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做一首关于纳兰容若的诗句

1.一首纳兰性德的诗,谁知道整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何事秋风悲画扇: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故人,指情人。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连起来就是: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2.一首纳兰性德的诗,谁知道整首

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那样地温馨。

锦衣郎,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夜雨霖铃终不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比翼连枝当日愿。 连起来就是: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死无恨矣。”

又,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那样地甜蜜。

薄幸,薄情: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指情人,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在地愿作连理枝。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故人。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那样的温馨: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3.提供一首纳兰容若关于离别的诗词吧

1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3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4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5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6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7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8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9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

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

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10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1鬓云松令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12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13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14鹧鸪天 离恨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15清平乐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16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4.提供一首纳兰容若关于离别的诗词吧

1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3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4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5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6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7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9采桑子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

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

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10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1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12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13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14鹧鸪天 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15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16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5.纳兰容若的一首词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沟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

【青衫湿】

这首词,从“半月前头扶病”句来看,作于卢氏亡故的半月后。当是他所赋悼亡之作中的第一首。此时遽然死别的悲痛尚未被时间冲淡,刻骨铭心的思念难以自制,悲痛至剧烈。落到在纸上便字字凄怆滴血,诚如顾贞观所言:“令人不忍卒读”。

想到你,泪水就将我的青衫衣襟打湿!你对我的真情和关慰,点点滴滴我又怎能忘记呢?半个月前你还带病而强打着精神做事,当时你剪灯花的声音现在还仿佛留在银灯边。回想起来,你生性胆小,连一个人在房子里都害怕,可如今你却在那冷冷的幽暗的灵柩里,独自伴着梨花影,受尽了凄凉。我愿意为你的灵魂指路,让你的魂魄再一次到这回廊里来。

你我近在咫尺,正一样地消受着这夕阳晚照下的荒原凄景。我愿用我的热泪和着祭祀的酒浆把你滴醒,让你又活转过来,可又怕你醒来后继续为我伤神,你定然会说:你书生命太薄,应该多多保重,不要再耽于儿女情了!但我却记得你我曾有过的密誓,现在想来那誓言真的难以实现了,想到这一切又怎能不叫人肝肠寸断呢?

词之长调比小令难,要求“语气贯串,不冗不复,徘徊宛转,自然天成”。 《青衫湿遍》此调谱律不载,是容若自度曲,其实词牌本身已是那段日子里,他天天泪湿青衫的真实写照。因此无论情感还是结构都自然流畅,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词情凄惋哀怨,更如人世山光水影一样深长。唐诗里有“泪湿罗巾梦不成”的女子哀怨,落到现实来容若却是泪湿青衫梦不成了。

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中,卢氏生下容若次子富尔敦。因产后受风引起并发症,缠绵病榻,半个多月之后撒手人寰,香消玉陨,年仅二十二岁。

这一逝如同惊雷,让容若从往事中惊起。与卢氏生活的点滴都鲜明起来。在他的记忆深处中星光闪耀。从她作女红开始,想到她生前胆小怯弱,不敢独自待在空房之内。他想起妻子的贤惠,温柔体谅。种种可敬可怜之处。而在之前,也温柔也怜动,却不会为她惶惑,因为她已是自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妻啊,好象是栽定了庭院的树,不会轻易移动。两个人都还年轻啊,一个二十三,一个二十二,好象站在路口,看见前面路径深长,可以一路携手长行不会想到,拐弯之处就是断崖。

人多数是这样的,生性奢侈,以为眼前的人就一定不会离开,指间光阴一定漫长,知道有天意,生死大限规律使然。然而事不临头,又无惧这些规律。若有惧怕,人又会说,你的人生不够坚定,不够乐观。人行在当中,的确艰难。

写悼亡很有名的贺铸在痛失爱妻赵夫人后,硬生生地把个《鹧鸪天》改成了《半死桐》。容若在失去卢氏以后亦创出了新词牌《青衫湿遍》,真情付诸词章,都是笔花四照,催人泪下的经典之作。我却发现我自己,无力为外公做任何事,甚至只是用自己挣的钱,买菜,做一顿饭给他吃也是不能了。

外公死时,我尚未独立未出来做事。念及,他为我一定挂心不已。

6.请提供几首纳兰容若的诗词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纳兰词。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

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纱》

秋风萧瑟,天气肃杀。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 “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 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而“凉”字描写的绝 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 ”、“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 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 ,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 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 文学上的红颜知己。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 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 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 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意趣盎 然。一句“甘心老是乡矣”便写出他们情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纳兰以赵明诚 、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 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相隔,而他 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倘若卢氏泉下有知,有如此一位至情至 爱的夫君知己,亦能安息了。比起纳兰,李义山算是幸运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 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而我们这位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 ,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 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己,更是字字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成 了纳兰心中美好的追忆。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 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纳兰在他的另一首词《蝶恋花》中有“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