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词牌解析

1.请详解一下宋词的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编辑本段]词牌的来源

词牌的分类: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2.经典宋词解释并赏析

李之仪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末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挚着恋情,倾口而出。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乐府民歌风味。

3.请详解一下宋词的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编辑本段]词牌的来源 词牌的分类: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4.宋词赏析,关于词牌名曲牌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

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

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

5.求两首同词牌名的宋词的赏析与比较

晏殊《浣溪沙》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上阕: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阕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作者回忆旧时与同僚一边饮美酒、一边填新词供伶人演唱的游乐生活。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触发他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在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蕴: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使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于此处安巢的旧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的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首词,作者在回忆旧时的美好生活,可是,夕阳西下,光阴似箭,那昔日的情景何时能再现?落花坠地,更引发词人年华流逝的无可奈何之感;似曾相识的燕子去年飞走今年尚且还会归来,而过去的岁月却一去不返了。 想到这里,词人不禁独自在园中充满花香的小路上徘徊。

思想与动作构成双重叠合,在徘徊沉思中遥应上片的回忆,造成循环往复的态势,使读者更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续钩。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 “漠漠轻寒上小楼”起调很轻,恍如风送清歌,悠然而来,让人不知不觉中入境。

漠漠者,弥漫、轻淡也。李白《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诗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皆其意。

轻寒者,薄寒也,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无边的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小楼,这是通过居住楼中的人物感受写出来的,故词虽未正面写人,而人宛然兹。

时届暮春,冷从何来呢?“晓阴无赖似穷秋。”原来是一大早起来就阴霾不开,所以天气冷得象秋天一般。

穷秋者,九月也。南朝鲍照《白歌》云:“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人韩偓《惜春》诗亦云:“节过清明却似秋。”词境似之。

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诅咒之曰“无赖”。无赖者,令人讨厌、无可奈何之憎语也。

南朝徐陵《乌栖曲》云:“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以无赖喻节序,亦见于杜甫诗,如《绝句漫兴九首》之一云:“无赖春色到江亭。”

此词云景色“无赖”,正是人物心情无聊之反映。“小楼”,“晓阴”,时间地点写景和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交代得清清楚楚。

接下来“淡烟流水画屏幽”一句,则专写室内之景。词人枯坐小楼,畏寒不出,举目四顾,唯见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

6.求两首同词牌名的宋词的赏析与比较

晏殊《浣溪沙》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上阕: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阕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作者回忆旧时与同僚一边饮美酒、一边填新词供伶人演唱的游乐生活。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触发他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在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蕴: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使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于此处安巢的旧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的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首词,作者在回忆旧时的美好生活,可是,夕阳西下,光阴似箭,那昔日的情景何时能再现?落花坠地,更引发词人年华流逝的无可奈何之感;似曾相识的燕子去年飞走今年尚且还会归来,而过去的岁月却一去不返了。 想到这里,词人不禁独自在园中充满花香的小路上徘徊。

思想与动作构成双重叠合,在徘徊沉思中遥应上片的回忆,造成循环往复的态势,使读者更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续钩。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 “漠漠轻寒上小楼”起调很轻,恍如风送清歌,悠然而来,让人不知不觉中入境。

漠漠者,弥漫、轻淡也。李白《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诗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皆其意。

轻寒者,薄寒也,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无边的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小楼,这是通过居住楼中的人物感受写出来的,故词虽未正面写人,而人宛然兹。

时届暮春,冷从何来呢?“晓阴无赖似穷秋。”原来是一大早起来就阴霾不开,所以天气冷得象秋天一般。

穷秋者,九月也。南朝鲍照《白歌》云:“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人韩偓《惜春》诗亦云:“节过清明却似秋。”词境似之。

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诅咒之曰“无赖”。无赖者,令人讨厌、无可奈何之憎语也。

南朝徐陵《乌栖曲》云:“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以无赖喻节序,亦见于杜甫诗,如《绝句漫兴九首》之一云:“无赖春色到江亭。”

此词云景色“无赖”,正是人物心情无聊之反映。“小楼”,“晓阴”,时间地点写景和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交代得清清楚楚。

接下来“淡烟流水画屏幽”一句,则专写室内之景。词人枯坐小楼,畏寒不出,举目四顾,唯见画屏上一幅《淡。

7.求宋词的词牌

【踏莎行·春暮】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贺圣朝·留别】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御街行·离怀】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锦缠道·春游】宋祈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 【离亭燕·怀古】张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 【诉衷情·眉意】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伤。●○△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阮郎归·踏青】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清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 【南歌子·闺情】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 【临江仙·妓席】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私倚处,⊙○○●●遥见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畔,⊙○○●●犹有堕钗横。

⊙●●○△ 【西江月·佳人】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叶仄韵)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叶平韵)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

⊙●⊙○⊙▲(叶仄韵)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纵目, ○○●▲ 正故国晚秋, ●●●⊙○ 天气初肃。 ⊙⊙○▲ 千里澄江似练, ⊙●○○⊙● 翠峰如簇。

●○○▲ 征帆去棹残阳里, ⊙○⊙●○○● 背西风, ●○○ 酒旗斜矗。 ⊙○○▲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画图难足。

●○○▲ 念往昔豪华竞逐, ●⊙●○○●▲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 ⊙⊙○▲ 千古凭高对此, ⊙●○○⊙● 漫嗟荣辱。

●○○▲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 衰草凝绿。 ⊙⊙○▲ 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 【天仙子·送春】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 午醉醒来愁未醒。 ⊙●⊙○○●▲ 送春春去几时回, ⊙○⊙●●○○ 临晚镜, ○⊙▲ 伤流景, ○⊙▲ 往事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暝, ⊙●⊙○○●▲ 云破月来花弄影。 ⊙●⊙○○●▲ 重重帘幕密遮灯, ⊙○⊙●●○○ 风不定, ○⊙▲ 人初静, ○⊙▲ 明日落红应满径。

⊙●⊙○○●▲ 【昼夜乐·忆别】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 ⊙○⊙●○○▲ 便只合、●⊙⊙ 长相聚。 ⊙○▲ 何期小会幽欢, ○○●●○○ 变作别离情绪。

●●⊙○⊙▲ 况值阑珊春色暮, ⊙●○○○●▲ 对满目、●⊙⊙ 乱花狂絮。 ●○○▲ 直恐好风光, ⊙●●○○ 尽随伊归去。

●○○○▲ 一场寂寞凭谁诉, ⊙○⊙●○○▲ 算前言、●⊙⊙ 总轻负。 ⊙○▲ 早知恁地难拼, ⊙○●●○○ 悔不当初留住。

⊙●○○⊙▲ 其奈风流端正外, ⊙●○○○●● 更别有、●⊙⊙ 系人心处。 ●○○▲ 一日不思量, ⊙●●○○ 也攒眉千度。

●○○○▲ 【雨淋铃·秋别】柳永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 ○○●●○● 方留恋处, ○○●● 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 千里烟波, ○●○○ 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 千种风流, ○●○○ 更与何人说。

●●○○▲ 【卜算子·别意】苏轼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

8.经典词牌格律详解及填词要求、技巧

"白香词谱",里面包含100首名家词、100种常用词调、100种词的格律。

“常用词调格律辞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选取“钦定词谱”里常见词调,不过我用过后觉得不太适合初学者,某些词谱里有部份明显的格律错误,当然懂格律就什么大碍,还是挺适合随身携带的。 你说填词的技巧,其实也没什么技巧,无非就是多填,多学。

虽说词不想格律诗需要那么严谨的格律知识,但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先有格律基础,才去填做。背词谱是不错的掌握方法,视你个人精力吧,当然在你熟悉格律及多写作的基础上,也能够逐渐熟悉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