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宝老街景色的描写七宝是个古镇。 小时候常听说七宝,那是因为父亲喝酒,经常会讲到“七宝大曲”,虽然他平时喝的是熊猫牌的“乙级大曲”,但偶尔碰到高兴事就会叫我去买上一瓶“七宝大曲”。相对来说,七宝大曲价钱稍贵了一点,我清楚记得,那七宝大曲瓶贴上的商标是座石头的拱桥。 后来又听说七宝的蟋蟀勇猛,斗起来狠,比我岁数稍大一点的人,在入秋后会结伴去七宝抓蟋蟀。在我的感觉中,七宝离我们很远,想要去趟七宝镇,是很不容易的。 三十多年前,我有去过上海周边的诸如真如、江桥、黄渡等小镇,那时,这些小镇还遗留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象,而现在,那里的石桥、老街、黛瓦粉墙因为开发建设,已荡然无存。而七宝还留存了一条有着明清遗风的老街和横跨蒲汇塘的老桥,比起它们来,七宝幸运得多了。 七宝其实离我们很近,如若不堵车,驱车半小时就能到达。因为没有旧时的记忆,因而也没有比较,不知那条重新焕发青春的老街,究竟还保存了多少古韵。 进老街先入眼帘的是牌坊,或许,这是东方建筑的一种形式,然就建筑而言,亭子、长廊可避雨,房舍、大厦可住人,不知这牌坊有何功能?但是这种看似没有功能的牌坊,却有着极强的形式感,蕴含着人文精神与彰显了东方的文化。老街是石板铺成的,两旁是店铺,哪怕是一开间门面的,也都有一块像模像样的木匾,街上到处插满杏黄旗,卖什么的都有,吃的、喝的、穿戴的,还有各种旅游纪念品。 人群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穿梭于小街。这里已经成了上海市民双休日前往的旅游点了。 我想,在明清时代,或许民国,应该有那样密匝的店铺和繁华的场面。 七宝老街最为有名的是塘桥,那条三孔的历经四五百年沧桑的石桥,以及石桥下静静流淌的蒲汇塘。 大凡水镇有了石桥和溪水就有了面貌和生气。在三孔的塘桥上闲坐,低头望着泛着细纹的水,你能感觉波中微微颤动的三孔,并带着映入水中的粉墙黛瓦在流动,我忽然想到,自上流下的应该是历史的沿革;从脚下向东流去的是时代的传承。 坐在装修得古色古香的恒霖茶楼里,透过花格子窗也能见到水。我一边喝茶,一边品味那片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水,流水的两旁还有黑瓦的屋顶,灰白的山墙,以及洋溢着东方审美的木格子窗。 想想那青石板铺成的老街,想想那见证历史的石桥。或许,是旅游的开发,拯救了这些古镇。 或许也正是旅游的开发而毁掉了这些古镇。 远远地望去,七宝的塘桥静卧在无语东流的蒲汇塘水上,我不知怎么想起当年父亲喝的七宝大曲上那瓶贴的商标,就是那座三孔的塘桥。 忽地心血来潮,想起了七宝古镇;想起了古镇的那条老街;想起了老街上的各种特色小吃:香糯细腻的豆沙汤团、肥瘦相宜的白切羊肉、焦黄脆酥的臭豆腐干。临街的店堂里蜂拥着大快朵颐的食客,挤不进去的人干脆在店门口站着、蹲着,手里抓着嘴里嚼着,那滋味真是不要太好奥!我什么也不想了,赶紧携妻挎机直奔七宝而去。 七宝古镇的热闹超出了我的想象。一条宽不过两米的老街就像是一条水渠,赶街的人们就是一股潮水。 本地人外地人、男人女人、还有不少外国人、甚至坐在轮椅上老年人统统汇聚在老街的人流中,如潮的人流沿着水渠轰轰隆隆地往前涌去。遇上涌回来的人流,老街上顿时挤得水泄不通。 整条街上充满了人们呼儿唤女的喊叫声、小贩声嘶力竭的吆喝声。喧闹鼎沸的人声,混杂着油烟、辛香、腥膻的各种气味从狭小的街上漫过老街两旁低矮的屋檐,窜飞到空中,散向四面八方。 老街东西走向,估计全长不超过2000米。一条蒲汇塘河将老街分为南北两段,河上一座三孔石桥,因河取名为蒲汇塘桥,我猜想桥龄应该与七宝老镇相仿。 桥北段的小店以卖小工艺品小饰品为主;而桥的南段一溜小铺尽是精美小吃。游客们可以从桥头的海棠糕吃起,一路上火上烤的、油里煎的、水中煮的、笼屉蒸的、有茶饮、有酒喝,只要你有肚量包你撑得走不动道。 我是牙不行胃不好,只有看福没有吃福。折腾了半天早已腰酸背痛,口焦舌燥。 东张西望要找个茶馆。镇上茶馆不少,但我要找的是堂口砌着老虎灶,堂内摆上几张陈旧的八仙桌,桌边围着围着四条长板凳的那种茶馆。 老街上就有这样一家老字号茶馆。临街的店面不大,老屋陈旧墙壁斑驳脱落,屋里摆着六张八仙桌,低矮的屋顶上吊着几台老式吊扇,晃晃悠悠有气无力地旋转着,给闷热的茶馆送来丝丝凉风。 东墙南墙的交界处有一扇腰门,走到门前才发现里面却是别有洞天。跨出腰门是一方小天井,小天井的东面是一个能摆下十几张八仙桌的大客堂,这是一个书场。 里面已坐了一些早到的听众。边磕着瓜子儿边喝着茶,静等开场。 茶馆里老年茶客们团团围坐在桌边,乌亮的小紫砂茶壶在手中被轻轻地摩挲着,不时地往小白茶碗里添上几口茶水,细细地品,慢慢地聊,茶馆里不时地传出悦耳的吴侬软语。我心中不免一动,这就是我要寻求的韵,一种能够渗透到骨子里的乡韵。 这种韵味在都市的茶楼酒肆里是可想而不可求。我们立即找了条长凳坐了下来,座位费每位三元,大众茶畅饮无限。 如果另点“名茶”外加茶资四元。我点了一壶龙井茶,一共才要了十元钱。 服务员给了我们一小壶茶和。 2.上海七宝老街作文450字“七宝古镇中的七宝老街,汉为丁家庄,宋称七宝寺。 又传因有金字莲花经、神树、氽来钟、飞来佛、金鸡、玉筷、玉斧七宝而得名。明清时期以布、纱、木作、酒、水运名重三泖九峰、黄浦吴淞两江。” 听说休息日爸妈要带我去闵行的七宝老街,我早早地上网查了资料,简要了解了一下七宝老街。 来到七宝老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夹杂着现代气息的幽长老街。 沿着这街走,转一个弯儿,眼前便豁然开朗,一条优美而幽静的小河弯过座座白墙青瓦的吊角楼,在灰白的石级边漾起粼粼波光,小镇的倒影恍惚跃动,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各种小吃的吆喝声簇拥过去,老艺人摆弄着小木偶坐在挂满了旧时服装的店门口,丝毫不介意有多少人经过,仍旧陶醉在古老水乡的记忆里。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七宝老街的第一个景点----老行当。 老行当展现的是我们过去时的生活环境,全是惟妙惟肖的蜡像组成。有铁匠在铺中打铁,有街头叫卖的、有算命的、有典当的……让我一时沉浸在过去的时光里,仿佛这刻老行当就是七宝老街,热闹非凡。 出了老行当,一转身,来到了南大街,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找到了我们要去的七宝酒坊。七宝酒坊酒香四溢,里面有两个工作人员正在酿酒,旁边还放了几个大坛子。 我们在七宝酒坊绕了一圈后来到了蟋蟀草堂,草堂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蟋蟀标本,太多的名字,我也记不清,看着一个个装蟋蟀的罐子,眼前出现了斗蟋蟀的场景——瞧,主人们正在为自己的蟋蟀加油助威呢! 看完了蟋蟀,来到了七宝周氏微雕馆,里面陈列着《红楼梦》的微雕场景及微雕本,听说这些微雕场景最小的是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品雕刻的,整本《红楼梦》就更绝了,在几十块手掌大小的石头上,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字小得难以形容,据我推测,一个字大概只有1/20粒米那么大,肉眼是无法看清的,即使看清。眼珠也会酸得“掉”下来。 走出微雕馆,我又来到当铺,在古时当铺中充当了一会伙计,十分有趣。又拐一个弯儿,来到浴堂街,穿过康乐桥,来到北西街,看到了张充仁纪念馆,里面描绘了一些关于张充仁在世时的事迹。 出了大门,还没走几步路,就到了皮影馆,皮影馆内我着实过了把皮影戏隐,在短短的时间里,我学会了操纵皮影,瞧我有模有样的,在场的工作人员也都夸我呢。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皮影馆,又去参观了北大街的棉织坊和钟楼,就出了七宝老街。 糖葫芦串、糕点、小吃声叫嚷不停;茶馆、酒楼、小店座无虚席。离开这些,七宝老街的热闹下,七宝的人文古迹传承了千年。 履街巷、探诸景、听古事、品茶点……若时光倒流,我还要寻回上海的传说。 3.上海七宝老街作文450字“七宝古镇中的七宝老街,汉为丁家庄,宋称七宝寺。又传因有金字莲花经、神树、氽来钟、飞来佛、金鸡、玉筷、玉斧七宝而得名。明清时期以布、纱、木作、酒、水运名重三泖九峰、黄浦吴淞两江。”听说休息日爸妈要带我去闵行的七宝老街,我早早地上网查了资料,简要了解了一下七宝老街。 来到七宝老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夹杂着现代气息的幽长老街。沿着这街走,转一个弯儿,眼前便豁然开朗,一条优美而幽静的小河弯过座座白墙青瓦的吊角楼,在灰白的石级边漾起粼粼波光,小镇的倒影恍惚跃动,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各种小吃的吆喝声簇拥过去,老艺人摆弄着小木偶坐在挂满了旧时服装的店门口,丝毫不介意有多少人经过,仍旧陶醉在古老水乡的记忆里。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七宝老街的第一个景点----老行当。老行当展现的是我们过去时的生活环境,全是惟妙惟肖的蜡像组成。有铁匠在铺中打铁,有街头叫卖的、有算命的、有典当的……让我一时沉浸在过去的时光里,仿佛这刻老行当就是七宝老街,热闹非凡。 出了老行当,一转身,来到了南大街,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找到了我们要去的七宝酒坊。七宝酒坊酒香四溢,里面有两个工作人员正在酿酒,旁边还放了几个大坛子。我们在七宝酒坊绕了一圈后来到了蟋蟀草堂,草堂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蟋蟀标本,太多的名字,我也记不清,看着一个个装蟋蟀的罐子,眼前出现了斗蟋蟀的场景——瞧,主人们正在为自己的蟋蟀加油助威呢! 看完了蟋蟀,来到了七宝周氏微雕馆,里面陈列着《红楼梦》的微雕场景及微雕本,听说这些微雕场景最小的是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品雕刻的,整本《红楼梦》就更绝了,在几十块手掌大小的石头上,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字小得难以形容,据我推测,一个字大概只有1/20粒米那么大,肉眼是无法看清的,即使看清。眼珠也会酸得“掉”下来。走出微雕馆,我又来到当铺,在古时当铺中充当了一会伙计,十分有趣。 又拐一个弯儿,来到浴堂街,穿过康乐桥,来到北西街,看到了张充仁纪念馆,里面描绘了一些关于张充仁在世时的事迹。出了大门,还没走几步路,就到了皮影馆,皮影馆内我着实过了把皮影戏隐,在短短的时间里,我学会了操纵皮影,瞧我有模有样的,在场的工作人员也都夸我呢。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皮影馆,又去参观了北大街的棉织坊和钟楼,就出了七宝老街。 糖葫芦串、糕点、小吃声叫嚷不停;茶馆、酒楼、小店座无虚席。离开这些,七宝老街的热闹下,七宝的人文古迹传承了千年。 履街巷、探诸景、听古事、品茶点……若时光倒流,我还要寻回上海的传说。 4.七宝老街的介绍七宝老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古镇的新街青年路傍,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整条街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等。七宝老街1已成为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市区最近的古镇。 5.上海七宝古镇作文600字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七宝2010年的上海,除了去看世博园,看东方明珠,去科技馆,吃的地方就应该是去七宝了! 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七宝!这是进入七宝镇时的一则宣传语!七宝,真的值得这么一看吗?带着疑问,我们已经下了车。 老街有古代钟楼、吊脚楼、牌楼、戏台、老字号、名人纪念馆等许多修复的建筑。首先,映日眼帘的是具有特性的楼,上面尖尖的角,像古时候的屋檐,这就是牌楼了吧?非常完美的江南特色,旁边还有一副对联呢!走进老街,青石铺就的街道窄得一个大人伸开双臂就可触及路边的房屋,放眼往里望去,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从青砖青瓦房子里飘来的香味让人忍不住跟随人流走了进去,一家家的看,一家家的品尝。 七宝最有名的两道小吃是:白水羊肉和汤圆。路过好几家汤圆店,锅中的汤圆随着主的勺子在不断的上下翻动,好似调皮的孩子水中游泳,不断的变换着花式。 信步走进一家汤圆店,这家店和之前的几家店铺装修一样:精致、精美、古色古色。这家店两边墙面上还挂有几首古诗,我最喜欢的是这两句“闹元宵,月正圆,阎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这句话,是想念台湾同胞了吗?刚落座店家便送来了冒着腾腾热气的汤圆,看着碗中的汤圆,天虽然热,却还是忍不住要趁热吃,一口下去,甜而不腻,爽口细润,“名吃”的头衔当之无愧!走出老街,回望她,很难把她与眼前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联系在一起,他们相邻,彼此依存,一同生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