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古人读书喝茶的诗句

1.有关古代喝茶器具的古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是诗人元稹所创作。

作品原文

茶,

赵玄荒院士刻石拓片《一字至七字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作品注释

⑴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

⑵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⑶铫:煎茶器具。

⑷曲尘花:指茶汤上面的饽沫。

作品鉴赏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首先要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2.品茶的诗句

静坐 【林徽因】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茶的情诗 【张错】 1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倚赖我的无味。

2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 舒展你的容颜。 3 我们必须热,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4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功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5 无论你怎样浮沉 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的 (噢,轻轻的) 落下,攒聚 在我最深处。

6 那时候 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美的 一口茶。

3.历史上喜欢喝茶的诗人

饮茶与赏乐 摘要: 白居易 《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茶与诗词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品质上乘。

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

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

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

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

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

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

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

尤善于烹茶,因此结识了许多丈人学士和有名的诗僧,留下了不少?茶的诗篇。 到了宋代,文人学士烹泉煮茗,竞相吟?,出现了更多的茶诗茶歌,有的还采用了词这种当时新兴的文学形式,诗人苏轼有一首《西江月》词云:“尤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对双井茶叶和谷帘泉水作了尽情的赞美。

元代诗人的?茶诗也有不少。高名的一首著名的《采茶词》.描写了山家以茶为业,佳品先呈大守,其余产品与商人换衣食,终年劳动难得自己品尝的情景。

清高宗乾隆,曾数度下江南游山玩水,也曾到杭州的云栖、天竺等茶区,留下不少诗句。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我国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茶兴都不浅,在诗词交往中,也每多涉及茶事。1926年,**同志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就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

1941年,柳亚子先生还在一首诗中说:“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同志在品饮庐山云雾茶以后,赞扬此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茶的诗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不少。9世纪中叶,我国的茶叶传入日本不久,嵯峨天皇的弟弟和王就写了一首茶诗《散杯》。

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后,也出现了一些茶诗。后来,西欧诗人发表了不少茶诗,内容多是对茶叶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这种奇巧饮料的喜爱。

唐代,茶与诗人的关系最为密切,浙江新昌一带曾被誉为“唐诗 之路”,在那里只要元稹、白居易的新诗一写出,就有人转抄纸上,拿 到集市上去换新茶。以茶换诗,以诗得茶。

茶与诗“联姻”构成了中国 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景观。 茶给诗人清思助兴,诗人也给茶传神写照,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茶诗 ,内容涉及茶的采制、风俗、烹煮、斗茶、茶宴等。

这些茶诗也极大丰 富了中华的茶文化。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50多首茶诗,他在《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 山境会亭观宴》诗中写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声俱绕身,盘下 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此诗烩炙人口,广为传诵。

诗中“紫笋”即产自潮州的贡茶“顾渚紫笋 ”。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也有首宝塔诗《茶功》:“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 后追邀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中唐诗人卢仝的《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茶诗之一 ,诗中的“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与晋人张载的“芳茶冠 六清,溢味播九区”相呼应。卢仝还有首《。

4.关于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

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

5.古代有关于茶的诗词有哪些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出自:《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朗读: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出自:《品令·茶词》

唐代:黄庭坚 朗读: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3.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出自:《满庭芳·咏茶》

唐代:米芾 朗读: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一、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二、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三、

这是一首饶有情韵的咏茶词,上片咏宴集烹茶,细致优雅;下片引入情事,兼写捧茶之人。

上片前三句写群贤高会宴饮的情状,为下文咏茶作铺垫。“雅燕”,即雅宴,高雅的宴会。“飞觞”,举杯饮酒。觞,古代盛酒器,呈雀形,称羽觞,故谓举觞为飞觞。挥麈清淡,本魏晋名士风习,常执麈尾(拂尘),挥动以助谈兴。如《晋书。王衍传》谓衍“终日清谈,……每捉玉柄麈尾”。“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当指周熟仁。此三句既点出主人风姿之高雅,又点明宴集之盛大,群贤之脱俗,为写品茗助兴作好了辅垫。“密云”二句入题。“密云”,茶名,又名密云龙、密云团。“双凤”,茶名,即双凤团。“密云”、“双凤”皆珍贵的茶饼。“破”,谓擘开茶饼。“缕金团”等名茶皆为贡品,皇帝又每以分赐大臣,即所谓“赐茶”。“外”二句,写生炉子煮水。

6.关于“饮茶”的诗句有哪些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解释

第一句讲得是一个人很孤寂,独自一人坐在山上的小房子里等待月亮升起,自己的知心朋书友来了,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一杯清茶奉上。可以表现一个人品行高尚、寂寞、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二句讲的是,书上得到的书本知识始终还是抽象的,只有亲自去实践一番才能够真正的体会,比如说看一百遍字帖不如亲自临摹一回。

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解释

新茶,即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

3、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原句是即景(四首)其一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抛开背景来说,就是一个人看到的柳叶桃花,到酒和煮茶的事

4、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喜迎收获的甜蜜,享受生活的安逸。

7.白居易饮茶诗句

1、萧员外寄新蜀茶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四川多高山密林,雨水充沛,茶叶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此,四川多产名茶、好茶。

萧员外寄来蜀产新茶,白居易烹煎品尝,把持玩赏,十分高兴,特作此诗以表谢意。 2、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中。从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熟悉。

琴里知道只有渌水,茶中朋友是蒙山。穷通行为常相伴,难道我现在没有来往? 3、食后 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

菜剪三秋绿,飧炊百日黄。 胡麻山麨样,楚豆野麋方。

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 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

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 诗人描绘的是一个寻常午睡醒后饮茶而产生的感想,本来,这算不上专门写茶的诗,它更多的是阐明作者的一种闲适心态,但或许正是睡醒后的那两瓯茶,让作者产生了灵感,做出了这种极富人生哲理的感叹。

4、新居早春二首(之二): 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芽。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溜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 这首诗写作者于早春搬新居时,以茶待客的情形。

先写气候景物:春回人间、檐冰化尽、草芽初露、篁竹可移、浮尘敝日;次写以茶宴客:尚未完全迁入新居,邻居是谁还不知道,客人就来祝贺,只好留客一起品茶。迁居未毕,诸事未备,主人却有佳茗待客,足见茶在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亦足见以茶待客已成一时之尚。

5、曲生访宿 西斋寂已暮,叩门声樀樀。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馀声滴。不是爱闲人,肯来同此夕。

日暮斋寂,叩门声起,主人知道是熟人曲君来访夜宿,便亲自打扫床席,叫人烹茶、拾果、煮饭待客;客人来访,贫静似僧居的主人虽无他物但有茗茶,可见茶在中唐之用已十分普遍,饮茶待客亦成习俗。 6、《闲眠》 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斜卧暖床,终日太阳覆身,何等舒爽,真有“一觉闲眠百病销”的感觉。

因为贪睡,诗人饭量大减,一日只吃一餐;而茶却不可缺少,一天须喝两大碗。有茶喝,能闲眠,诗人心满意足,“更无所要到明朝”。

闲眠、饮茶皆有益于养生,白居易对此深有体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8.关于喝茶的诗有哪些

1、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出自宋代杜耒的《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释义: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

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2、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释义: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释义: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4、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释义: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

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

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5、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释义: 千古以来,兴亡更替就像繁华的春梦一样。

诗人用疲倦的眼睛远望着天边。孔子家族墓地中长满乔木,吴国的宫殿如今荒革萋萋,楚庙中。

乌鸦飞来飞去。几间茅屋里,藏着万卷书,我回到了老村生活。

山中有什么事?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6、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两碗茶》唐代: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释义: 吃饱了就睡一觉,睡醒了就喝茶;抬头看一看太阳的方向,才知道已经到了黄昏时间;快乐的人珍惜时间,不开心混日子的人觉得时间太长;那些无喜无怒的人,任凭这日子,长也好,短也好,一切与己无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