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沧浪亭的诗句1、《和韩倅沧浪亭韵》 宋·袁说友 平生公赏最岩居,肯作痴儿失故吾。正尔不堪尘满面,为君何惜酒随车。 2、《初晴游沧浪亭》 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3、《沧浪亭有感二首》 宋·钱时 归老园林事已休,无端淮水作鸿沟。堂堂百战平戎手,肯向沧浪把钓钩。 4、《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 近代·王国维 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栏干,曲曲垂杨树。展尽鹅黄千万缕,月中并作濛。 5、《题苏子美沧浪亭》 宋·陈泷 整履上飞虹,风高退酒容。叶黄翻乱蝶,树老臣苍龙。古径秋霜滑,空山。 6、《为章道祖颇及葛藤·沧浪亭》 宋·葛立方 沧浪亭下水连溪,影倒虚檐凤翅齐。白小牵风动晨镜,碧圆着雨响秋鼙。 7、《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宋·韩维 闻君买宅洞庭傍,白水千畦插稻身。生事已能支伏腊,岁华全得属文章。 8、《沧浪亭》 宋·胡珵 昔闻沧浪亭,未濯沧浪水。先贤眇遗迹,壮观一何侈。飞桥跨木末,巨浸。 9、《沧浪亭》 唐·胡宿 窜逐本无罪,羁穷向此忘。野烟含怅望,落日满沧浪。乱草荒来绿,幽兰。 10、《观沧浪亭石感而有作》 宋·刘敬 苏君在朝人不知,苏君既没人悲人。流风遗书见称道,高文大句争提撕。 11、《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宋·梅尧臣 闻买沧浪水,遂作沧浪人。置亭沧浪上,日与沧浪亲。宜曰沧浪叟,老向。 12、《沧浪亭》 宋·欧阳修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13、《沧浪亭》 宋·蒲寿宬 晓色桃蒸霞,春阴柳垂雾。为问桥下船,沿流到何处。 14、《沧浪亭》 宋·沈东 草蔓花枝与世新,登临空复想清尘。只今唯有亭前水,曾识春风载酒人。 15、《游沧浪亭诗》 宋·曾几 丘壑园林得我惊,兹游便足了馀生。飞来嶓冢横空翠,流出沧浪彻底清。 16、《和叔粲沧浪亭》 宋·郑侠 高亭殖殖水冷冷,笑指鸥凫坐晚汀。远不闻声千橹去,矫如争秀数峰青。 17、《沧浪亭作》 明·徐繗 窈窕沧波寺,玲珑水上扉。绿窗云竹净,朱户露花晞。鱼逸晴偏跃,鸥闲。 二、欧阳修是否写过一篇关于沧浪亭的诗《沧浪亭》 诗人:欧阳修 朝代:宋代 体裁 无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土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 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是的! 记得采纳啊 三、欧阳修是否写过一篇关于沧浪亭的诗《沧浪亭》 诗人:欧阳修 朝代:宋代 体裁 无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土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 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是的!记得采纳啊。 四、古典园林:沧浪亭沧浪亭 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 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 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 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 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越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 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 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江图(苏州城市图)。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 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各类竹20余种。 “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同“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 五百名贤只是取其整数而言。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传赞四句,从中可知这些古贤的概况,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约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 名贤中的绝大部分是吴人,也有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名贤像多数临自古册,也有的来自名贤后裔,具有文献价值。 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 此外还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映衬。沧浪亭著名的建筑还有观鱼处等。 另有石刻34处,计700多方。 在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 五代吴越国时期为王公贵族别墅。北宋苏舜钦购作私园,1045年在水边建沧浪亭,作《沧浪亭记》,园名大著。 后几度易主。元明时期园废,改作佛庵。 清康熙时重建,始有今日规模。现园内面积约16亩,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此园的特点是水面在园区以外,园内以土石山为中心,建筑环山布置,漏窗式样和图案丰富多彩,古朴自然。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江南园林。 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代表着宋朝的艺术风格。 古朴简洁,景色自然。 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沧浪亭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 南宋绍兴初年,沧浪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得,改名“韩园”。清康熙年间,巡抚宋荦重建沧浪亭,并将明朝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三字作为匾额。 一九六三年沧浪亭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浪亭面积约16.5亩,是苏州古典大型园林之一,具有宋代造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 北宋庆历甲申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被贬,在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原五代孙承佑之废园,在水旁建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曰“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后欧阳修应邀写长诗《沧浪亭》。自此,沧浪亭名留千古,如今沧浪亭有一。 五、关于泰山的名诗句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t 水急松声哀 北眺?制?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