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舍得”有关的的诗句有哪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出处: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 2.关于有舍有得的名人名言一、即使是真正的好东西,当我们得不到它的时候,就不该焦躁地渴望它。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那伟大的放弃。 出自:〔英〕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 介绍: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二、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他们不能相信用狂热的意志力的全部去渴望一样东西而仍然会是不可能的。然而,由于死亡、疾病、穷困、责任,我们每人必须学习知道世界不是为我们而造的,而且,不论我们所渴望的东西如何美丽,命运可能禁止我们获得。 出自:〔英〕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 三、求爱的人得爱:舍身友谊的人有朋友;殚精竭虑要创造幸福的人便有幸福。 出自:〔法〕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论幸福》 四、朝一个方向前进,差不多总是以从另一个方向后退作为代价的。 〔法〕罗曼·罗兰《母与子》 介绍: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五、到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有时候要把石头扔掉,有时候又要把石头捡回来。 出自:〔英〕斯末莱特《蓝登传》 3.求有舍才有得 古诗舍与得,在深层哲理意义上的阐述,古人似不多见。只是查到孟子的名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却很少见到相近意思的古诗。 杜甫常用“舍”字,“舍南舍北皆春水”,却非取舍之意;常用的词组是“舍舟”,从前后文又很难看出哲理深义。 所以我在猜想,“舍”字在唐宋时代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不常被诗人们用于表述深意。 比起“舍”字,“得”字的出现频率要高一些。“安得广厦千万间”,“春风得意马蹄疾”,“摘得菊花携得酒 ”,等等。只是没有查到与“舍”字直接相对的诗句。 “舍”的近义词中是否有常被采用且表达哲理深意的,尚未查找。 4.关于舍得的经典哲理的句子有哪些1.所谓长大,就是把原本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舍。 2.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笑容,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 3.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舍得施舍,得到的是美名;舍得放下,得到的是自在。 4.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在佛教中,舍即是得,得即是舍。 5.道教中,舍是无为,得是有为。 6.舍得舍得,寓意深刻: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学施舍 7.选择了一个人的智慧,就要容忍他的狡诈。选择了,舍得了,无非是要真正的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你是不是真正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舍得,舍得,何舍?何得? 8.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本书运用了各种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的成功经历,希望能够和读者一起走进智慧人生,在人生关键点上能够游刃有余。 9.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们有着太多的欲望,包括对金钱、名利和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 10.舍得还是一种时空的转换、精神和物质的交流、人情和礼节的传达,是物质世界的"流通"。 11.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人往往会遇到对一些事情的抉择,也就是取舍,熊掌和鱼翅不可兼得,在这种情况的抉择,就必须舍掉一个才能对另一个更好的拥有。 12.只有舍得下苦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13.迷宫令人如痴如醉,但就有人不爱玩,不舍得花时间去想办法,真是让我想不通。 14.他放下了思想包袱,心里轻快多了。 15.舍得”这一禅理,又迅速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演进为一种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的“生活禅”。 5.有舍才有得的名人名言失之东偶,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孙子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佛经云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要想有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谚语什么时候学会放弃,什么时候便学会了成熟。 放弃,是一种境界,是自然界发展的一种必由之路。船舶放弃安全的港湾,才能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肤色;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你应该学会放弃。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因为只有放弃才会有另一种获得。 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 鲁达基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6.关于舍与得的名言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了凡四训》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人生是一场大火。我们每一个人唯一可做的就是从这场大火中多抢救一些东西出来。——比尔.盖茨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修炼三千年的蛛儿 仰天吐唾,唾不至天,还堕己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四十二章经》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卧虎藏龙》 难得糊涂。——郑板桥 吃亏是福。——郑板桥 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一切逝去的,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普希金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宰相 张英 天使太完美了,太完美就没有了进步的可能,不完美是做人的代价,也是做人的本质。——上帝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宋朝尚书 杨玢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真正快乐的男人,才能带给女人真正的快乐。——沙特公主的家庭教师 弗兰西斯.霍勒 你用什么量器给别人,别人也必会用什么量器给你们。——《圣经》 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啊,舍得实在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 --贾平凹 他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他的名字很矛盾,如好坏,似高下,像个不可分离的双胞胎,姓舍名得。他是世界上最古怪的老师,没有教案,只用自己的名字来行不言之教,却使你对人生沧桑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一方面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又深谙做事不能太满的养心之道。 --冉云飞 "舍得"一词,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得到有舍取。舍与得互为因果,往与复本来是自如的,如果领略其中奥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别之心。佛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即无烦恼挂碍,使之心境圆融通达,归纳万象于一乘,让有限之生命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可见"舍得"之妙,妙在微言大意。 --孙建军 "舍"与"得"看似对立,实则统一, 古今人物成就其事业、家庭、感情无不是"舍中有得,得中有舍",人们在取舍之间,悟出人生真谛,尽享舍得之间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之所谓"舍得之间,和谐之美"。时光流转,"舍得"已成为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生禅理,懂得人生、懂得生活的人,懂得"舍得"。 舍与得就如同天与地,阴与阳,水与火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