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战争烽火的诗句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杜甫) 意思: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2、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唐·杨炯) 意思: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3、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唐·王昌龄) 意思: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二、关于战争题材的诗句古诗《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扩展资料《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三、与战争有关的诗句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四、求描写战乱,尸横遍野的诗句沙场行[乐府诗] 君不见, 沙场残阳红似血, 白骨千里露荒野. 遥望何处为战场? 乱云衰草带斜阳. 黄沙散漫风萧索, 孤村无人空战火. 腥风折草战壕塌, 月冷黄昏血染沙. 野云落日黑云低, 秋风瑟瑟老鸦泣. 战场髑髅缠草根, 荒村夜冷风叩门. 宁为太平犬, 莫做乱离人! 秋雨呜咽似鬼哭, 天阴雨湿阴风扑. 战火已熄鬼火绿, 狂沙乱走来复去. 战马哀嘶, 荆棘参差[cen'ci], 血袍污尘变做缁[zi]. 征雁悲鸣, 暗夜如屏, 卧尸未寒血半凝. 冤魂怨魄无名留, 古来白骨谁人收? 年年征战背故乡, 家中妻小空相望. 秋月已圆人未全, 夜雨如泪泣涟涟. ◆原创◆[想了整整一晚,最终决定用乐府诗的形式写出来, 希望你能喜欢,悬赏分:100 耶,不要白不要,白要谁不要?!] 五、求关于战争的诗句,要金戈铁马类型的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南朝梁??横吹曲辞《木兰诗》 4,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唐??胡皓《大漠行》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6,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唐??杜甫《兵车行》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