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江西宜春的诗句

1.关于宜春名胜古迹古诗和对联

为您奉上一则介绍,请参考: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

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所说的宝剑精气,藏于今丰城荣塘。"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所说的高士徐稚,家于今丰城市白土。

科举时代有"袁州进士半江西"之说,江西第一个文科状元唐代人卢肇曾苦读于袁州城东一沙洲上,后人名之"状元洲"。第二个状元唐代人易重,亦出自袁州。

宋代状元姚勉,宜丰人。明代探花吴山,高安人

清代榜眼郑秉恬,上高人。

2.关于“宜春”的诗句有哪些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3.关于宜春名胜古迹古诗和对联

为您奉上一则介绍,请参考: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所说的宝剑精气,藏于今丰城荣塘。"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所说的高士徐稚,家于今丰城市白土。科举时代有"袁州进士半江西"之说,江西第一个文科状元唐代人卢肇曾苦读于袁州城东一沙洲上,后人名之"状元洲"。第二个状元唐代人易重,亦出自袁州。宋代状元姚勉,宜丰人。明代探花吴山,高安人。清代榜眼郑秉恬,上高人。

4.赞美宜春的作文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是唐代诗人韩愈任宜春刺史时写下的诗句。

素有“四时咸宜 宜春,明月山,其气如春”之称的江西宜春,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也是“国家园林城市”。 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

位于宜春城南的明月山海拔1763米,因山上“有石夜光如月”而得名,宜春提出要打造“月亮之都”也是因此山之故。竹海、飞瀑、松涛、奇峰让这座名山“步步拾锦绣,一里不同天”。

、 从2007年开始,江西宜春每年举办月亮文化节,通过组织中秋拜月、月亮歌会、火龙追月、荷灯漂放等活动,打造“月亮情旅”这一品牌。依托“二泉映月”、“荷塘月色”、“月照松林”、“竹林月影”等景点,重点建设月亮湖度假村、月亮湾文化广场,使“月亮之都”成为宜春在中国城市群中的独特标识。

2008年的月亮文化节,宜春市共准备了16项活动内容,分别是:同唱月之歌、共谱和谐曲——开幕式暨社区广场月亮歌会;农月相趣——天工开物园开园游;中秋食品大展销;一本好书、一生财富——中国宜春图书精品展销会;巧手夺天工、匠心映明月——“中行奥运银行杯”宜春女红作品大奖赛; 莫以宜春远——宜春精品旅游项目推介会;旅游风光摄影作品展;名人书明月——月亮文化名家书法展;月是故乡明——宜春在外人士省亲恳谈会;近水楼台先得月——精品楼盘展销会;相约宜春——全市工业园重大项目推介会;红红火火闹中秋——中秋拜月、火龙追月;情暖秋月——金婚庆典;天涯共此时——华东地区台协会长联谊会;人月共欢——全国农耕健身大赛;万载之夜`火树银花不夜天——国际音乐烟花邀请赛。 在今年9月,江西宜春又将举办第三届月亮文化节。

5.与宜春有关的名胜古迹的诗句和对联

宜春是一个文明古城,有关的介绍以及对联解释如下:

1、介绍

宜春有着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486处历史文化遗址和54处名胜。袁州谯楼,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樟树吴城商代遗址,改写了中国史学界“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靖安东周古墓,被誉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墓坑形制最特殊,二是出土的金饰物--金龙神徽体量最大,最精美,比四川成都的太阳神鸟还更大、三项“首次发现”(“一坑多棺”葬俗、纺织品文物、保存相对完好的人体遗骸等三项属于国内重要发现),填补了我国考古学的众多空白。宜丰天宝古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拥有保存完好的2.5公里护城河、1.5公里的古城墙遗址和江西最早的职业学校;高安畲山贾家古村,是江西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村;丰城厚板塘村,其古建筑体现了江西土建筑的最高水平。

2、对联

袁家谯楼高;

宜春百姓幸。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