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宇宙”的句子有哪些浩瀚的宇宙,往往给予人们神秘的色彩,一望无际的尽头,是否还有人们期待的第二个地球呢?宇宙的秘密,还要我们继续挖掘。 人的成长是一段锥心的疼痛。自己是自己的朋友,自己是自己的敌人。 一个人拥有一整个宇宙的快乐,一个人守着一整片星空的孤单。如此无趣的夜。 窗外,灯火灿烂如花,轿车穿梭似箭!伫立窗前,远眺无边的黑暗深处,黑暗的深处是什么?也临窗独立多少 如此无聊的人? 茫茫宇宙,浩如大海; 小小环宇,不过弹丸! 我们只不过是生存在微尘之中,在微不足道的所在里生老病死。 我们很渺小,在苍茫浩淼中微不足道。 偌大的宇宙里闪烁着无数星点,明明灭灭,像是永远都吹不灭。浩瀚星河里或许藏匿着一个自我,周身的璀璨让我有些眩晕。 不过还好,我也在发光。明天,明天起来后我要重新做人,我要成为宇宙的孩子,世纪的孩子。 挥霍我自己的青春,然后放弃爱情的王位,去做铁石心肠的船长。人要生活得大气,吸天地之气,迎宇宙之风,用生命写一个大写的人。 把海涛当作生命的主旋律,从中奏响最激动自己的强音;把太阳当作生命的指路灯,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光亮。宁可相信宇宙同人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潮起潮落。 每当看到彗星溢彩、极光烶明、彩虹横跨、黑子爆炸,每当看到嫦娥舒袖、扶桑婆娑、彩云追月、海市蜃楼。冥思苦想的思想家不笑,因为他们整天和宇宙万物打交道,埋头在一片宁静之中;嫉妒者不笑,因为他们苍白,病态,往往自食其果,他们终究要被别人幸福的大山所压倒;强盗和罪犯也不笑。 时光啊,请告诉我,你从宇宙的哪一个漩流中,迅速的开始你最初的旅行?你又在人心的哪一道皱折中,雍容的结束你神圣的使命?在你无不可及的世界里,你可否告诉我,这不停的膨胀着的宇宙。宇宙会膨胀,然后缩回原形,然后再次膨胀,周而复始。 但你不知道当地球再次膨胀的时候,现在发生的事又会重演。你这次犯的错误,下一次经历的时候依然重复。 你犯过的每一个错误,将会一次又一次出现。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有错马上就要改,因为一次,将会是你的永远。宇宙你是万事万物的起源,也是万事万物的归宿。 时光之河从你的头脑里流出,地球象一粒光滑的卵石,在你的柔波里浮动,象一个跃动的音符,随着你优美的音乐,汇入渺远的虚空。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是如此短暂,假如能像烟花一样,虽然瞬间即逝,却把最美的姿态留给记忆,即使最后落入尘埃也要在空中尽情绽放,这样或许不枉走一回吧。 太阳的光和热与昼夜交替,月亮的柔和与相位变化,满天星斗的旋转循回,寒暑变换的周而复始,流星的出没,日月食的奇迹,彗星的来临,天有无边际……宇宙,一个美丽婀娜的空间,带着她那神秘的面纱。 2.求关于赞美宇宙的诗或散文敬畏自然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 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 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 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自然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 3.科学的最终目的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试图找到“描述宇宙万物的完整统一理论”的人,不仅是搞科学的人。 这几乎是所有人类知识精英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所使用的方法不同。所以这不能说是仅仅是科学的目的。 可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曾出现的文明轴心在认识自然和人类自己时,都必须经过的“本体论”阶段。 第二,科学之所以能够“保证我们从证据中可以得到正确的理论而不使我们得到一个错误的理论”的关键在于科学研究的方式。 在理论上,科学只承认两种研究方式。一个是理论的推导。 一个是实验室方法。所谓理论推导是指研究者可以使用现在已有的数学、物理等公理和公式推导出或证明出一个结论,如果推导或证明了则为真,否则为假。 所谓实验室方法是指,任何一种现象,如果可以用实验的方法,由任何一个人操作,都可以反复的毫无差错的重复出现,则为真,否则为假。这就是科学的保证。 我想对这个问题展开一点说,牛顿在晚年曾经试图用数学的研究方式证明上帝的存在,为此他花费了晚年全部的精力,但没有成功。 尽管他是个科学家,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大家仍然认为牛顿对上帝的认识是宗教信仰而不是科学。 因此以科学的角度上看问题,一个理论被科学认定为真,是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方面的检验。在这里,权威、权力和信仰都不能左右这个认定过程。 如果不允许科学去检验,那实际就意味着那个理论不是科学的,人们也就不会把它当作科学。 4.求关于赞美宇宙的诗或散文敬畏自然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 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 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 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自然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