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瑞龄书法价格你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者别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还不出名,就不收购他的艺术品,甚至艺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购。 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购。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 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了书画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好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艺术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或者是诗词,字数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 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 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 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 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 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 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 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除了年代久远同时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另外现在市场上赝品、仿冒品很多,越是有名的书画,就越是假冒的多。 就像绿鸡蛋、傻子瓜子,好看白嫩的生姜,漂亮的豌豆······,吃的直到用的、穿的,走的等等,无一不是如此!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2.人民大会堂三楼的书法作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书法作品《岳阳楼记》 作者:张瑞龄 作者简介: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多次作为珍品赠送外国元首和政要。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明当政者的态度。 拓展资料 《岳阳楼记》原文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3.北京人文大学有哪些著名教授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人文大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高校先进工作者、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科研、教学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10多项奖 王佛松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人文大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一次、重大成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 兼任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太平洋地区高分子联合会主席等职 汪懋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人文大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学科组成员,全国农业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工程专家组成员,国际农业工程协会农村电气化与能源理事会副主席。专长于机械电力拖动与自动化,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机器视角与图像处理,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学术专著多部。 曾受国家教委选派赴曼谷亚洲理工学院(国际性研究生院)担任教授职务。 朱松春 教授北京人文大学专家委员会顾问。 毕业于重庆大学,1962年清华大学进修后调中央专委办工作,从事国防尖端事业。七十年代作为科技秘书协助**领导工作,后调军事科学院任研究员、总工程师。 曾任中国管理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应用技术学院、北京科教文研究院院长,华诚集团公司首席顾问等职。北京市公安局奥运安全与中国标准化研究中心专家,北京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长期参与数十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分析论证工作。 著有《科学决策全书》、《实用决策科学》、《军事运筹学》、《系统工程与领导》、《系统思维与现代组织管理》等20余部,论文200余篇。 邓荣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人文大学学科带头人。 **学术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经贸委企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学、科研成果丰富,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 柯惠新 理学博士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人文大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会委员会委员,全国市场研究会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 先后发表广播电视传播、社会调查与市场调查方面的论文20余篇,专著7部,获教学科研奖26项,其中省部级奖5项,国际奖1项。先后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北京市、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黄汉文 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人文大学学科带头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留校任教。 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课,获北京市“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自动绘图系统”科研项目,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参加“图纸自动输入及管理系统”科研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 张天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人文大学学科带头人。 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情报信息中心主任,长期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金融学院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个人撰写或参加编写的著作主要有《中国外贸港口》、《出口销售概论》、《英汉国际贸易辞典》、《世界经济年鉴》(1998)、《最新票据与结算实务》等,在《国际商报》、《国际贸易》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现兼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及培训部主任。 朱建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人文大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长期从事电工、电子技术、通信、监控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一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专利5项。 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机电分支主编、煤炭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暨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长、国家科委“煤炭综合机械化自动化”专业组组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科技委员会常务理事暨安全监控专业委员会主任。 黎光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人文大学学科带头人。 曾多年担任国家建设部、华北市政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实践经验丰富,主编或参加编写的论著与规程主要有《能源利用》、《燃气输配》、《煤气设计手册》、《煤气工程手册》、《简明室内建筑设备设计手册》、《燃气输配及应用工人读本》等,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门惠丰 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武术家北京人文大学学科带头人。 原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主任,曾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教学、训练。中国武术协会常委、学术委员。 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武术大赛工作,任总裁判长、仲裁主任等职务。出版武术专著10多本,任《中国武术段教程》、《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