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关于芜湖的诗词或者其他一些什么的《过芜湖县》 北宋 林逋 诗中长爱杜池州,说着芜湖是胜游。 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 风稍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 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南陵道中》 【唐】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赭山》 【北宋】黄庭坚 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 汲绠愁冰断,村醅怯路蹉。 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 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 2.有什么关于芜湖的诗词或者其他一些什么的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 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 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 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 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 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 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 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 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 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 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 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 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 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 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 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 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 且须歌舞宽离忧。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李白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脁望长安。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一时相逢乐在今。 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 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 故山定有酒,与尔倾金罍。 年代:唐 作者:许浑 作品:送南陵李少府 高人亦未闲,来往楚云间。 剑在心应壮,书穷鬓已斑。 落帆秋水寺,驱马夕阳山。 明日南昌尉,空斋又掩关。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 语笑未了风吹断。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恨我阻此乐, 淹留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春风狂杀人, 一日剧三年。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梦见五柳枝, 已堪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过繁昌 作者:陈造 朝代:宋 【诗词】: 江山互映带,竹树渺隐见。 居人江山闲,安处忘古县。泊舟穴子初,旧观俨自荐。 {山盍}山高搀云,云际抹深靛。慰我尘埃容,嘉此烟雨面。 山脚惯奔走,尉曹分卑贱。县人应指似,鬓改颜状变。 漂零渠未知,忧患尝欲遍。挽仰二十年,转眄阅蜚电。 故人半在亡,在者或海甸。明朝理去楫,山影暝江练。 安得人如山,来往长相见。 过芜湖 刘秩(唐) 百里芜湖县,封侯自汉朝。 荻林秋带雨,沙浦晚生潮。 近海鱼盐富,濒淮栗麦饶。 相逢白头叟,击壤颂唐尧。 3.安徽芜湖历史文化名人1、沈士柱 (1606—1659),字昆铜,号惕庵,芜湖人。明崇祯二年(1629),复社成立,士柱以“芜湖读书社”名义加入复社,反对阉党阮大铖。崇祯六年(1633),“钩党狱兴”,士柱离芜。 崇祯十一年(1638),士柱与陈慧贞、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顾杲等复社成员140余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伐阴谋为魏忠贤翻案的阮大铖。南明灭后,士柱“归寓南湖,自号寓公”。 隐居芜湖,广散家财,支持反清义军,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清顺治十四年(1657),被捕后解南京。 顺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士柱在南京凤台门外,从容就义,葬于雨花台后西首平岗之麓。其妻方氏,妾汪氏、鲍氏同时在芜殉难,葬于芜湖范罗山前。 2、徐文达 徐文达(1825-1890),安徽南陵人,清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护、护理漕运总督。于咸丰年间为镇压天平天国起义提供后勤保障。 曾国藩曾惊喜慰问,赞赏徐文达“冒险出奇”。光绪年间在赈灾养民方面有突出功绩。对南陵县福利事业和名胜古迹的建设提供了大力资助。 3、王蔺 王蔺(?-1214),字谦仲,号轩山。乾道五年,擢进士第。为信州上饶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除武学谕。 孝宗幸学,蔺迎法驾,立道周,上目而异之,命小黄门问知姓名,由是简记。宋庐江县(今属安徽)人,王之道子。乾道五年(1169)进士。 历官信州上饶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枢密院编修、监察御史、礼部侍郎兼吏部、礼部尚书,升参知政事。光宗即位,任枢密院事兼参政、枢密使。宁宗即位,改任湖南军主帅。 4、贾易 贾易,字明叔。宋无为县人。7岁丧父,其母彭氏以纺绩供其上学,师事程伊川。嘉祐六年(1061)进士,派至常州任司法参军。 元祐初,为太常丞兵部员外郎,徙官左司谏,嗣后,外调怀州千御史,历任提点江东刑狱、殿中侍御史、提点淮东刑狱,升任侍御史。 徽宗立,先后任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改任刑部侍郎,历工部、吏部;以宝文阁待制,出任邓州州官。72岁卒,谥文肃。 5、欧阳玄 欧阳玄(1289~1374),字元功,号圭斋,祖籍分宜县防里村,湖南浏阳(今湖南浏阳)人,是欧阳殊之后裔 ,元代文学家。 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 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 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元顺帝并赠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国等称号,追封为楚国公,谥号文。享年八十五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安徽芜湖 4.历史名人在芜湖及三县写的诗【潭】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 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 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南寺】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北寺】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 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 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马融石室】 未应将军聘,初従季直游。 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岂害依梁冀,何须困李侯。 吾诗慎勿刻,猿鹤为君羞。 【玉女洞】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 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 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 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 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 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屣。胡为此溪边,眷眷若有俟。 国恩久未报,念此惭且泚。临风浩悲咤,万世同一轨。 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予欲迁之少西临断岸西向可以远望而力未暇特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 飞檐临古道,高榜观游人。 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茆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 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 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 【凌虚台】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竹<鼠卯>】 野人献竹<鼠卯>,腰腹大如盎。 自言道旁得,采不费罝网。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 两牙虽有余,四足仅能仿。逢人自惊蹶,闷若儿脱襁。 念兹微陋质,刀几安足枉。就禽太仓卒,羞愧不能飨。 南山有孤熊,择兽行舐掌。 【渼陂鱼(陂在鄠县。) 】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坐光磨闪。 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 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自従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游AA2 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 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 【读道藏】 嗟予亦何幸,偶此琳宫居。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 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 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 巡边将军在近邑,呼来飒飒従矛叉。戍兵久闲可小试,战鼓虽冻犹堪挝。 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 迎人截来砉逢箭,避犬逸去穷投罝。击鲜走马殊未厌,但恐落日催栖鸦。 弊旗仆鼓坐数获,鞍挂雉兔肩分麚。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 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青丘云梦古所咤,与此何啻百倍加。 苦遭谏疏说夷羿,又被赋客嘲淫奢。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 农工已毕岁云暮,车骑虽少宾殊佳。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百亩新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 纵饮坐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 【华阴寄子由】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 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 5.芜湖市有哪些知名人文景观芜湖山水相应,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 代表景色有芜湖十景: 1、赭塔晴岚 赭色双峰拥古塔,宛如玛瑙饰奇葩。 临轩听雨数滴翠,登阁望晴歌缀嘉。 深水浅溪腾瑞气,繁花秀木吐丹霞。 泠然钟鼓声声远,归又魂牵小九华。 『赭塔晴岚』系古『芜湖八景』之首,久负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赭塔依山拥寺,气势雄伟;四周茂林修竹, 芳草萋萋,『每当雨后,岚光飘渺』,景致分外绮丽。赭塔与广济寺、舒天阁、翠明圆、平民教育家刘希平墓、抗日名将戴安澜墓等胜迹连成一片,相互辉映,是芜湖市中心一处优美的风景区。 2、镜湖细柳 步月观岚已出神,满堤烟柳更迷人。 游丝袅袅齐摇浪,飘絮盈盈竞逐尘。 山欲飞来同入画,客当归去复回身。 镜湖本是梳妆镜,装扮江南第一春。 『镜湖细柳』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历年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镜湖原名陶塘,由南宋爱国诗人、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因其水清可鉴,形似圆镜,故名『镜湖』。 镜湖是开放式的风景区,亭台楼阁相望曲桥长廊相依,细柳掩映下,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萧云从塑像、阿英、洪熔藏书室、王步文纪念亭点缀其间;各式现代化建筑群环湖矗立,使『镜湖细柳』这一著名历史景观又平添浓郁的都市情调,现代风光。 3、赤铸青锋 沉沉雾霭笼逶迤,赤水赤山拥赤旗。 一柄青锋平地起,万丛翠柏接天齐。 神如隐约风流画,雄似巍峨铁铸诗。 北望群山迷乱势,而今更喜雨逢时。 『赤铸青锋』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原名『神山时雨』。 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莫邪曾在赤铸山设炉造剑,《图经》有云:『干将淬剑于此。 』至今山上仍存『淬剑石』、『砥剑石』、『铁门槛』等遗迹。据书载:干将死后亦墓葬此山。 唐代名将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建李卫公祠以奉祀。宋乾道七年(1171年),芜湖大旱,县令沈端节到赤铸山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志禧亭。 4、玩鞭春色 满亭春色百花开,临水登高敞醉怀。 尚忆强臣惊梦起,尤闻飞骑落荒来。 愚军玩宝徒劳乐,明帝遗鞭幸免灾。 纵有宝鞭无老妪,争留今日此亭台。 『玩鞭春色』系古『芜湖八景』之一,以起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玩鞭亭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5年),现亭于1984年重建于市汀棠公园内。 亭内绘有晋明帝遗鞭脱身的壁画,栩栩如生地记述了一段历史典故。玩鞭亭历来是游览名胜,留有甚多文人题咏。 苏辙『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黄庭坚『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读之令人感慨不已。汀棠公园系全国第一家农民集资修建的公园,水面广阔,景色天然,春游玩鞭亭,让人不禁生发『欲将此景归图画,彩笔争如造化灵』之感。 5、双江塔影 大河澎湃小河姣,际会双流在楚皋。 共映夕阳荣宝塔,独擎彩笔绘今朝。 千年古韵翻新韵,万里歌潮涨浪潮。 绝似蓬莱仙圣境,流连忘返任逍遥。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46年(1618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中江塔专供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故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 6、天门烟浪 一挽长河气不收,天门双柱扼吴洲。 波惊碧落风云急,雾笼黛横山水幽。 两岸欢歌摩峭壁,满江溢彩绿平畴。 更凭造化无穷力,喝令东流向北流。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 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 题咏天门山的诗词歌赋甚多,然最富气势的仍是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烟浪』的意境,正在于此。 7、西山灵石 千古南陵形胜地,西山美景袖珍藏。 云烟缭绕由慷慨,峰路盘旋信倘佯。 妙石夹间花艳丽,甘泉流处竹幽篁。 清明山水清明世,国色天香比洛阳。 西山风景区位于南陵县丫山镇境内,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西山风景区奇峰异石和溶洞、清泉、瀑布融为一体。 有形态各异的奇峰60余座。数不胜数的异石遍布各处,如大神龟、八戒石、百猴朝圣等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其袖珍性、盆景型堪称一绝。 西山还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每当清明前后,石与花相互辉映,美不胜收。大诗人李白曾寓居于次,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 西山风景区以其钟灵毓秀、百态千姿,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8、马仁云壁 赤沙云壁夺天工,万马行空九子雄。 百丈神岩拥圣地,千年秀气孕奇峰。 仙人摆渡迎香客,佛殿鸣钟颂古风。 松柏杉楠檀槭竹,繁荣昌盛郁葱葱。 马仁山位于繁昌县赤沙镇境内,因其山峦秀丽、植被良好,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马仁石壁』形状多样。 6.芜湖有哪几大名胜古迹芜湖十景 1——赭塔晴岚 赭塔晴岚 『赭塔晴岚』系古『芜湖八景』之首,久负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赭塔依山拥寺,气势雄伟;四周茂林修竹, 芳草萋萋,『每当雨后,岚光飘渺』,景致分外绮丽。 赭塔与广济寺、舒天阁、翠明圆、平民教育家刘希平墓、抗日名将戴安澜墓等胜迹连成一片,相互辉映,是芜湖市中心一处优美的风景区。 2——双江塔影 双江塔影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46年(1618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中江塔专供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故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 3——镜湖细柳 镜湖细柳 『镜湖细柳』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历年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镜湖原名陶塘,由南宋爱国诗人、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因其水清可鉴,形似圆镜,故名『镜湖』。 镜湖是开放式的风景区,亭台楼阁相望曲桥长廊相依,细柳掩映下,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萧云从塑像、阿英、洪熔藏书室、王步文纪念亭点缀其间;各式现代化建筑群环湖矗立,使『镜湖细柳』这一著名历史景观又平添浓郁的都市情调,现代风光。 天门烟浪 4——天门烟浪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 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 题咏天门山的诗词歌赋甚多,然最富气势的仍是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烟浪』的意境,正在于此。 5——玩鞭春色 『玩鞭春色』系古『芜湖八景』之一,以起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玩鞭亭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5年),现亭于1984年重建于市汀棠公园内。 亭内绘有晋明帝遗鞭脱身的壁画,栩栩如生地记述了一段历史典故。玩鞭亭历来是游览名胜,留有甚多文人题咏。 苏辙『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黄庭坚『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读之令人感慨不已。汀棠公园系全国第一家农民集资修建的公园,水面广阔,景色天然,春游玩鞭亭,让人不禁生发『欲将此景归图画,彩笔争如造化灵』之感。 6——马仁石壁 马仁山位于繁昌县赤沙镇境内,因其山峦秀丽、植被良好,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马仁石壁』形状多样,雄伟峻峭。 如:仙人摆渡、和尚朝圣、玉猫回头、一线天、擎天柱、月亮洞等景点,形象生动、鬼斧神工。马仁森林公园景区完整、森林茂密,松、杉、竹、椿、栋、槭、檀等六百多种植物繁生,方圆数十亩的天然楠木林,历史悠久,甚为珍贵。 始建于唐代的马仁寺,如今仍香雾缭绕,香客不断。马仁风光因林而秀,因寺而灵,因峰而怪,因石而奇。 气象万千,令人流连往返。 7——褐山揽胜 褐山揽胜 褐山,地处芜湖市北郊,『文峰塔』系芜湖海拔至高点。 褐山滨临长江,登临山巅,远眺扬子江,数十里码头历历在目,长江大桥近在咫尺,俯瞰曹姑洲,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褐山林木茂盛,绿荫葱茏,古银杏参天而立;野生灵芝、枸杞等240余种珍贵药材遍布林间;各种花卉植物芬芳滴翠,系市内绿化覆盖率最高、苗圃种植面最大、野生药材最丰富的天然宝库。 褐山脚下,江水滔滔,有神话色彩的江心岛曹姑洲与褐山一衣带水,相映成趣。褐山公园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芜湖人民焦油、度假、登高、揽胜的好去处。 8——西山灵石 西山风景区位于南陵县丫山镇境内,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西山风景区奇峰异石和溶洞、清泉、瀑布融为一体。 有形态各异的奇峰60余座。数不胜数的异石遍布各处,如大神龟、八戒石、百猴朝圣等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其袖珍性、盆景型堪称一绝。 西山还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每当清明前后,石与花相互辉映,美不胜收。大诗人李白曾寓居于次,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 西山风景区以其钟灵毓秀、百态千姿,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9——赤铸青锋 『赤铸青锋』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原名『神山时雨』。 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莫邪曾在赤铸山设炉造剑,《图经》有云:『干将淬剑于此。 』至今山上仍存『淬剑石』、『砥剑石』、『铁门槛』等遗迹。据书载:干将死后亦墓葬此山。 唐代名将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建李卫公祠以奉祀。宋乾道七年(1171年),芜湖大旱,县令沈端节到赤铸山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志禧亭。 10——陶辛水韵 陶辛水韵 陶辛镇,位于芜湖县,青弋江蜿蜒而过,境内沟渠纵横,碧水环绕,构成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陶辛筑圩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 按井田式开凿水渠,沟沟相通,渠渠相连,万亩水系,千年不破,身历。 7.芜湖历史文化名人苏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元丰七年(1084),应芜湖东承天院方丈蕴湘之约,苏轼携幼子苏过自黄州(今湖北黄冈)乘舟抵芜,为刚竣工的玩鞭亭和梦日亭题诗。 苏轼在东承天院挥毫书下《湖阴曲》七言古律一首,咏“玩鞭春色”并题跋数言。 蕴湘将之刻成诗碑,今已无存,仅题跋为时人相传,载于《芜湖县志》。由于承袭旧说,苏轼将本该称之为《于湖曲》的题目,误题成《湖阴曲》。 在芜湖,苏东坡与名士韦许相往还,结下友谊,离芜后,曾题寄《傲轩》诗一首。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北宋诗人,书法家。 宋绍圣元年(1094),出知宣州,因“修实录不实”罪名遭贬谪,携家寓居芜湖,欣赏芜湖山水,题咏颇多。在赤铸山、赭山广济寺桧轩和江口东退庵,有三处读书遗迹。 其赤铸山诗:“读书在赤铸,风雪迷青箩。汲绠愁冰断,村酷怯路蹉。 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 黄与挚友郭祥正(字功甫,当涂人)、芜湖名士韦许(号芜阴居士),常诗词唱和,尺牍往来。并为芜湖县南20里丹阳乡石氏父子题刻二道墓碑。 在芜寓居二年之久,绍圣二年(1095),贬官涪州别驾,自江口登舟,与韦许等黯然话别。 张孝祥 张孝样(1132--1169),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 唐诗人张籍后裔。宋绍兴四年(1134),金兵侵犯和州时,孝祥随父母避乱芜湖升仙桥(今长街状元坊)。 其伯父张邵为“直就龙图阁,假礼部尚书,充通问使,不屈,囚于北国。”其父张祁以“诏奉恩补官”,与胡寓交谊,遭秦桧妒,诬陷“谋反”,罢官下狱,后平反,“屡迁直秘阁”,任淮南转运判官。 “储粟阅兵为备甚密”,以“张皇生事”罪削职,归隐芜湖。其兄弟,“孝伯参知政事,世称贤相;孝曾以节义闻;孝才、孝章以文章著”。 “萃贤才于一门”。 孝祥少时,“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数千言”。 绍兴十七年(1147),“领乡书,再举冠里”。绍兴二十四年(1154)赴临安(今杭州)参加廷试,考官定秦桧孙秦埙第一,孝祥第二。 高宗赵构阅卷,发现秦埙“论策”系秦桧主张,于是提孝祥第一,降秦埙第三。“唱第”时,大臣曹泳当廷向孝祥提婚,“祥不应”,得罪权臣,因父入狱株连,未封官。 秦桧死,祁冤白,孝祥才任秘书省正事,及载有声名,提出“总揽权纲,以尽更仕之美”、“已修日历,详审是正,黜礼说,以垂无穷”。升为校书郎,继升为尚书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 后被御史中丞汪澈弹劾免职。 隆兴元年(1163),孝宗赵 即位,孝祥由抚州(今江西临川县)知州升为集英殿修撰,兼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 次年,将没收资财,拯救吴中饥荒。张浚自蜀还朝任宰相,与左相汤思退政见不一。 孝祥进言:“二相当同心协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靖康以来,惟和战而言,遗无穷祸,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 提倡改革,破格用人,主张“唯才是举”,他说:“古者取于盗贼,取于夷狄,取于仇雠,取于姻戚。苟才矣,初不问其出生之本末也。” 孝宗喜其言,又升他为中书舍人,继升直学院,并在张浚军中任都察职,参赞军事,兼领建康留守。时金兵犯境,孝祥说:“金之势,不过欲为盟”。 被弹劾“附金”免职。乾道元年(1165)复任集贤殿修撰,继任静江府(今桂林市)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潭州(今长沙市)知府,荆南、湖北路(今湖北江陵)安抚使等。 在湖北路安抚使任上,将荆江筑堤拦洪,建万盈仓,整顿吏治,抑制豪强,扶贫济困,颇有政声。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诗词继承苏东坡豪放风格。 “谅非无事饮,忧国空含情”。常怀忧国之思。 《全宋词》收录他的词220余首。文章、书法造诣很深。 所著《于湖文集》40卷,收诗、文、词、铭、赞、制、表、尺牍、奏议等10余类。常亲书奏议,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 张浚主张抗金。汤思退力主议和。 孝祥出入于汤、张之门,常“两恃其说,议者惜之”。 乾道五年(1169)归休祭祠,“进显谟阁直学士”。 “荆南人民哭送登舟。 绘像于湘中驿。” 抵芜湖。增建“归去来堂”于莲湖(今镜湖)之滨。 修“观澜亭”作“敦学、励志”之所,归休时,适邵宏渊符离战败,“拥兵还镇,所过市肆皆空。芜民甚恐”。 1169年病逝芜湖,葬于南京。孝宗闻之,十分痛惜,“有用才未尽之叹”。 孝祥病逝之日,芜湖“商贾为之罢市,两河之民,惶惶如失所恃”,其子遵嘱将莲湖产业一百余亩捐给地方。 陶居仁 陶居仁(?--1275年),号菊存,芜湖人,绍定进士,宋末以行义闻州里,官为南宋镇江录事参军。 元军攻镇江,守臣洪起畏逃跑,统制官石祖忠举城投降。陶居仁为元军缚,劝降不屈,凛然道:“吾固知历数穷而世运更也,讵可失忠义求苟生耶?得以死报朝廷,夫年(1287),封显忠灵应侯。 至正二年(1342)9月,敕赐庙额曰“昭佑”。明洪熙元年(1425),朝廷诏太平府芜湖县建忠臣祠。 元修《宋史》为陶居仁立传。 欧阳玄 欧阳玄(1274--1358),字元功,号圭斋,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生于浏阳(今湖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