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西域36国的诗句

1.描写西域的诗句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2.古代西域36国的国名

唐朝开国的西域形势 /photos/1.gif 上天是很眷顾大唐的,没有让唐朝重复汉与匈奴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在贞观四年(公元1104年),惊才绝艳的不世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突厥彻底消灭。

(这里被消灭的突厥是政权名而不是民族)于是在大约50年中(630 -682 年),东突厥汗国臣属于中国。和硕。

柴达木的突厥碑文上记道:“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弃其突厥名称(或官衔),承用唐官之唐名(或衔),遂服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

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

出力也。”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队作为先锋,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消灭突厥之后,唐朝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

此后唐朝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不 听话的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当时的安西四镇为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

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即是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中,这也算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成果之一吧。 显庆二年(657 年),唐军灭西突厥汗国,将整个西域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下。

唐朝在中亚碎叶川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蒙池都护府,皆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于是原臣服于西突厥的昭武九姓等中亚诸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的直接统 治已经伸延到帕米尔地区。

(昭武九姓国即是位于今阿姆河(Amudar'ya )及锡尔河(Syrdar'ya )流域,原隶属俄罗斯并位居中亚细亚以南的的地域中,最远至咸海(Aral Sea)、里海以东一带的康国(Samarqand )、安国(Boukhara)、石国(Chach )、史国(Kesh)、曹国(Khebud)、何国(Koshana )、米国(Maimargh)、燖(Khwaresm)、戍地(Betik )等九个国家。该九国因其祖辈世代居住甘肃祁连山昭武城,虽然分成九个国家,但仍以昭武为姓。

所以历史上统称昭武九国,也被称作粟特(al-Sughd)诸国。) 和汉朝仅仅是屯垦戍边不同,唐朝对西域是实实在在的开发和统治。

首先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军政管理机构,以都护府为最高行政机关,下辖军事和行政两大管理系统,官有定员,职有专任。二是着眼于综合开发,使各方面建 设相辅相成。

因地制宜,既推行屯田制,又在东疆地区引进内地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对招募的屯民则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推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使驻军很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双重职责。

三是尊重各民族的权益,不搞民族歧视。任命其本民族的首领管理其内部事物,各少数民族不必向中央政府缴赋税。

这些政策使得以安西四镇为中心的西域地区开始繁荣兴旺起来。下面是安西都护府的具体统治范围。

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有两次。 659 年,设立了217 个州县。

661 年,在兴都库什山以南的16国设立了8 个都督府;76个州;110 个县,126 个军府。这些单位均受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早期建制的主要地区:(前面为今地名) 塔什干:当时称为“石国”。658 年已经设立了大宛都督府。

费尔干纳:当时称为“宁远”。658 年设立循州都督府。

撒马尔罕:总称为“康”。631 年设立康居都督府。

米国:在撒马尔罕南部。658 年设立南谧州,任命刺史(唐朝的州长叫刺史)。

卡塔- 库尔干:当时称为“何国”。641 年设立贵霜州,任命刺史。

乌拉- 提尤加:在宁远西南四百里,当时称为东曹。唐高祖时已经归附。

沙赫里夏勃兹:当时成为“史国”,642 年设立劫法州,任命刺史。 布哈拉:古代成为“安国”,设立安息州,任命刺史。

661 年的区划设置主要在阿姆河中上游及今阿富汗境内。 经过这两次建制后,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的主要行政区划包括:鸟飞州都督府:主要在今瓦克汗走廊——就是阿东部与我国相连的那个长尾巴。

另管辖1 个州,州治所在今萨尔哈德。 至拔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斯坦的达尔瓦兹地区。

天马都督府:在塔吉克斯坦的卡非尼河盆地。下辖3 个州。

悦班州都督府:治所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迭脑。 高附州都督府:在今阿、塔边界一带。

下辖2 个州。汉朝时的高附指喀布尔,与唐朝的高附州都督府位置不同。

王庭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的西南角。 姑墨州都督府:治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苏尔汉河口。

月氏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昆都士。下辖25个州。

大汗都督府:下辖15个州。 旅獒州都督府:在今土库曼与阿富汗之间的安德胡伊一带。

奇沙州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西北的希巴干。 昆墟州都督府:在土库曼东南的木耳加河一带。

修鲜都督府:治所在今喀布尔。公元619 年已向唐表示归附。

管辖10个州。 写凤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巴米扬。

管辖5 个州。 条支都督府:在阿富汗南部,管辖9 个州。

李白有诗云。

3.描写西域的诗句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4.关于西域的诗句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从军行》之一 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之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之五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如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求几首描写西域的唐诗

1.《杂曲歌辞·踏歌词》唐 张说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遣怀·昔我游宋中》唐 杜甫(节选)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3.《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唐 王建(节选)

西域传中说,灵台属雍州。

有泉皆圣迹,有石皆佛头。

4.《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唐 刘禹锡(节选)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

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5.《杂曲歌辞·踏歌词》唐 张说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6.《塞下曲六首·其一》唐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7. 《关山月》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8.《西域寺》唐 义净

众美仍罗列,群英已古今。

也知生死分,那得不伤心。

供参考。

6.关于“西域”的诗句有哪些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出塞》)

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唐.马戴.《出塞》)

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8、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1、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12、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14、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王贺.《南国》)

7.关于西域的诗词

一、《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二、《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带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三、《凉州词》 (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译文: 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胡地三万里,即使是送与王明君马上作乐的琵琶声又哪能穿越。

身处异地欢乐也让人觉得悲凉,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坐在边塞看着今晚的月亮,心里想的是杀光边关的敌人。

四、《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五、《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经过了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战士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建功立业,誓不返回家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凉州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从军行七首。

8.汉朝西域36国的资料

汉朝西域三十六国今何在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建元类卯三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当时在现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国,经考证在如下地方:(一)乌孙----现新疆伊宁市及附近几县是乌孙当时一部分。

绝大部份,为沙皇俄国侵占。 (二)龟兹----现新疆库车、拜城一带。

(三)焉耆----现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 (四)于田----现新疆和田一带。

(五)若羌----现新疆若羌东南,罗布泊西北,离古阳关最近。 (六)楼兰----现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旁沙漠中。

后改国名,为鄯善。现存有楼兰遗迹。

(七)且末----现新疆且末县西南,现有周围二十里古城兀立,墙垣断续。唐玄奘取经,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现新疆且末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国家最小。 (九)戎卢----现新疆于田县南。

(十)弥----现新疆南疆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现新疆策勒县南。

(以上四个小国,全在现和田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湮没)。 (十二)皮山----现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附近,尚有汉皮山国城墟,当地人叫破城子。

(十三)西夜----现新疆皮山西南。 (十四)蒲犁----现新疆叶城东一带地方。

(十五)依耐----现新疆英吉沙东南东勒库尔依耐和蒲犁两国虽小,但是汉唐以来东西交通要道。唐玄奘从天竺(现印度)取经回国,取道于此。

(十六)莎车----现南疆莎车县,后被于田吞并。 (十七)疏勒----现新疆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

(十八)尉头----现新疆南疆乌什、巴楚地。 (十九)温宿----现新疆阿克苏和温宿一带。

(二十)尉犁----现新疆库尔勒、尉犁地方。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现新疆南疆拜城一带。

(二十二)卑陆----现新疆阜康县以北 (二十三)乌贪訾----现新疆离现玛纳斯北和昌吉附近。 (二十四)卑陆后国--现新疆阜康县东。

(二十五)单桓----现新疆玛纳斯东北。 (二十六)蒲类----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现新疆乌苏县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现新疆昌吉县以西。 (三十)劫国----现新疆呼图壁东北。

(三十一)狐胡----现新疆吐鲁番以北。 (三十二)山国----现新疆南疆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交河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方。

(三十五)师车尉都国现新疆吐鲁番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现新疆奇台周围。

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属于西域的国家,现都不在我国新疆境内了。

9.描写西域的唐诗

一、著名的描写西域的唐诗有: ①使至塞上(王维 )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④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⑤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⑥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⑦陇西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二、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三、边塞诗主要内容: ①边塞风光。 ②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③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④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四、著名诗人: 骆宾王、王昌龄, 岑参 ,李贺、杨炯、陈子昂、杜审言。

10.描写西域风光的诗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