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抚琴的诗句1、《夜筝》 唐代: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译文:明净的月色中,一双紫袖轻轻地在红弦上飞舞,女子信手弹着自己的心事。 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 2、《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3、《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2.关于抚琴的诗句【筝】 唐 白居易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夜筝】 唐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李端《听筝》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苏轼《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沈约《咏筝》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沈约《秦 筝 曲》 罗袖飘郦拂雕桐,促柱高涨散轻宫, 迎歌度舞遏归风。 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歌。 翩翩白鹭伴诗癯,船系青山暮, 一曲瑶筝写幽素。 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上风生。 李白《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3.描写抚琴的句子微微福身,婉婉落座。玉指轻扬,露出纤细白皙的玉指,抚上琴面,凝气深思,琴声徒然在殿上响起,琴声委婉却又刚毅,券券而来,又似高尚流水,汩汩韵味 琴声悠扬,如高山,如流水,潺潺铮铮,听者就像在欣赏大自然最美得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扯出水袖,乐曲缓缓奏起,身影流动,风吹仙袂,身子随着节奏舞动,当真是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 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乐曲缓缓激烈,旋转,甩袖,扭腰,下摆,动作一气呵成。乐曲缓缓放慢, 身姿也随着柔软起来,水袖翻飞,抽出五尺余长,弯腰跪地,头朝后仰去,腰肢180度弯起,乐曲结束 4.描写月的诗句·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5.关于抚琴的诗句【筝】唐 白居易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 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 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夜筝】唐 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李端《听筝》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苏轼《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沈约《秦 筝 曲》罗袖飘郦拂雕桐,促柱高涨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歌。 翩翩白鹭伴诗癯,船系青山暮,一曲瑶筝写幽素。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上风生。 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6.关于“描写月色下的荷花”的诗句钱氏池上芙蓉 明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 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 西风明月棹歌还。 夏日怀友 徐玑 流水阶除静, 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 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 谁吟杜若洲? 良宵恐无梦, 有梦即俱游。 南乡子 李(字:王旬)?? 乘彩舫, 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 争窈窕, 兢折团荷遮晚照 南柯子 十里青山远, 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 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 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 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 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 笑入鸳鸯浦。 波上暝烟低, 菱歌月下归 荷花 元·叶梅峤 未花叶自香, 既花香更别。 雨过吹细风, 独立池上月。 玉楼春 明·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 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 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 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 水碧天空清夜永。 浣溪沙 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永遇乐 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临江仙 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 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满庭芳 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 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 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洞仙歌 荷花 宋·刘光祖 晚风收署,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 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 且应记,临流凭栏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白莲 宋·王禹?? 昨夜三更后, 嫦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 捧出碧波心。 和文与可菡萏轩 宋·苏辙 开花浊水中, 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 清香为谁发?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 宋·苏轼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 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浦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 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莲 唐 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 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 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 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 无人问的中。 张静婉采莲曲 唐·温庭筠 兰膏坠发红玉春, 燕钗拖颈抛盘云。 城西杨柳向桥晚, 门前沟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 珂马??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 剪断鲛绡破春碧。 抱月飘烟一尺腰, 麝脐龙髓怜娇娆。 秋罗拂水碎光动, 露重花多香不销。 鸂?交交塘水满, 绿萍如粟莲茎短。 一夜西风送雨来, 粉痕零落愁红浅。 船头折藕丝暗牵, 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易缺, 十五十六清光圆。 7.关于xia的诗词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 8.描写“抚琴”的句子有哪些朝晖随着雾霭溢出山谷,一阵阵琴声随着乳白色的雾 山泉般在轻轻流淌、流淌,雾气裹着琴声,琴声漂白了雾气,这时节山谷里只有这琴声,只有这雾霭。 隐隐山坡的乳白色雾蔼里,一素衣女子若云若雾在轻轻地抚琴,雾气随着琴声飘渺,琴声裹随着雾气缭绕,犹如天籁飘散,轻轻飘飘散散……微微福身,婉婉落座。玉指轻扬,露出纤细白皙的玉指,抚上琴面,凝气深思,琴声徒然在殿上响起,琴声委婉却又刚毅,券券而来,又似高尚流水,汩汩韵味。 楚匠铙巧思,秦筝多好音。 如能惠一面,何啻值千金。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素手抚琴,梅落香肩,水榭云影依三弄。纤指弄箫,柳垂玉臂,山房月色揽一怀。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携琴而来。 或在桃林花海之中, 或在古松清风之下, 或在竹海青翠之处, 或在明月莲花之湖, 焚一炷香, 抚一曲琴, 清风明月作伴, 花木鱼鸟为邻。 拨弦抚琴,竹影歪斜送佳句 行文走墨,梅香暗送题妙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崖。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抚平心绪,凝神聚意,静静地拨动琴弦,或快或慢,或轻或重,不去想它究竟合不合节拍,也不去考虑每一次指法是否都合乎情理,任指尖在琴弦上跳动,感受着它的声响它的旋律,它时而跳动在竹林的顶端,时而轻拍着荷叶,时而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时而轻踏在水面。它轻轻地吻着婴儿的脸庞,它柔柔地摆弄着少女的裙边,它调皮地摸着智者的胡须。 轻轻地,轻轻地,它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快乐的玩耍,像个精灵。不能将琴曲演奏的如行云流水,也不能体会到细微指法变化带来的天籁之音,可我依然可以从琴曲中得到平和与宁静,可以感受到声音在指尖的变化。 当抚琴成为一种习惯。抚琴便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不需要去催促, 不需要去鼓励。 自己空闲了便坐到了琴桌前, 轻轻的抚摸着琴弦, 静静地弹, 常常忘了时间, 沉醉在琴曲中, 无法自拔。看到一张好琴, 就忍不住去试弹一下, 听着清幽之声透过琴体, 传入内心的时候, 想着能够拥有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但很多时候总是不能如愿, 总是会恋恋不舍, 像是丢失了什么。最高兴的莫过于, 遇到一位志向相投的琴友, 品茗解琴, 世间再多烦恼, 也在这淡茶幽琴中消逝, 虽非伯牙子期, 亦神通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