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里有玉门关吗

1.有关玉门关诗词

唐*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沙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阳关即玉门关]

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

唐*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唐*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

唐*胡曾 《咏史诗·玉门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唐*柳中庸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元*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清*杨昌浚 《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2.玉门关在唐朝人的诗歌里频繁出现,玉门关究竟在哪里

玉门关在唐朝人的诗歌里频繁出现,是一般唐朝人心中熟 悉但又不曾去过的神秘地方。

它代表着王化地区与荒蛮边塞的 分界,是朝廷政令顺利传达的西部极限。例如,王之涣有诗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是著名边塞诗人,他非常清楚,玉门关外就是荒蛮之 地,皇帝的德音、朝廷的关照一般是不会惠及那里的。

据《史记》记载,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从甘肃敦煌有两条道 路进人塔里木盆地,其中出玉门关一道,“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 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张守节注释《史记•大宛列传》时引《括地志》云:“玉门关在(龙勒)县西北一百十八里。”

然而,《史 记》记李广利远征大宛事,首伐失利后李广利回师敦煌,上书请 求罢兵,当时汉武帝“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人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这里又说玉门关在敦煌东面,是怎 么回事呢?让人迷惑的还在后面。

《后汉书•西域传》载:“自敦煌西出 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余里。”唐玄奘西游的时候也是先到敦煌再出玉门关。

而唐朝地理学家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则 记载玉门关在瓜州晋昌县以东二十里。 如果查阅甘肃地图,还发现与玉门关很有关系的玉门市竟在敦煌以东数百里之外。

这 究竟是史籍记述的失误,还是有着不同的玉门关呢?认真考查玉门关地理变化,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玉门关确 实经历了西移、东迁几次变化。在凿空西域之初,玉门关设置在 酒泉郡属下嘉峪山的石关峡。

这里最早设关,并戍守数千士兵和屯民,后来撤关设县,称玉门县,后来发展为今天的玉门市。 大概在李广利第二次远征大宛凯旋之前,汉朝为加强对西域控制,将玉门关向西推进,迁移到敦煌以西的龙勒县,这就是考古 学界发现的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即汉玉门关故址。

再后来,由 于中原王朝兴替和丝绸之路形势变化,玉门关又有多次东迁或 西移。在唐代亦即唐诗里面的玉门关,设在敦煌东北方向安西 郡属下,亦即今安西县双塔堡一带,与敦煌西侧的汉玉门关故址 也有数百里之遥。

3.玉门关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

自西汉张骞“凿空”,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

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

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

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 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玉门关与阳关同时设置。西汉时为玉门都尉治所。

王莽篡位后不久,丝路中断,此关封闭。但自东汉建武至延光一百余年中,丝绸之路又三通三绝。

东汉时,玉门关已改为玉门都尉所辖。 两晋南北朝以来战争频繁,又因中西方海上交通日益兴盛,丝绸之路呈现出衰颓迹象。

到隋唐之际,晋昌(安西县)到伊吾(哈密市)的大道畅通,又是捷径,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从此,旧玉门关就逐渐衰败了。

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终于沦为废墟。 昔日车水马龙、驼铃叮呼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再现,成了“春风不度”的荒漠寂野。

直到1907年,斯坦因在关城北面不远的一处废墟中挖掘到很多汉简,从简的内容才判定小方盘城为玉门关。1944年,我国考古学家夏鼐、阎文儒先生也在此地掘得汉简多枚,其中一简文字清晰,墨书“酒泉玉门都尉”字样。

还有许多史书也记载了玉门关的方位和大小。经考证后,均与小方盘城相吻合。

中国汉代长城西段重要关口。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

因昆仑山之玉石经此运往内地得名。古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71公里小方盘城(一说位于大方盘城)。

1982年在小方盘城西5公里马圈村发掘一处古关遗址,据考证为古玉门关的一部分。 汉武帝开辟河西后置关。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自酒泉筑亭障至玉门,遂为长城关隘。唐代(一说六朝),因自安西星星峡通伊吾(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附近)道路日益重要,将关址东移至合河戍(今甘肃安西双塔堡附近)。

宋以后关渐废圮。玉门关地当河西走廊西端,北依天山余脉,南邻阿尔金山麓,疏勒河自东而西流经关北,沿河两岸水草丰足,为天然通道。

元封三年,大将赵破奴率骑出玉门,破车师(古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西)。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太初三年,李广利两度伐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均出师玉门。

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窦固攻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俱经玉门关。 阳关 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 《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

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Ð隆H熬∫槐疲鞒鲅艄匚薰嗜恕碧拼笫È送跷恼馐捉茏鳎晌角Ч啪洌淝鞒أ阄ف鞔¡?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而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

在山南面,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 当地人称为“古董滩”。

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分布广泛,随手可捡。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除此之外,这里还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 古董滩面积约上万平方米,面积大、散布文物丰富。

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勘察古董滩四十道沙梁后,发现了大片版筑遗址。经挖掘、测量,这里的房屋基础排列清晰整齐,附近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还出土了大批遗物。

从遗迹及文物分布来看,在古代这里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地方。 此挖掘发现与《新唐书·地理志》及敦煌遗书《沙洲图经》等史料记载的汉代阳关位置相符合,考古学家根据史料考证,认为现在的古董滩就是古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

至于阳关何时何因被掩埋,至今还无从考证。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

4.带有玉门关的诗句

唐*王之涣 《凉州词》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阳关即玉门关]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唐*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唐*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唐*胡曾 《咏史诗·玉门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唐*柳中庸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元*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清*杨昌浚 《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5.诗词中有玉的句子

唐诗里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良人玉勒乘骢马,待女金盘脍鲤鱼”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宋词里 “斗鸭栏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6.春风又度玉门关诗词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王之涣这首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7.诗词里有地名

扬州,古又称广陵。自古是商业发达、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之地。“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长安,常作为首都、朝廷的代名词。“长安不见使人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一片月”“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阳关,常用于和朋友告别的诗词。“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玉门关,西北著名边关。“春风不度玉门关”、“总是玉关情”、“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长城,一般用在保家卫国的诗词。“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饮马长城窟, 水寒伤马骨。”“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塞上长城空自许”。..

桃花源,常用来代指人们理想中的和平生活之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不知此地居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桃源不便通人世,洞口长封流翠霞。”。.

蓬莱(三山):指代仙人居住或修仙的地方。“篷舟吹取三山去”“蓬山此去无多路”“嗟余时作蓬莱客,赋咏登临儒者职。”“光芒倒射鼋鼍宫,扶桑枝 蓬莱阙。”“蓬莱有仙山,飘渺云海间”、“蓬莱文章建安骨”。.

雁门关,著名边关,指征战、戍边。“雪雁门关,关河一望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

昆仑山:指神仙居住之地。“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昆仑县圃,其尻安在?”“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古人常登临抒怀,或摆酒送客于此。“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中吹玉笛”“此地空余黄鹤楼”。.

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古人常登临抒怀。“洞庭天下湖,岳阳天下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三万里河东入海”。..

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西湖,“西湖歌舞几时休”“欲把西湖比西子”。

秦淮河,“夜泊秦淮近酒家”。.

其它:乐游原、幽州台、滕王阁、龙城、楼兰、辽西、辽东、寒山寺、昭陵、曲江、灞桥、霸陵、洛水、鹳雀楼、蓝关、五岭、太行山、武陵、终南山、京口、瓜州、兰亭、雁荡山、铜雀台、赤壁、姑苏(苏州)、峨眉山、剑阁、渭水、华山、潼关。

8.关于玉门关的古诗

唐*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沙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阳关即玉门关]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

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

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

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

唐*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唐*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唐*胡曾 《咏史诗·玉门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唐*柳中庸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元*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

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

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清*杨昌浚 《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