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之高,月出小"全文及作者《山之高》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霜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此诗出自宋代·松阳女子张玉娘《兰雪集》 白话译文: 高高的山,显得悄然升起的月亮都小了,初升的明月虽然显得小却是多么皎洁,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一日见不到他,我的心啊十分孤独寂寞。在山的南面采苦草,我是如此忧愁,要怎么忍受这种思念之情啊? 你的心就像金石一样坚定,我的节操就像冰雪一样纯洁。我们本是准备永结百年之好,却忽然变成了一朝分别。男女的情爱与欢会在心里翻腾,千里的相思共同拥有一轮明月。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兰雪集》是宋代松阳女子张玉娘撰写的一部诗别集。南宋张若琼,乳名玉娘。松阳人。聪慧过人,精通文词。后结识沈佺,互订终身。沈佺赴临安应试,高中榜眼,却同时一病身亡。噩耗传至松阳,玉娘悲痛万分,三日不饮不食,离开人世。玉娘所爱之红嘴白翎鹦鹉也终日啼号,不粘水米而死。 时人将沈佺、玉娘合葬,鹦鹉也陪葬冢旁。后人称玉娘墓为“鹦鹉墓”。张玉娘的著作编为《兰雪集》。玉娘明慧知书,少许字沈佺。既而父母有违言,玉娘不从。适佺属疾,玉娘折简贻佺,以死自誓。佺卒,玉娘遂以忧死。 叶子奇《草木子》深以其通问为非。至嘉靖中,邑人王诏得其遗诗於《道藏》中,乃为作传以表其事,而引无盐、孟光为比。要其失礼之咎自不可掩,而其志则可哀已。诗格浅弱,不出闺阁之态。卷首题张献集录,盖玉娘之族孙也。 作者简介: 张玉娘(约1253—1294),宋末词人。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松阳(今属浙江)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喜书,好文墨。人将她比作汉代曹大家(班昭),她与表兄沈佺相爱,父母初时同意后又反悔,玉娘坚决不同意另嫁。 沈佺出游京师竟病逝,玉娘悲痛欲绝,过了几年,父母逼她再嫁,绝食而死,死后与沈佺合葬一处。遗作有《兰雪集》。 2.山之高,月出小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执冰雪洁。凝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来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宋 张玉娘 《山之高》 3.山高自由的歌词【血浓于水】 词曲:付林 演唱:童孔 电视剧《儿女情长》片尾曲 为我吃苦 为我受累 却看不到你的眼泪 为我所作 为我所为 我却没有认真地去体会 为我伤悲 为我皱眉 却听不到你的怨悔 为我心碎 为我憔悴 我想报答 请给我个机会 山高水远 路转峰回 日朗月明 秋去春归 儿女情长 父母恩深 爱重如山 血浓于水 山高水远 路转峰回 日朗月明 秋去春归 儿女情长 父母恩深 爱重如山 血浓于水 山高水远 路转峰回 日朗月明 秋去春归 儿女情长 父母恩深 爱重如山 血浓于水 山高水远 路转峰回 日朗月明 秋去春归 儿女情长 父母恩深 爱重如山 血浓于水 山高水远 路转峰回 日朗月明 秋去春归 儿女情长 父母恩深 爱重如山 血浓于水 山高水远 路转峰回 日朗月明 秋去春归 儿女情长 父母恩深 爱重如山。 4.以前在央视上听过一首古风歌曲,有很多的明星在一起连唱的,歌词写龙文 作词:小虫/权芳 作曲:小虫 演唱:李谷一 谭晶 小柯 小虫 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 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 一画蝶成双 一撇鹊桥上 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 洒下床前明月光 上下千年一梦长 古今如一龙凤凰 黑眼黑发真善良 宫商角徵羽 琴棋书画唱 孔雀东南飞 织女会牛郎 深爱这土地 丝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黄 子孙血一样 读懂千年金钩银画样 习惯故乡白米面或汤 一杯清茶道汉唐 妙笔丹青画平安 宫商角徵羽 琴棋书画唱 孔雀东南飞 织女会牛郎 深爱这土地 丝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黄 子孙血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