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离别的宋词有词牌名的

1.关于送别词,要有词牌名,作者,朝代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晕,这还嫌多- -

2.求离别词词牌名(急

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

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

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

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

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

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

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

3.求离别词词牌名(急

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

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

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

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

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

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

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

4.宋词的词牌名共有多少种

宋词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

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

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

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

5.有关送别的宋词

柳永雨零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旦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宴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金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宴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尽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6.宋词

柳永的凄凉送别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送陈章甫 1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2。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3 。 陈侯立身何坦荡4 ,虬须虎眉仍大颡5 。

腹中贮书一万卷6 ,不肯低头在草莽 7。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8。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9。

郑国游人未及家 10,洛阳行子空叹息 11。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

谢亭送别1 许浑 劳歌一曲解舟行2,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1,浩然离故关2。 高风汉阳渡3,初日郢门山4。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5。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6。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1,耻为游子颜2。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3。 所志在功名4,离别何足叹。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1。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2,江头潮已平。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1,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2。居人匹马映林嘶3,行人去棹依波转4。

画阁魂消5,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1,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4。楼高莫近危阑倚5。

平芜尽处是春山6,行人更在春山外。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1 王观 水是眼波横2,山是眉峰聚3。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4。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回答者: 慕容宛贞 - 试用期 一级 9-2 13:37查看用户评论(9)>>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Thanks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100% (1) 不好0% (0) 相关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送。

• 宋代的风俗人情有哪些? • 王维是宋代还是哪代的诗人 • 哪位帮忙排一下唐宋代诗词人安年代排名 • 唐诗中的送别诗有哪些? 更多关于宋代离别词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宋代 送别 其他回答 共 4 条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回答者: 万事通也 - 秀才 三级 8-30 11:33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回答者: bean_melon - 魔法师 四级 8-30 11:44兰陵王·柳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7.送别词,词牌名题目和作者

1,《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白话文释义: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2,《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宋代: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白话文释义:与姐妹们分手时,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别情。

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慰我心,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3,《踏莎行·候馆梅残》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白话文释义: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4,《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宋代:陆游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白话文释义: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一夜寒霜,使湖边的树林像染过一样。

请您不要说酒杯太深,这一次分别,又不知在何方才能相逢。时光飞逝,美好年华难以留住,镜里的年轻容颜,很快就老去了。

只有一句话要记住:“只有闲人才能当神仙。” 5,《江神子·恨别》宋代: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

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白话文释义:流离天涯,思绪无穷无已。

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

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

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8.送别词,有词牌名,朝代,词人,词

1.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