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对味的诗句关于写美食的有很多比如: 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寄胡饼与杨万州》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南宋陆游《蔬食戏书》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过土山寨】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2、像有些事物许多事人也都称赞过。 食竹笋 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食松花 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唐朝女皇武则天十分喜欢松花,她常喜食一种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苏东坡也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食白菜 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2.形容味道的诗句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3.关于含味的诗句有哪些1. 《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 《上京即事》 元代:萨都剌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3.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宋代: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4. 《匏有苦叶》 先秦:佚名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5.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五代: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4.初一古代诗歌含味的诗这里有予的诗词解法 [1]「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宋·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袁枚《祭妹文》 [2]原指从我处取 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左传》僖公七年 [3]同本义予,推予也。 予之与夺也。 ──《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4]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 ──《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 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 [5]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 ──《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5.形容乡味的诗句形容“乡味”的诗句是 1.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年代: 宋 作者: 苏洵 2. 乡味珍彭越,时鲜贵鹧鸪。《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3.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送王昌龄之岭南》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4.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送王昌龄之岭南》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5. 莫笑海滨乡味,尊前会有知音。《朝中措·暖风帘幕卷春阴》年代: 宋 作者: 管鉴 6. 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7.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谁言风沙中,乡味入供具。《谢张泰伯惠黄雀鮓》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6.描写秋味的古诗词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