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灵岩山寺诗句《游灵岩山寺》 诗人 晁说之 昔爱屏作山,今爱山作屏。 还曲不可数,两目徒荧荧。 须臾背负巘,恍惝面对陉。 屯聚阵脚马,罗列仙女軿。 秀色非有无,花气自芳馨。 翠麓下靡靡,危峰上亭亭。 借问深几何,飞鸟中暂停。 众异者明孔,白昼观辰星。 霜令殊未酷,黄蕊间青青。 连岫鏁宝符,重壁藏修灵。 世俗那得见,见形不识形。 言念朗法师,于此老禅扃。 应化今何到,空余虎上经。 我如梦中游,梦梦入杳冥。 尔来尘滓醉,不觉一朝醒。 下山如梦断,独疑在茅厅。 朝云到人世,飘飘细雨零。 2.描写雁荡山的诗句(名句)斤竹涧 南北朝· 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溶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树摘叶卷。 想见山中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雁山 南宋·王十朋 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身尚在山间。 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山僧一昧闲。 净名寺 南宋·王十朋 净名却见老维摩,道眼相逢语不多。 待我衣冠挂神武,杖藜来此老岩阿。 题灵峰寺三绝 南宋·王十朋 (一) 家在梅溪水竹间,穿云蜡屐可曾闲。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 (二) 洞中大士半千身,住世端能了世因。 应笑玉箫峰下客,马蹄长践利名人。 (三) 三宿灵峰不为禅,茶瓯随分结僧缘。 明朝杖屐丹邱去,带得烟霞过海船。 3.有关方岩的诗句方岩颂 胡济涛 方柱攀天开,东南震峨巍; 飞桥若飘带,梵音物外来; 遥望五峰拱,先贤讲学台; 胡则千秋颂,陈亮一世才。 别方岩 寓后峰顶寺,不觉度炎天。 山叟颇为约,林僧每出禅。 虚怀思往事,宴坐息诸缘。 照像龛灯暗,通宵磐韵传。 冥心资寂寞,琢句极幽元。 拾菌寒云下,烹茶翠竹前。 远荫临岳树,清响答岩泉。 僻径无来客,新秋足乱蝉。 林风生井浪,溪雨长苔钱。 自省随浮世,终难住永年。 偏游曾宛转,欲去更留连。 明日东西路,依依独黯然。 登方岩 扶筇登顶崦,飞鸟逐人投; 放眼千寻顶,置身百仞楼。 诗情谁与共,游债老难酬; 但得山房静,何妨五日留。 灵岩 灵岩之境最超卓,高隐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径倒青松,壁立危门敞虚阁。 敞虚阁,见寥廓,万叠青山连海角。 山田疏密布棋文,行看远近分凫雀。 入虚堂,真邃寞,太古以来无所凿。 上如屈曲老龙腰,下似空明巨鳌壳。 豁然平铺如琢削,低不碍人高可摸。 洞彻中开隐籁传,虚通远映飞光铄。 烟岚前后如帘幕,洞户东西迢锁钥。 明月宵涵两玉壶,白云晓度长银索。 壶天春秋长不恶,琼室夏凉冬燠若。 老僧雪夜不新炉,童子炎天尚狐貂。 夜静风清冰露薄,天碧境寒河又烁。 泠泠风吹叱斗牛,浩浩清声生万壑。 我欲飞王乔之凫,呼丁令之鹤。 架羽仗之轻车,奏灵台之妙乐。 披星机绘素以为衣,举金茎沆瀣以为酌。 呼群仙以遨游,休此岩而宴乐。 酒容渔父参,棋许樵夫著。 不知鸟之东飞,兔之西跃。 相将远逐无穷滨,逍遥永脱尘缘缚。 4.写泰山山的诗句古诗描写泰山的古诗句如下: 1.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意思:泰山是那么的高大, 其它山脉无法与它相比。 作者: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也是一位在治理黄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专家。最后因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2.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晋代谢道韫 意思:峨眉山虽然没有五岳之称!但海拔4000米的金顶之上云海偏偏!非常壮观! 作者: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意思: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描写泰山的诗句还有很多: 1.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2.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3.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4.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5.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6.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7.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8.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9.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10.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登岱》明代王世贞 5.用成语来形容天平山和灵岩山恩重如山ēn zhòng rú shān [释义]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语出] 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正音] 重;不能读作“chónɡ”。 [辨形] 恩;不能写作“思”。 [近义] 恩深义重 [反义] 绝情寡义 [用法] 褒义;多作感激之辞。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从死亡线上救过来;对我真是~。 6.作文描写灵岩山山的排比句1、鸡公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鸡公山是一首壮丽的诗篇,博蕴的人文景观令人赞叹不已;鸡公山是一曲远古的歌谣,奇趣的神话传说令人回味隽永。 2、欣赏鸡公山的山,您会在群峰的巍峨中找到卓然与凝重;欣赏鸡公山的水,您会在溪流的灵动中汲取执着与希望;欣赏鸡公山的花,您会在花草的葳蕤中品味清新与怡然。 3、春季的鸡公山莺飞草长,幽兰飘香;夏季的鸡公山云雾缭绕,沁凉如水;秋季的鸡公山红叶满山,万木霜天;冬季的鸡公山瑞雪飘飞,银装素裹。 4、春天的鸡公山万木争翠,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蜂飞蝶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的鸡公山,满山葱笼碧绿,气候凉爽,云蒸雾绕,一界桃源仙境的奇观;秋天的鸡公山,山岭沟壑,红叶片片,银杏腊黄,金桂飘香,一幅秋色宜人的画面;冬天的鸡公山,银装素裹,冰棱高悬,蓝天白雪,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北国飒爽的风光。 5、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6、桂林的山真耸啊,象国旗一样神圣不可侵犯;桂林的山真齐啊,象白杨一样高大挺拔,桂林的山真美啊,象姑娘一样花容月貌。 7、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有的像挺着胸的巨人,有的像扭着腰的仙女,有的像戳破青天的宝剑,有的像漫空飞舞的银龙。。。。。。 8、春季的山是五彩的,小草染上了嫩绿的头发,映山红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大树披上了绿袍。夏季的山是翠绿的,树木长的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歌唱,溪水跳着欢快的舞蹈。秋季的山是金色的,瓜果都成熟了,树木穿上了金红的外衣,小草带上了金色的草帽。冬天的山是白色的,树木换上了白大衣,小草带上了白口罩,溪水睡着了。 9、爱山间飘渺的云,轻盈如纱;爱山谷蜿蜒的溪,叮咚如乐;爱山上茂盛的树,招展如画;爱山下青翠的田,阡陌如织。 10、山峰像英雄的脊梁,几千年的风雨冲刷依然坚韧顽强,山峰像诗人的眼眸,深情的凝望每一轮日出,山峰像老人的掌纹,一纵一横都饱含时代的沧桑。 11、黄山的山真高啊,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宵。黄山的水真柔啊,像母亲温暖的怀抱。黄山的水真甜啊,像干甜的乳汁。 12、长白山的雪真白啊,白的让你感觉不到其他的颜色,长白山的雪真厚啊,厚的可以覆盖住树苗,长白山的雪真大啊,仿佛那是天使撒下的鹅毛天上的云真白啊,白得像都做过九九百十一天的美容SPA。 13、我见识过怪石嶙峋的张家界,浏览过风景秀美的桂林山,但却从来没有看到过西安这一带的山。西安的华山真高啊,一座座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从山脚往山上看,根本就看不到头;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陡啊,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 7.描写泰山的诗句.四年级★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 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 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元·王珩《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晋·谢道韫《泰山吟》 ★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元·李简《登岳》 ★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元·李简《登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