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静心的诗句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处《幽窗小记》【明】陈继儒 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平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纯真善良的。总之像是看透了这尘世,心中像是平静的湖面,去留无意对什么事都放开来看,胸怀浩渺,心境开阔,心中是水波不兴。真是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转云舒。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意思: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超脱,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3、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意思: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 4、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唐】李白 意思:天色清明的时候,江上明月就很会亮;人的心态平和淡定的时候,海鸥也会感知的。 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因果,都有条件,还说人的内心活动会折射到外在物质世界。 5、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寄白阁默公》【唐】贾岛 意思:在石屋里边带着,人的心很容易安静,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就是形容心静,形容景色安静。 2.描写夏天的古诗关于夏天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含“夏”字的诗句 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3.夏天读书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司马光《客中初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阴阴夏木啭黄鹂。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范成大《喜晴》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关于静心学习的文章或者名言警句或诗句 跪求故贤曰:板凳要坐十年老,文章不写半句空。这便是一种精神,一种做学问精神。只有怀有这种精神,并踏踏实实坚持下去,才能成为真正的学问家。 之前,中国的科学、思想界有两位泰山北斗相继离我们而去:钱学森,季羡林。这两位,无一不具有做学问的精神,而他们的逝去,无异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界的一场地震。有人惊呼:“中国再无大师级学问家!”原因正在于当代缺少像他们一样为钻研学问的学者。 做学问的精神首先在于‘坐的住’。只有做的住,将冷板凳坐热,才能静下心,杜绝浮躁,深入学问的钻研中。正是因为坐的住,才成就了“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成就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太史公司马迁,隐忍而活,一坐十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史记》之言。若没有这坐的住的品格,又怎会这流传至今的精神学问。 做学问的精神还在于有吃“苦”的品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学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范仲淹少时求学,居破庙之中,啖粥而食,可谓苦极矣;余秋雨行遍中国,铸成《文化苦旅》,亦是苦中味道;古有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亦有萤囊映雪,凿壁偷光,苦之至也。若没有吃苦的品质,又如何做学问?当然,物质条件的“苦”中还有精神上的“甘”,那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颜回,不正是从学问中收获快乐吗?做学问时的痛苦只是暂时的,收获到的快乐却是永恒的。 做学问的精神少不了“禅”,即淡泊名利的品质。故贤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没有淡泊人事,不慕功利的品格,终究一事无成。方仲永,神童矣,四处拜谒,不事学问,终泯然众人。做学问必需耐得住寂寞,功名,不哗众取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如此,则心不定,学问难成。 做学问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只有发扬,践行这种精神,人人即可成为学问家,则吾中华必能自立自强于世界强国之林。 5.描写夏天的诗句(一)含“夏”字的诗句 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6.表达静心的诗句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船夜援琴》唐代: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释义: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此刻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2、“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万山潭作》唐代: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释义: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代: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释义: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7.请写几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 秦观 携?E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s虫鸣处, 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宋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