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裳字的诗句

1.诗名里带裳字的诗词有哪些

霓裳羽衣歌

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卧听法曲霓裳

白居易

金磬玉笙调已久,牙床角枕睡常迟。

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时。

乐可理心应不谬,酒能陶性信无疑。

起尝残酌听馀曲,斜背银缸半下帷。

越裳贡白雉

丁仙芝

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

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

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不猜。

甘从上林里,饮啄自徘徊。

玉女舞霓裳

李太玄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2.求带裳字的诗词啊~谢谢啦

目前所在的位置:带裳字的词语

椎髻卉裳 下裳 朱裳 征裳

帐裳 簪裳 作嫁衣裳 越裳氏

越裳 郁金裳 羽裳 云裳

缨裳 衣裳盟会 衣裳格子 蚁裳

衣裳之会 衣裳 衣裳楚楚 衣裳槅子

杂裳 熏裳 纁裳 轩裳

玄裳 孝衣裳 绣裳 雾裳

为他人做嫁衣裳 韦裳 帏裳 帷裳

为他人作嫁衣裳 繐裳 素裳 衰裳

綀裳竹笥 水佩风裳 裳裳 裳衣

裳帏 裳服 裳帷 裳裾

白裳 斑裳 弁裳 襜裳

**裳 垂衣裳 垂裳而治 垂裳

丹裳 颠倒衣裳 倒裳索领 倒裳

颠衣到裳 奉裳衣 断裳 风裳

黼裳 黻裳 冠裳 拱手垂裳

公裳 圭裳 衮裳 衮衣绣裳

虹裳 红裳 荷裳 鸿衣羽裳

坏裳为裤 坏裳为裤 黄裳 毁冠裂裳

掎裳连襼 卉裳 掎裳连袂 嫁衣裳

兼裳 甲裳 湔裳 蹇裳

抠裳 鞠裳 褧裳 客裳

轮裳 裂裳裹膝 裂裳 裂裳裹足

裂裳衣疮 龙裳 罗裳 霓裳羽衣

霓裳 霓裳羽衣曲 霓裳素 霓裳羽衣舞

霓裳舞 褰裳 搴裳 皮裳

褰裳躩步 牵裳 衾裳 青裳

3.诗名里带裳字的诗词有哪些

霓裳羽衣歌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卧听法曲霓裳白居易金磬玉笙调已久,牙床角枕睡常迟。

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时。乐可理心应不谬,酒能陶性信无疑。

起尝残酌听馀曲,斜背银缸半下帷。越裳贡白雉丁仙芝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

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

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驯扰将无惧,翻飞幸不猜。

甘从上林里,饮啄自徘徊。玉女舞霓裳李太玄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4.求带裳字的诗词啊~谢谢啦

目前所在的位置:带裳字的词语 椎髻卉裳 下裳 朱裳 征裳 帐裳 簪裳 作嫁衣裳 越裳氏 越裳 郁金裳 羽裳 云裳 缨裳 衣裳盟会 衣裳格子 蚁裳 衣裳之会 衣裳 衣裳楚楚 衣裳槅子 杂裳 熏裳 纁裳 轩裳 玄裳 孝衣裳 绣裳 雾裳 为他人做嫁衣裳 韦裳 帏裳 帷裳 为他人作嫁衣裳 繐裳 素裳 衰裳 綀裳竹笥 水佩风裳 裳裳 裳衣 裳帏 裳服 裳帷 裳裾 白裳 斑裳 弁裳 襜裳 **裳 垂衣裳 垂裳而治 垂裳 丹裳 颠倒衣裳 倒裳索领 倒裳 颠衣到裳 奉裳衣 断裳 风裳 黼裳 黻裳 冠裳 拱手垂裳 公裳 圭裳 衮裳 衮衣绣裳 虹裳 红裳 荷裳 鸿衣羽裳 坏裳为裤 坏裳为裤 黄裳 毁冠裂裳 掎裳连襼 卉裳 掎裳连袂 嫁衣裳 兼裳 甲裳 湔裳 蹇裳 抠裳 鞠裳 褧裳 客裳 轮裳 裂裳裹膝 裂裳 裂裳裹足 裂裳衣疮 龙裳 罗裳 霓裳羽衣 霓裳 霓裳羽衣曲 霓裳素 霓裳羽衣舞 霓裳舞 褰裳 搴裳 皮裳 褰裳躩步 牵裳 衾裳 青裳。

5.关于古汉语中“裳”字的读法

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关于这里的“裳”字书上没有注释,我和我的同事们发生了争执。许多老师都认为应该读成shang,我个人却认为应该读cháng。

那么,“裳”字到底应该怎样读?

我翻阅了许多资料才知到:“裳”字是多音字,读音不同,其意义也不相同。读音为shang时其义为衣裳,这也是常用的;“裳”字读音为cháng时,其义为遮蔽**的衣裙。虽然,作为这个意义现代汉语不常用,但古汉语中却经常用到。古时“裳”为单音节名词,其读音有二:cháng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古人穿的遮蔽**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裳下饰也。如《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2)泛指衣裳。如我们都熟知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中有一首曲子,叫《霓裳羽衣舞》。《乐府诗集??木兰辞》中“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另见shang衣裳。

“裳”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里写作“常”,说:“常,下裙也。从巾,尚声。”后来,用来标明意义的形旁巾字被衣字取代,于是表示裙子的“常”就被写作“裳”。裳一般穿在裙外,起装饰作用。总之“裳”在读cháng时,泛指下衣。

根据以上材料我认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句中的“裳”字意思应该是下衣,所以应读成cháng

6.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

雨霖铃》①

宋 柳永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②都门帐饮无绪,③留恋处,④兰舟催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念去去千里烟波,⑦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⑦去去:分手后越来越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译文】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停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篷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鉴赏】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