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蝉的诗句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早蝉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 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白居易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 答梦得闻蝉见寄 白居易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 风蝉 赵嘏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 听蝉 赵嘏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争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含凤蝉 卢照邻 高情临爽月.急响送秋风. 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 闻蝉 杜牧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 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 赋得弱柳鸣秋蝉 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 晚夏闻蝉寄广文(一作郎士元诗) 李端 昨日莺啭声,今朝蝉忽鸣.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因垂数行泪,书报十年兄. -------------------------------------------------------------------------------- 咏蝉 李百药 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张九龄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骆宾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 始闻夏蝉 韦应物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还忆郊园日,得向涧中闻. --------------------------------------------------------------------------------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岑参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这些应该差不多吧……。 2.有关于蝉的诗句蝉声响亮而高远,古往今来,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们写下了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 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搅人虑。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风飘流曼响,多含断绝声。 ……”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 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隋 卢思道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2)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正如 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听蝉》)。 唐 司空曙“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新蝉》);唐 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唐 孟浩然:“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寄远上人》),唐 元稹:“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送卢诗》)。 唐 雍裕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五代楚 刘昭禹:“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唐 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唐 姚合:“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闻蝉寄贾岛》);宋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雨霖铃》);宋 刘克庄“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3)古人误却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应该提到的当然是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之“三绝”: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三首诗都是唐代借咏蝉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异,各臻其妙。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对此之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小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4)与咏燕诗不同,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之污浊者。代表之作当属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的《蝉》诗 。 陆龟蒙:“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罗隐:“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在陆之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而罗之笔下,蝉则是趋炎附势之徒。两诗借蝉言志,旨在讽刺批判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昏暗。 (5)其余如:唐人雍陶的“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蝉》)、清人朱受新的“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 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咏蝉》),也。 3.关于知了的诗词樊晃 【句】 巧裁蝉鬓畏风吹,尽作蛾眉恐人妒。 陆畅 【句】 蝉噪入云树,风开无主花。(《崔谏议林亭》) 耿湋 【句】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见《海录碎事》)。 李世民 【赋得弱柳鸣秋蝉】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杨凌 【送客往睦州】 水阔尽南天,孤舟去渺然。惊秋路傍客,日暮数声蝉。 司空曙 【别张赞】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 司空曙 【杂言】 伏馀西景移,风雨洒轻絺。燕拂青芜地,蝉鸣红叶枝。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柳溪】 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莫将条系缆,著处有蝉号。 徐凝 【避暑二首】 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陆畅 【闻早蝉】 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陆畅 【别刘端公】 连骑出都门,秋蝉噪高柳。落日辞故人,自醉不关酒。 李绅 【和晋公三首】 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著文。 张祜 【夕次竟陵】 南风吹五两,日暮竟陵城。肠断巴江月,夜蝉何处声。 杜牧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喻凫 【惊秋】 莺啭才间关,蝉鸣旋萧屑。如何两鬓毛,不作千枝雪。 司空图 【乱后三首】 流芳能几日,惆怅又闻蝉。行在多新贵,幽栖独长年。 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陈陶 【续古二十九首】 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鱼龙不解语,海曲空蝉娟。 陈陶 【续古二十九首】 秦家卷衣贵,本是倡家子。金殿一承恩,貂蝉满乡里。 无名氏 【灵响词】 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 无名氏 【灵响词】 存念长在心,展转无停音。可怜清爽夜,静听秋蝉吟。 陆龟蒙 【句】 但说漱流并枕石,不辞蝉腹与龟肠。(以下见《侯鲭录》) 志定 【句】 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见张为《主客图》) 刘昭禹 【句】 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秋日登楼》,见《吟窗杂录》) 齐己 【杂曲歌辞·杨柳枝】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4.写蝉的古诗有哪些描写蝉的诗句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 司空曙《新蝉》)。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 白居易《早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唐 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 “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宋 杨万里《听蝉》) “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宋 刘克庄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唐 雍陶《蝉》。 5.关于知了的诗词有哪些1、《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西江月》(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入若耶溪》(唐)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4、《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5、《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6.蝉的古诗原文1、原文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译文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3、注释 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藉:凭借。 4、作者简介 虞世南(约558~638),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代表作有《出塞》、《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等。 7.关于蝉的古诗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送狄宗亨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社日关路作 白居易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 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 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沧浪静吟 苏舜钦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不满缸。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