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珩有关的诗词1、白珩无颜色 唐 元稹 《杂曲歌辞·出门行》 2、振珩璜、神格至诚 宋 无名氏 《导引·清都未晓》 3、才非楚白珩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4、珩佩流响 南北朝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二》 5、翚珩焕采 隋 佚名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6、锵我珩璜 隋 佚名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 7、翚珩焕采 隋 佚名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8、锵我珩璜 隋 佚名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 9、珩璜之贵 宋 真宗 《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 10、佩珩有声 宋 真宗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二、含有珩字的古诗珩,佩上玉也.——《说文》楚之白珩犹在乎?——《国语·楚语下》.注:“珩,佩上之横者.” 有玱葱珩.——《诗·小雅·采芑》常见的是作为名字的出现,其来意是出自于研究玉佩上部的横玉,用于壁环之上. 现在珩玉可谓比较少了,所以也是比较珍贵的一种同样,大部分带“王”字旁的在古代均指为玉珩háng另见héng珩磨hángmó〖hone〗用磨石从圆柱表面上去除少量材料以达到所要求的光洁度或非常精确的尺寸公差在一些圆柱体上钻孔,然后把它们珩磨达到镜面光洁度珩héng【名】古代一组玉佩上端的佩件名〖topgemofthependantsfromagirdle〗珩,佩上玉也.——《说文》楚之白珩犹在乎?——《国语·楚语下》.注:“珩,佩上之横者.” 有玱葱珩.——《诗·小雅·采芑》补充: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 三、带珩字的古诗词《济源春》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太行横偃脊,百里芳崔巍。济滨花异颜,枋口云如裁。 新画彩色湿,上界光影来。深红缕草木,浅碧珩溯洄。 千家门前饮,一道传禊杯。玉鳞吞金钩,仙璇琉璃开。 朴童茂言语,善俗无惊猜。狂吹寝恒宴,晓清梦先回。 治生鲜惰夫,积学多深材。再游讵癫戆,一洗惊尘埃。 《赠汪泰轩》 年代: 宋 作者: 马廷鸾 万言朝凤阙,一笑落渔舟。 把我葱珩解,众公款段游。 东来迎羽服,西去义羊裘。 挥手谢汉使,蒲轮公所羞。 四、与珩有关的诗词1、白珩无颜色唐 元稹 《杂曲歌辞·出门行》2、振珩璜、神格至诚宋 无名氏 《导引·清都未晓》3、才非楚白珩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4、珩佩流响南北朝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二》5、翚珩焕采隋 佚名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6、锵我珩璜隋 佚名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7、翚珩焕采隋 佚名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8、锵我珩璜隋 佚名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9、珩璜之贵宋 真宗 《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10、佩珩有声宋 真宗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五、高珩的诗有哪些高珩诗 高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又高少宰、高司寇之称。山东淄川月庄人,崇祯十六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历任内翰林秘书检讨,国子监祭酒,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侍郎。他是第一个为《聊斋志异》作序的人,高度评价了蒲松龄的创作主旨与文学造诣,一生尤爱俚曲,著有俚曲集《醒梦戏曲》,唐太师梦赉并为其作了《醒梦戏曲题辞》。蒲松龄俚曲《琴瑟乐》完成后,高珩又为其写了跋语,应该说他是第一个研究俚曲的人。高珩的诗,体近唐元稹﹑白居易二人诗体,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栖云阁集》,《栖云阁诗集》、《拾遗》、《劝善》等,《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在清明到来之际,今从《栖云阁诗集、拾遗》中选摘几首关于清明、寒食诗,以飨读者。 都门寒食三首 一 蓟草青连泷水滨,就中难著宦游身。听莺柳浪徒评画,走马兰台不当春。 几日禁烟饧粥旧,昨宵微雨杏胎新。年年未识东风面,总为秾华解误人。 二 翻嫌寒食到匆匆,老去情怀渐不同。春事顿抛乡梦外,雨声全在客心中。 相争燕蹙东西水,欲放梅商冷煖风。最是冲泥朝凤阙,禁钟才断火城红。 三 万年天地尚多情,作使间人乐事生。青眼柳窥桃菜女,红楼人梦卖花声。 燕争社日骄春雨,角起霞天报晚晴。为促君归多酿酒,好随箫鼓过清明。 清明送客 红蜡烟轻出禁城,天涯也复有清明。佳晨作客风情借,晴日还乡意气生。 果下金丸年少去,水边珠衱丽人行。读书镫火无劳乞,且喜前村酒旆迎。 清明 才过花朝重细数,此日良辰一百五。人世皆夸寒食节,天工莫作清明雨。 秋千处处聚钗环,歌舞村村闻社鼓。火空介子灶边烟,酒遍刘伶坟上土。 纸钱已作蛱蝶飞,柳絮还为鸲鹆舞。归来痛饮洗杯觞,明日东郊更邀侣。 清明寒 清明寒若此,似不惜莺花。佳节春三月,老人天一涯。 清明柳 渭水桥东客舍前,鹅黄金碧断肠天。千条烟缕微茫裹,不到清明尚禁烟。 清明 浮生夏乐转和生,除却神仙尽有情。痛苦棠梨归去晚,还将歌舞过清明。 寒食 寒食空闺午梦慵,薰炉留火傍帘栊,断肠春色梨花老,斜挂秋千细雨中。 寒食 百岁年光插柳中,佳节清明四海同。一百五日寒食节,二十四番花信风。 赐火喧传五侯第,禁烟冷落连昌宫。棠梨树底纸钱白,杏花村边酒旆红。 岁序自新人自老,东风西日无终穷。 寒食杂咏六首 一 一树红妆映浅塘,东风才过便闻香。好花亦乞延年否,小院庭阴又夕阳。 二 煌煌汉殿方传腊,漠漠绵田正禁烟,憔悴繁华悲喜地,参差愁煞暮春天。 三 青山东望对层楼,近郭变环一小流。城上风高难久立,桃红梨白镇回头。 四 桃红柳叶尽多情,勾引携樽出郭行。明日酒醒如梦杳。回头昨日是清明。 五 义和来往木无情,便作蜉蝣了不惊。屈指悬弧才几日,已过七十七清明。 六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清明过窑头水曲(渠)杏花未开 杏花寒食燕呢喃,临水行人勒马衔。记得年年经此地,纷纷红雪点春衫。 清明 镜裹容华雪满头,阳春何事满皇州。杏花微雨秋千索,燕子轻风歌管楼。 客梦迷知思远道,老怀冷似坐深秋。蒲团一片鸿蒙海,铁作虚舟自在游。 清明 荒原初霁有啼鸦,出郭风吹帽影斜。新火几家调杏酪,旧醅何处就桃花。 麦虽过雪仍无恙,燕正衔泥巳有家。门巷不须重捶柳,柳荫芳草遍天涯。 六、高珩的诗有哪些高珩诗高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又高少宰、高司寇之称。 山东淄川月庄人,崇祯十六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历任内翰林秘书检讨,国子监祭酒,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侍郎。 他是第一个为《聊斋志异》作序的人,高度评价了蒲松龄的创作主旨与文学造诣,一生尤爱俚曲,著有俚曲集《醒梦戏曲》,唐太师梦赉并为其作了《醒梦戏曲题辞》。蒲松龄俚曲《琴瑟乐》完成后,高珩又为其写了跋语,应该说他是第一个研究俚曲的人。 高珩的诗,体近唐元稹﹑白居易二人诗体,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栖云阁集》,《栖云阁诗集》、《拾遗》、《劝善》等,《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在清明到来之际,今从《栖云阁诗集、拾遗》中选摘几首关于清明、寒食诗,以飨读者。 都门寒食三首一蓟草青连泷水滨,就中难著宦游身。听莺柳浪徒评画,走马兰台不当春。 几日禁烟饧粥旧,昨宵微雨杏胎新。年年未识东风面,总为秾华解误人。 二翻嫌寒食到匆匆,老去情怀渐不同。春事顿抛乡梦外,雨声全在客心中。 相争燕蹙东西水,欲放梅商冷煖风。最是冲泥朝凤阙,禁钟才断火城红。 三万年天地尚多情,作使间人乐事生。青眼柳窥桃菜女,红楼人梦卖花声。 燕争社日骄春雨,角起霞天报晚晴。为促君归多酿酒,好随箫鼓过清明。 清明送客 红蜡烟轻出禁城,天涯也复有清明。佳晨作客风情借,晴日还乡意气生。 果下金丸年少去,水边珠衱丽人行。读书镫火无劳乞,且喜前村酒旆迎。 清明才过花朝重细数,此日良辰一百五。人世皆夸寒食节,天工莫作清明雨。 秋千处处聚钗环,歌舞村村闻社鼓。火空介子灶边烟,酒遍刘伶坟上土。 纸钱已作蛱蝶飞,柳絮还为鸲鹆舞。归来痛饮洗杯觞,明日东郊更邀侣。 清明寒清明寒若此,似不惜莺花。佳节春三月,老人天一涯。 清明柳渭水桥东客舍前,鹅黄金碧断肠天。千条烟缕微茫裹,不到清明尚禁烟。 清明浮生夏乐转和生,除却神仙尽有情。痛苦棠梨归去晚,还将歌舞过清明。 寒食寒食空闺午梦慵,薰炉留火傍帘栊,断肠春色梨花老,斜挂秋千细雨中。寒食百岁年光插柳中,佳节清明四海同。 一百五日寒食节,二十四番花信风。赐火喧传五侯第,禁烟冷落连昌宫。 棠梨树底纸钱白,杏花村边酒旆红。岁序自新人自老,东风西日无终穷。 寒食杂咏六首一一树红妆映浅塘,东风才过便闻香。好花亦乞延年否,小院庭阴又夕阳。 二煌煌汉殿方传腊,漠漠绵田正禁烟,憔悴繁华悲喜地,参差愁煞暮春天。三青山东望对层楼,近郭变环一小流。 城上风高难久立,桃红梨白镇回头。四桃红柳叶尽多情,勾引携樽出郭行。 明日酒醒如梦杳。回头昨日是清明。 五义和来往木无情,便作蜉蝣了不惊。屈指悬弧才几日,已过七十七清明。 六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清明过窑头水曲(渠)杏花未开杏花寒食燕呢喃,临水行人勒马衔。记得年年经此地,纷纷红雪点春衫。 清明镜裹容华雪满头,阳春何事满皇州。杏花微雨秋千索,燕子轻风歌管楼。 客梦迷知思远道,老怀冷似坐深秋。蒲团一片鸿蒙海,铁作虚舟自在游。 清明荒原初霁有啼鸦,出郭风吹帽影斜。新火几家调杏酪,旧醅何处就桃花。 麦虽过雪仍无恙,燕正衔泥巳有家。门巷不须重捶柳,柳荫芳草遍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