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把盏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花前小酌,但见“月光明玉盘”;旅途伤感,“我寄愁心与明月”;忆昔怀旧,“卷帷望月空长叹”;访友归途乃“山月随人归”,冥冥梦里是“湖月照我影”;送客远行,恭请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诤友,更是“登舟望秋月”;言志抒怀,“欲上青天览明月”;就是夜半醒来,见银辉满地,也难捺激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一生坎坷,因而常以月寄心。因报国不成,心情惆怅,他咏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见江岸纤夫,劳役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