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出自:《风入松·寄柯敬仲》,全文如下: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几回晚直④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译文: 在彩绘的厅堂里,姬妾清闲、畅意,独有自己自发纷纷脱落,连管子也插不住。多次晚上在金銮殿值宿,春风轻柔,万花齐放,惹人停住车马流连。 在柔软的春风里,无数次在金銮殿前值夜,为皇帝起草好诏书后,换上轻罗朝衫,宫人执灯(将我)送回归学士院。 皇城的御沟里的边沿还有残冰存在,但残冰的边沿却是蓝汪汪的水在晃动,燕子呢喃迎春。 帘幕重重,春寒还没消退,还有谁、敢给你寄信慰问呢?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 扩展资料 著名画家徐悲鸿写了一副对联:铁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两句话道出了塞北的刚劲粗犷,江南的婉丽柔美,而杏花一下子也因这副对联仿佛就坐稳了江南春花主角之宝座。后来吴冠中又将此联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章《论刚性美和柔性美》中又引用了这句话。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散文《听听那冷雨》中,回忆当年曾经生活过的南京,开篇便是“杏花,春雨,江南”,营造一幅迷蒙柔美却不失绚丽的江南烟雨图,把人拉进绵长悠远的思乡之情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入松·寄柯敬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