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平江的句子这条平江古街,我在苏州七天,竟然游了三次,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车行船橹的悠闲怡然,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苏州评弹的浅语软唱,都体验尽兴了。 再游平江前,一夜的蚊子,将我折腾至凌晨五点才睡,七点又准时起床,真担心自己今天体力不支。不过一天下来,发现行走在如诗的江南里,却是没有一点倦意,真是江南好,瞌睡都可少啊。 早上陪客人吃早餐,说起我昨天的人力三轮及平江古街,客人一听,饶有兴致,说自己虽是苏州人,却还没坐过那平江上的手摇船呢。于是,草餐后,效仿我的昨日之旅,叫了两辆人力三轮,朝平江古街出发。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不但河流形态、街道建制与原先基本相仿,而且还分明的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 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港、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平江双桥 清晨的阳光斜斜的照在流水翠柳上,一路走过昨日的风景,我们直奔手摇船的小码头而来。150元一艘手摇船,三个人坐上去,宽敞舒适。船夫一边摇船,一边讲解平江的历史、发展、以及那些和爱情有关的事,又给我们唱了几曲当地小调,甚至还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博客,真是不可貌相啊!只是说唱到中途,他明确告诉我们,上岸时,希望给点辛劳费的哦! 船在水上,人在画中,小桥流水,倒映着斑驳旧影,垂柳依依,掩映着白墙黑瓦。悠悠水乡,多少沧桑,古朴幽静,船橹摇荡。我们在船上看古街的风景,游人在古街倚栏看我们,不时有外国游客SAY HELLO,举起相机,对准我们美丽的船摇手。 下船之后,我们继续步行平江路。看到很多地方在小规模施工建房,却听说必须是“修旧如旧”的要求。沿街不少老宅实已作酒吧、会所,只是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可以窥出些端倪。不时可见外国游客步行路上,或是乘坐人力车,观赏着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又有许多美术学生,寻一处古树脚下,对着小桥流水,静心描绘。更有多对新人,身着古装旗袍,在这里拍摄结婚照,演一回江南才子遇佳人,将这美丽的情节,定格为人生记忆的永久画面。也有一两家古琴馆,默默的临平江之水,幽静的处平江古街,却不闻琴声,只有沿路走过的小店里,播放着苏州评弹的曲子,在依依的柳枝里,在悠悠的流水上,飘摇出古老的江南风情,传唱着才子佳人的动人故事。 2.赞美“平江”的句子有哪些1、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2、平江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3、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不但河流形态、街道建制与原先基本相仿,而且还分明的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 4、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 5、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6、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 7、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港、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8、清晨的阳光斜斜的照在流水翠柳上,一路走过昨日的风景,我们直奔手摇船的小码头而来。150元一艘手摇船,三个人坐上去,宽敞舒适。 9、我从小在平江路旁的一条水巷里长大,平江路不知走了多少回,几乎可以说对平江路的每幢房屋、每座桥梁都很熟悉。但是近年来这条路迁走原住民,引入商家,天天人流如织。 10、在许多游人的眼里,那些发在网上、纸质出版物上的照片和电视镜头的平江路,竟然是这样的美,流连忘返者有之,赞叹不绝者有之,与其说是穿越了时空的沧桑,还不如说是发现了苏州城市中原先不过一条普通街巷的美。 11、一滴海水可知大海,从一条平江路的风韵和历史积淀,体现的是苏州古城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国江南城市的美学价值。 12、从居民来就,平江路确实只是苏州城里的一条普通街巷。因为苏州的大宅高第,并不在平江路上。 13、平江路是南北向,房子只能造成东西向,而苏州大户人家的房子基本都是南北向,所以平江路上少有大户人家,基本上是一两进的房子,而没有庭院深深的大宅院。因此平江路给人的感觉更加平民化一些,就像苏州一个穿着花布衣洗得有点褪色的小家碧玉式姑娘。 14、更平民化,是真实的苏州市井。因此在平江路支巷柳枝巷口,在维修时将屋子顶一只角做成了翘角,就给人不太协调的感觉,因为,翘起一只屋角,这不是平常住的民居房子。 15、平江路两边的巷子里,大户人家比邻而居,其中更是有许多显赫人家。许多游人喜欢往这些巷子里探幽,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关于平江的诗歌《送客》(白居易) 城上云雾开,沙头风浪定。 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净。 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 袅袅秋竹梢,巴蝉声似磬。 《江上雨寄崔碣》(杜牧)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 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 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晚次湖口有怀》(刘长卿)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 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4.赞美“平江”的句子有哪些1、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 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2、平江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3、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不但河流形态、街道建制与原先基本相仿,而且还分明的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 4、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 5、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6、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 7、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港、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8、清晨的阳光斜斜的照在流水翠柳上,一路走过昨日的风景,我们直奔手摇船的小码头而来。150元一艘手摇船,三个人坐上去,宽敞舒适。 9、我从小在平江路旁的一条水巷里长大,平江路不知走了多少回,几乎可以说对平江路的每幢房屋、每座桥梁都很熟悉。但是近年来这条路迁走原住民,引入商家,天天人流如织。 10、在许多游人的眼里,那些发在网上、纸质出版物上的照片和电视镜头的平江路,竟然是这样的美,流连忘返者有之,赞叹不绝者有之,与其说是穿越了时空的沧桑,还不如说是发现了苏州城市中原先不过一条普通街巷的美。 11、一滴海水可知大海,从一条平江路的风韵和历史积淀,体现的是苏州古城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国江南城市的美学价值。 12、从居民来就,平江路确实只是苏州城里的一条普通街巷。因为苏州的大宅高第,并不在平江路上。 13、平江路是南北向,房子只能造成东西向,而苏州大户人家的房子基本都是南北向,所以平江路上少有大户人家,基本上是一两进的房子,而没有庭院深深的大宅院。因此平江路给人的感觉更加平民化一些,就像苏州一个穿着花布衣洗得有点褪色的小家碧玉式姑娘。 14、更平民化,是真实的苏州市井。因此在平江路支巷柳枝巷口,在维修时将屋子顶一只角做成了翘角,就给人不太协调的感觉,因为,翘起一只屋角,这不是平常住的民居房子。 15、平江路两边的巷子里,大户人家比邻而居,其中更是有许多显赫人家。许多游人喜欢往这些巷子里探幽,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赞美平江人的成语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结构】偏正式。【用法】含褒义。 一般作谓语、状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孜;不能写作“改”。【近义词】废寝忘食、不辞劳苦、摩顶放踵、发愤忘食、笃行不倦【反义词】游手好闲、饱食终日【例句】他三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学习成绩当然要比别人好得多了。 6.赞美芦花的诗句1.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宋代.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译文: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2.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五代.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译文: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3.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宋代:戴复古《江村晚眺》 译文: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4.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唐代.李贺《官街鼓》 译文:任由您翠黑的头发变作芦花般模样,只有鼓声与终南山一起厮守京城,日久天长。 5.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宋代.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译文: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故友,零落的芦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 6.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译文: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 7.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唐代.张志和《渔父》 译文:八九月芦花满天飞,南溪老人垂钓回来。 8.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宋代.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 译文: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 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 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 9.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宋代.郭震《宿渔家》 译文: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 10.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宋代.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译文:只有那些南方飞来的无数大雁,和明月一起住在芦花洲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