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南宋词人吴文英

1.吴文英的词究竟怎么样

吴文英 江南词派 吴派风格 吴文英(1200?——1274?),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浙江宁波人,是南宋后期一位独具风格的著名词人。

著有《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流传的词将近三百五十首之多,南宋词人中除辛弃疾之外,作品数他最多。

他把婉约词向曲幽深婉的方向发展,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词人。 据乾隆《浙江通志·选举表》记载,梦窗的亲兄弟翁逢龙为宁波鄞县人,从而推知梦窗也为鄞县人。

其父翁某生有三子,且皆擅长文学。长子名逢龙,字际可,号石龟,丁丑吴潜榜进士,有诗集(《石屏诗钞·阅四家诗卷》,四家者,翁际可,薛沂叔,孙季蕃,高九万也)。

三子名元龙,字时可,号处静擅长于词。《词林纪事》中记载其为杜清献成之的门客。

(清献名范,黄岩人,嘉定进士,淳佑间,即公元1241年拜右丞相)。有词集。

《词林纪事》记载:“成之云:‘时可之作,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著。’”梦窗是二子,生于宋宁宗开禧前后,即公元1205年左右,出后于外家(可能是过继给吴家),改姓吴,自幼善弄文词,因“耽于诗词,绌于经义”而未登科第,与仕途无缘。

梦窗二十余岁时,作《瑞龙吟》咏端午龙舟竞渡,《烛影摇动》咏冬季红梅,及中秋之作《思佳客》等几首词,定为少年作品。 约在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梦窗三十余岁时,吴潜任苏州地方官,吴文英做其幕僚,在苏州待了将近十二年,词集中的《声声慢》、《木兰花慢》、《八声甘州》等游历登临之作都可以说明他的幕僚经历。

在此其间,在苏州纳一妾。《浣溪沙》、《奇天乐》、《水龙吟》、《汉宫春》等作品都在该时期内所作。

淳佑三年(公元1244年)秋末冬初,辞去幕僚职务,携妾迁到杭州。除夕,作《思佳客》。

期间,与兄长石龟同游西湖断桥。第二年春天,其妾离开杭州回到苏州,往后常有忆姬之作,他也曾追踪至苏州寻找,但却无功而返,在杭州扶养与妾所生的孩子并期待妾的回归,但始终没有音讯。

《西江月》、《诉衷情》、《瑞鹤仙》等皆是思念爱妾、回忆以前时光的作品。这也是吴文英作品中的第一类主题。

第二类主题是流连风景的作品。如描写西湖清明时节风光的《渡江云》,些梅花的《解语花》,与朋友泛西湖的《齐天乐》,以及《醉桃源》、《定风波》等等。

第三类则是与朋辈唱酬的作品,如《解连环》、《拜星月慢》、《宴清都》、《丹凤吟》等,绝大多数在杭州所作。 淳佑九年八月(公元1250年),吴潜任绍兴地方官。

十一月,下访梦窗,并招他入幕。考《宋史·宰辅表》,十二月乙巳,吴潜自签书枢密院事除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从梦窗词《江神子》中“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可知此时他已成为吴幕府。十一年,吴潜离任,梦窗也离开绍兴回到杭州。

词作《莺啼序》正是离开绍兴前后所作。自此之后,梦窗踪迹无史料记载。

毛意盖因为《莺啼序》词中,字句多缺漏,因此怀疑是梦窗在病中无法写字所致,词末尾又署名“淳佑十一年二月甲子,四明吴文英特书”,又找不出其他词作,因此认为《莺啼序》是梦窗的绝笔之作。而实际上,这是后人从丰乐壁上抄下来的,字句的缺漏也是抄写者醉不成书,或者是写后漫灭,后面的年月署名也是后人抄写时抄下来的。

因为淳佑十一年时梦窗任吴潜幕府之时,正是大书望幸、兴酣采烈的时候,怎么会有绝笔之作产生,再者,如果是病中所作,则应是自道生平,不可能在临危之时作游玩之词,更何况是二百五十字的长调。 然而梦窗到底卒于何时?说法不一,夏承焘在《吴梦窗系年》中推断其卒于理宗景定元年前后,约公元1260年;杨铁成在《吴梦窗事迹考》中说是卒于德佑二年之后,约公元1276年;陈邦炎在《吴梦窗生卒年管见》(见《文学遗产》1983年第一期)中推断卒于度宗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至恭帝德佑二年间。

此外还有几种说法,但均无确切考证,也无史料记载。 吴文英一生中无远游,足迹所到之处主要在江苏、浙江两省,以在苏州、杭州两地的时间最长。

他虽然一生未仕,布衣终生,但结交的达官显贵却不少,他和嗣荣王赵于芮,参知政事吴潜,京湖制置大使贾似道,史弥远之子史宅之等都有交往。其中,与吴潜、史宅之的关系更为密切。

他曾写词贺贾似道,贾似道是理宗赵昀时的权相,因此被认为阿谀权贵。历史学家认为贾似道为人阴险残暴,是加速南宋灭亡的因素之一,而吴潜与贾似道同朝为官,曾任参知政事,主张励精图治,积蓄力量,收复国土,甚得朝野好评,后被贾似道诬陷致死。

吴潜生前,吴文英与他交往密切,而在吴潜被害后,吴文英还以词赠贾似道,因此其人格受怀疑,并引起士林非议,被认为品格不高尚,立场不坚定。对此,刘毓崧在《梦窗词叙》中说道:“与贾似道往还酬答之作,皆在似道未握重权之前,至似道声势熏灼之时,则并无谄媚巴结权贵的倾向。”

从他一生未仕也可以看出他虽然终生潦倒,却没有向当道权贵乞求一官半职,夏承焘在《吴梦窗系年》中说道:“读其投献贵人诸祠,但有酬酢而罕干求,在南宋江湖游士中,殆亦能狷介自好者耶”,这对吴文英人品和词品的评价是比较公平的。 在中国词史上。

2.宋代著名词人吴文英的简介

南宋词人

简介

吴文英(约1200-约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清全祖望答万经《宁波府志》杂问,谓吴文英“晚年困踬以死”,殆得其实。享年六十岁左右。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编定于淳佑九年(1249),卷十录吴文英词九首,时吴文英正在越州,年约五十。黄升并引尹焕《梦窗词叙》云:“ 求词于吾宋者,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沈义夫《乐府指迷》亦谓“梦窗深得清真之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云:“若梦窗词,合观通篇,固多警策。即分摘数语,每自入妙,何尝不成片段耶?”近代词论家多以姜词清空,吴词密丽,为二家词风特色。况周颐《蕙风词语》卷二又云:“ 近人学梦窗,辄从密处入手。梦窗密处,能令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如万花为春;非若琱蹙绣,毫无生气也。”《梦窗词集》有四卷本与一卷本两种。毛氏汲古阁所刻《梦窗甲乙丙丁稿》为四卷本,《疆村丛书》刻明太原张迁璋所藏为一卷本。存词300余首。

3.宋代词人吴文英是男是女

吴文英(约1200~1260),男,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

一生未第,游幕终身。[1] 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

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

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

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4.谁有词人吴文英的详细资料

吴文英:(约1212-1272)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 觉翁,四明(今属浙江)人。一生未仕,但交游甚广,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今传有《梦窗集》。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便曾说“梦窗(即吴文英)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为北宋之秾挚“。又说他“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另外,吴文英因与奸相贾似道关系亲密而受到人们的抨击。然客观地讲,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宋】吴文英

乔木生云气。

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旋小筑、吴宫闲地。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

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

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

怀此恨,寄残醉。

5.吴文英在历史上的名声是好是坏

吴文英 江南词派 吴派风格 吴文英(1200?——1274?),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浙江宁波人,是南宋后期一位独具风格的著名词人。

著有《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流传的词将近三百五十首之多,南宋词人中除辛弃疾之外,作品数他最多。

他把婉约词向曲幽深婉的方向发展,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词人。 据乾隆《浙江通志·选举表》记载,梦窗的亲兄弟翁逢龙为宁波鄞县人,从而推知梦窗也为鄞县人。

其父翁某生有三子,且皆擅长文学。长子名逢龙,字际可,号石龟,丁丑吴潜榜进士,有诗集(《石屏诗钞·阅四家诗卷》,四家者,翁际可,薛沂叔,孙季蕃,高九万也)。

三子名元龙,字时可,号处静擅长于词。《词林纪事》中记载其为杜清献成之的门客。

(清献名范,黄岩人,嘉定进士,淳佑间,即公元1241年拜右丞相)。有词集。

《词林纪事》记载:“成之云:‘时可之作,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著。’”梦窗是二子,生于宋宁宗开禧前后,即公元1205年左右,出后于外家(可能是过继给吴家),改姓吴,自幼善弄文词,因“耽于诗词,绌于经义”而未登科第,与仕途无缘。

梦窗二十余岁时,作《瑞龙吟》咏端午龙舟竞渡,《烛影摇动》咏冬季红梅,及中秋之作《思佳客》等几首词,定为少年作品。 约在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梦窗三十余岁时,吴潜任苏州地方官,吴文英做其幕僚,在苏州待了将近十二年,词集中的《声声慢》、《木兰花慢》、《八声甘州》等游历登临之作都可以说明他的幕僚经历。

在此其间,在苏州纳一妾。《浣溪沙》、《奇天乐》、《水龙吟》、《汉宫春》等作品都在该时期内所作。

淳佑三年(公元1244年)秋末冬初,辞去幕僚职务,携妾迁到杭州。除夕,作《思佳客》。

期间,与兄长石龟同游西湖断桥。第二年春天,其妾离开杭州回到苏州,往后常有忆姬之作,他也曾追踪至苏州寻找,但却无功而返,在杭州扶养与妾所生的孩子并期待妾的回归,但始终没有音讯。

《西江月》、《诉衷情》、《瑞鹤仙》等皆是思念爱妾、回忆以前时光的作品。这也是吴文英作品中的第一类主题。

第二类主题是流连风景的作品。如描写西湖清明时节风光的《渡江云》,些梅花的《解语花》,与朋友泛西湖的《齐天乐》,以及《醉桃源》、《定风波》等等。

第三类则是与朋辈唱酬的作品,如《解连环》、《拜星月慢》、《宴清都》、《丹凤吟》等,绝大多数在杭州所作。 淳佑九年八月(公元1250年),吴潜任绍兴地方官。

十一月,下访梦窗,并招他入幕。考《宋史·宰辅表》,十二月乙巳,吴潜自签书枢密院事除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从梦窗词《江神子》中“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可知此时他已成为吴幕府。十一年,吴潜离任,梦窗也离开绍兴回到杭州。

词作《莺啼序》正是离开绍兴前后所作。自此之后,梦窗踪迹无史料记载。

毛意盖因为《莺啼序》词中,字句多缺漏,因此怀疑是梦窗在病中无法写字所致,词末尾又署名“淳佑十一年二月甲子,四明吴文英特书”,又找不出其他词作,因此认为《莺啼序》是梦窗的绝笔之作。而实际上,这是后人从丰乐壁上抄下来的,字句的缺漏也是抄写者醉不成书,或者是写后漫灭,后面的年月署名也是后人抄写时抄下来的。

因为淳佑十一年时梦窗任吴潜幕府之时,正是大书望幸、兴酣采烈的时候,怎么会有绝笔之作产生,再者,如果是病中所作,则应是自道生平,不可能在临危之时作游玩之词,更何况是二百五十字的长调。 然而梦窗到底卒于何时?说法不一,夏承焘在《吴梦窗系年》中推断其卒于理宗景定元年前后,约公元1260年;杨铁成在《吴梦窗事迹考》中说是卒于德佑二年之后,约公元1276年;陈邦炎在《吴梦窗生卒年管见》(见《文学遗产》1983年第一期)中推断卒于度宗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至恭帝德佑二年间。

此外还有几种说法,但均无确切考证,也无史料记载。 吴文英一生中无远游,足迹所到之处主要在江苏、浙江两省,以在苏州、杭州两地的时间最长。

他虽然一生未仕,布衣终生,但结交的达官显贵却不少,他和嗣荣王赵于芮,参知政事吴潜,京湖制置大使贾似道,史弥远之子史宅之等都有交往。其中,与吴潜、史宅之的关系更为密切。

他曾写词贺贾似道,贾似道是理宗赵昀时的权相,因此被认为阿谀权贵。历史学家认为贾似道为人阴险残暴,是加速南宋灭亡的因素之一,而吴潜与贾似道同朝为官,曾任参知政事,主张励精图治,积蓄力量,收复国土,甚得朝野好评,后被贾似道诬陷致死。

吴潜生前,吴文英与他交往密切,而在吴潜被害后,吴文英还以词赠贾似道,因此其人格受怀疑,并引起士林非议,被认为品格不高尚,立场不坚定。对此,刘毓崧在《梦窗词叙》中说道:“与贾似道往还酬答之作,皆在似道未握重权之前,至似道声势熏灼之时,则并无谄媚巴结权贵的倾向。”

从他一生未仕也可以看出他虽然终生潦倒,却没有向当道权贵乞求一官半职,夏承焘在《吴梦窗系年》中说道:“读其投献贵人诸祠,但有酬酢而罕干求,在南宋江湖游士中,殆亦能狷介自好者耶”,这对吴文英人品和词品的评价是比较公平的。 在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