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西江月8.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3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3分)9.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小题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2分)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 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1分)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1分) 小题2:(1)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2)拟人,造物有意,故教 月色玲珑透剔,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可爱;(3)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上阕咏悔,首先描写寒梅形象。起笔以“雪里琼枝”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春首的品性;接着再以“香脸半开”、“玉人浴出”拟其花蕾初绽、柔美俏丽,表现寒梅的形神美。下阕赏梅,抒发赏梅情怀。先写月夜饮酒,表现赏梅的豪情逸致;结句“此花不与群花比”,既赞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又表现了女词人鄙弃世俗的坦荡胸怀。这首词不是单纯地像前人以描写和点染梅花形态美为能事,而是写梅也写人,赏梅也自赏,并把寒梅的形神美和词人的心灵美、感情美融为一体,构成了词的艺术美,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创造了深美的艺术意境,吟咏了高洁美好的情怀,可谓格调清新,境界开阔,含蓄有味。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与前人的咏梅诗词相比,此词艺术上有所创新。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借代、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梅花形象。在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8、请指出本次上片和下片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惜春伤春以抒怀。上片写春景。细雨如丝,烟笼杨柳,水流花落,春光将尽。眼前景色,惹人愁思。下片抒情。流光似水,浮生如梦。唯有酒中寻乐,醉里忘忧。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9、上片中的“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一个十分优美的语句,请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湿花”应上“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小题1:“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历下城园林溪水如画般美好春景图。 (3分)在词中借如画的风景表达了词人在离别之时对历下之城留恋的心情。(2分)小题2:开头连用三个“无”字,形成排比,通过对官柳、画舸、行客的铺排,以白描方式,突出了飘泊者的凄凉与悲哀之情。 (3分)结尾处引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年华易逝的感喟。(3分) 小题1:试题分析:“罨画”句借景抒情,“园林”“溪碧”等写历城风光如画,令人难舍。 “算重来”以下是预想人事变迁,浸透世事无常之叹。小题2:试题分析:开头三句,以白描方式突出飘泊者的凄凉,“无”字三用,更增浓了漂泊者的悲哀。 “刘郎”句用刘禹锡受贬、远谪僻乡重回长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喟。 。 5.(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十分开阔。“天,云,雾,星河,千帆”动态十足。“接”与“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全词中船摇帆舞,星河欲转,虚实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阔的图像。(抓住动词与具有代表性的词并加以合理解释即可) 9.全词主要运用了用典寓意的写作手法。如“路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三山”等。 ①从“殷勤问我归何处”即可看出作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可见她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②从“路长日暮”可看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可见她是一个落魄的词人。 ③从“学诗谩有惊人句”可看出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之情。可看出她是一个空有抱负。但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词人。 ④从“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看出词人豪放不羁的一面,可看出她是一个乐观的人(手法1分,理由1分,满分2分,形象与感情答对两点即可,满分4分,共6分,分析有理可酌情给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小题1:前两句交代了词人当时的处境,为全词定下了苦闷的情感基调。 (2分)“谪宦”和“无屋买”点明被贬的境遇,(1分)“残僧”和“野寺”画出了寺庙的偏僻荒凉。(1分)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1分)小题2:幽禽(写杜鹃也可)。(2分)作者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因为何事,幽禽(杜鹃)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2分)青山尽管无限美好,但杜鹃仍啼道:“不如归去!”词人巧妙地抓住一个悲啼的“幽禽”来抒写自己的心曲。(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构技巧的作用。 答题时应先从整体考虑,也就是为全词定下了怎样的基调,然后结合句子再分析具体作用。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中重点意象的欣赏。 鉴赏时要抓住后诗句“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来体会,尤其是“悲”字,然后再考虑诗人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