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惊蛰的诗句有哪些1、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游景仁东园》宋代:苏辙 译文:刚刚到了惊蛰时节,草木还没有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2、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水龙吟 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元代:吴存 译文:今年刚刚才到惊蛰时节,蛰虫伏处的洞穴才开,一声雷响呼唤着苍龙醒来。 3、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惊蛰日雷》元代:仇远 译文:天上半夜突然响起一声雷鸣,到了早晨虫子的洞穴已经打开,花芽也探出了头。 4、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秦楼月·浮云集》宋代:范成大 译文:云彩聚集在一起,时届惊蛰,雷声隐隐。刚惊蛰时,水鹁鸪叫声愤怒焦急,杨柳也随狂风舞动。 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译文: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2.惊蛰古诗,关于惊蛰的古诗有哪些一、《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二、《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3.关于惊蛰的古诗,并配上精美的图画以下为6首有关惊蛰的古诗: 1、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宋代: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2、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宋代:曹彦约)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 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3、惊蛰日雷(元代: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代: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4、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唐代: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5、次韵王正之惊蛰有感言归(宋代:史浩) 闻说天家起阿香,揽桃催杏脸无央。 夜蟾不解照仙李,朝雨何妨梦楚王。 知买扁舟成折柳,剩哦佳句作甘棠。 故园风物虽云好,何必归程遽许忙。 6、人日惊蛰前数日大雪寄孙奇父韩叔夏(宋代:胡寅) 腊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 稚春乃祁寒,号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气,碎訇动霆声。 初疑雨翻盆,旋觉霰洒甍。 暂止俄并集,中宵遽开明。 衾裯起棱角,屏幌同户楹。 淅淅纸窗战,铛铛铜漏惊。 鸡寒罢晓唱,雅冻犹晨鸣。 惊戒臧获起,吹嘘燎炉頳。 开关醉魂醒,倚杖诗思清。 便欲披鹤氅,岂思饮银铛。 空蒙势转盛,飞舞祥争呈。 月池方漫汗,潮山天峥嵘。 讵应柳皆絮,却讶梅始英。 荆璞羞处献,蓝田遣谁耕。 尘埃争受洗,粪壤叨蒙荣。 幸已陴巘崿,若为投涧坑。 分功雨露泽,绚彩冰霜精。 良足润麦麰,未能浃粱粳。 经旬苦料峭,三日观荧晶。 恍忆游汴洛,都忘在湘衡。 瑶林鄙王衍,冠玉怀陈平。 亦念袁邵公,长安门自撑。 更奇李侍中,淮蔡功先成。 渐喜云解驳,频瞻日舒晴。 昂然秀松出,倏尔危檐倾。 墙角仅委积,瓦沟好持盈。 朝暾破凝沍,淑气苏鳏茕。 断决冈陇色,斩余白蛇横。 泮流溪谷响,击碎珊瑚琤。 瓶去蚌珠餐,庭空狮子狞。 粉图记姿态,不屑供使令。 陡觉时序正,不令寒温争。 冰泥就涸涩,卉木纷勾萌。 蒨蒨弄池柳,煌煌然山樱。 了无半面妆,强学六出霙。 二老久不觌,千篇谅难评。 羔醪忍独酌,凤茗宜同烹。 或且放笔快,敢言当敌勍。 木桃得琼玖,耳属长谣赓。 4.描写惊蛰的句子1.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2.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3.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4.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5.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6.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7.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8.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9.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10.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11.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 12.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13.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14.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15.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16.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 5.关于惊蛰的古诗1、《闻雷》 白居易(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2、《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舒岳祥(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3、《骤雨》 陆文圭(宋)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4、《春晴泛舟》 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5、游景仁东园(节选) 苏辙(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6.关于惊蛰的诗词1、《春晴泛舟》(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2、《惊蛰》(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3、《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4、《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5、《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7.惊蛰 诗句惊蛰的诗句: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隐娘说:这首诗把惊蛰时的物候都说出来了,惊蛰来了,鸠鸟鸣叫着,天上响着雷声,翠绿的杨树迎风飘扬。重烟将花都染湿了,词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早年一度深受江西派的影响,现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语言涩滞、堆垛典故的现象,和一些似禅非禅、似儒非儒的议论。 8.桃夭 关于惊蛰的诗句1、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2、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3、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4、深虑惊蛰虫(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 5、早雷惊蛰户(南北朝·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 6、恰似春雷未惊蛰(明·唐寅·《清溪松阴图》) 7、何得龙蛇已惊蛰(宋·黄庭坚·《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8、春雷惊蛰余(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9、雷动风行惊蛰户(宋·陆游·《春晴泛舟》) 10、春雷惊蛰户(宋·陆游·《市饮》) 11、雨催惊蛰候(宋·陈棣·《春日杂兴五首》) 12、雷雨还惊蛰(宋·宋无·《蕃厘观感琼花》) 13、新春甫惊蛰(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14、新雷惊蛰龙(宋·张栻·《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 15、苍龙惊蛰背磨空(宋·杜德源·《安济桥》) 9.惊蛰诗意描述1.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3.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4.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5.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6.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7.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8.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