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罗门的诗歌

1.罗门写的诗有哪些

罗门的诗

简介:罗门,本名韩仁存,一九二八年生于海南省,一九四二年进空运幼校,一九四八年入空军飞行官校;来台后,一九五二年因踢足球腿伤而离开军队,进入民航局工作。一九五四,二十七岁的罗门于《现代诗》诗刊发表处女作〈加力布露斯〉,一举成名。

〈流浪人〉

被海的辽阔整得好累的一条船在港

他用灯栓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

那是他随身带的一条动物

除了它娜娜近得比什么都远

把酒喝成故乡的月色

空酒瓶望成一座荒岛

他带着随身带的那条动物

朝自己的鞋声走去

一颗星也在很远很远里

带着天空在走

明天当第一扇百叶窗

将太阳拉成一把梯子

他不知往上走还是往下走

简介:罗门,本名韩仁存,一九二八年生于海南省,一九四二年进空运幼校,一九四八年入空军飞行官校;来台后,一九五二年因踢足球腿伤而离开军队,进入民航局工作。一九五四,二十七岁的罗门于《现代诗》诗刊发表处女作〈加力布露斯〉,一举成名。

〈麦坚利堡〉

超过伟大的

是人类对伟大已感到茫然

战争坐在此哭谁

它的笑声曾使七万个灵魂陷落在

比睡眠还深的地带

太阳已冷星月已冷太平洋的浪被炮

火煮开也都冷了

史密斯威廉斯烟花节光荣伸不

出手来接你们回家

你们的名字运回故乡比入冬的海水

还冷

在死已的喧噪里你们的无救上

帝的手呢

……

……

史密斯威廉斯当落日烧红满野

芒果林于昏暮

神都将离去星也落尽

你们是那里也不去了

太平洋阴森的海底是没有门的

附注:「麦坚利堡」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城郊,乡阔如茵的绿草地上,矗立着刻上死者姓名、出生地的七万个白色大理石十字架,美国以此纪念二次大战时太平洋地区的阵亡美军将士。

〈都市.摩登女郎〉

她走在街上

整座城跟着她扭动

没有不被扭开的

所有的

眼睛为她开

服饰店为她开

花店为她开

套房为她开

酒为她开

支票为她开

她只开开口

她口不开

都市这条主题歌

谁来唱呢

〈礼拜堂内外〉

礼拜日

人们爱挤进礼拜堂去量到天堂的路

而迷你裙短得只要一两步路便到了

迷你裙短得像一朵火花

一闪整条街便烧了起来

行人发呆成风中的树

而打对街过来的柯神父

谁知道祂双目提着两桶水

还是两桶汽油

〈小提琴的四根弦〉

童年时,你的眼睛似蔚蓝的天空,

长大后,你的眼睛如一座花园,

到了中年,你的眼睛似海洋多风浪,

晚年来时,你的眼睛成了忧愁的家,

沉寂如深夜落幕后的

2.罗门的含义

我只知道罗门是个作家 罗门,1928-,原名韩仁存,男,1928年生于海南文昌。

空军飞行官校肄业,美国民航中心毕业,考试院举办民航高级技术员考试及格,曾任民航局高级技术员,民航业务发展研究员。从事诗创作四十年,曾任蓝星诗社社长、中国文协诗创作班主任、国家文艺奖评审委员、先后曾赴菲律宾、香港、中国大陆、泰国与美国等地以中文发表有关诗的专题讲演,一九九五年同蓉子参加「爱荷华大学写作计划(IWP)」。

曾获蓝星诗奖、文复会「鼓吹中兴」文化荣誉奖、教育部「诗教奖」、中国时报推荐诗奖、中山文艺奖「麦坚利堡」诗获菲总统金牌。名列英文版「世界名诗人辞典」及中文版「大美百科全书」。

3.普希金,汪国真的诗歌各一首,我就要两首

普希金诗《我爱你》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我曾默默无语、毫无指望的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外国人的诗即使写得再好,翻译过来就不美了,普希金写得最美的是诗体长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叙事长诗)《欧根-奥涅金》戈宝全译本。

提到汪国真的诗,我很悲愤和很无奈,严格的说汪国真写的不是诗,甚或可以说他根本就不会写诗,他写的东西东一鎯头、西一棒槌,使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说些什么,只能骗骗不懂诗的无知的少男少女,可惜由于教育问题现在懂诗的人实在太少了,你读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吗?那才是诗。我国近百年来现代诗写得较好的人有: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王佐良 穆旦 屠岸 周梦蝶 余光中 洛夫 贺敬之 周伦佑 王小妮 海子 安琪 辛笛 闻捷 陈敬容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羊令野 方思 罗门 昌耀 林泠 郑懋予 任洪渊 杨沫 叶维康 食指 江河 北岛 芒克 席慕容……

附:汪国真的《致友人》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 我们要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汪国真的诗就是脑残人在说废话)

4.罗门 窗 内容是什么意思 表达什么感情

罗门《窗》这首诗写于1972年,由这个年代很容易就联想到那个压抑的背景。而诗人取题为《窗》,在题目上就感觉到诗人想要一个能连通内外的窗口,争脱束缚,向往更广阔的自由。

“猛力一推”,是要推开自己面前的窗,是它阻隔了或迎面的风或扑面的雨或是“我”一直想要呼吸的想要融入的外面的空气。

诗人这里用了“猛力”这个词,我在想为什么不是“轻轻”地推?现在生活当中,当你走到窗前开窗一般都是用很平常的力气,当发现用这点力开不了时才会“猛力”一些。所以我想,这里诗人一定是早就意识到面前的这扇窗因长年不开窗框都生了锈,开起来并非易事。当然,我还想到另一种情况,“猛力”也可以体现推窗的人非常迫切的心情,或者说非常强烈的要把窗推开的欲望,这个时候,推的动作就不可能是从容的,轻轻的。这样想来,这个窗对两个世界的阻隔力是很强大的,而窗内的人似乎被监禁地太久,那么久以来积蓄的渴望终于要付诸于行动的时候,这个“猛力”就是很自然的表现了。

当个体生命被折磨在一个笼子里,“猛力一推/双手如流/总是千山万水/总是回不来的眼睛”就是突破压抑后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暂且不定义这个世界)感受到的舒畅与流动。我看到有评论文章说“窗外的世界是自然世界,这个窗隔开的是现实世界与自然世界,而作者着重强调了后者的精神价值。诗所表现的是身体突破压抑后在自然中的欢畅和精神的愉悦。诗人倡导的就是回归自然。”这当然是一种精辟的解读,而且文中所提到的“这首诗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这样的观点想法是我粗浅的思想所不及的。但对于见仁见智的诗,我还是要说一下个人的理解。“双手如流”,我不是很明白“流”是什么,按照语法上讲,“流”在这应该是一个名词,也就是说“双手”像某种流动着的东西,有一个流动着的方向,终于要流向窗外的某个地方。双手的流动也可以想象成颤动,体现心情的激动。“总是千山万水/总是回不来的眼睛”。我在体会“总是”这个词,很微妙。终于冲破牢笼到了本体我所在之外的世界,新奇地要去探寻想要发现一些东西能满足或者说弥补我苦苦等待渴望那么久,然而,除了“千山万水”就是“回不来的眼睛”,除了“回不来的眼睛”就是“千山万水”,“总是”这两样,似乎有种失望失落感在里面。

“遥望里/你被望成千翼之鸟/弃天空而去/你已不在翅膀上”。这里有个问题,“你”是谁?在“我”的遥望里,“你”是我遥望到的任何一个生命体吗?我个人理解是“你”是在我的遥望里的在窗外的那个世界里的另一个“我”,也就是将我个体的有限生命延展到无限的空间当中去。“你”是被“望”成一只千翼之鸟,说明本来不是,是望着望着望出来的。设想一下,诗人把视野放得很宽很广,望着远方,突然就望出了千翼之鸟,很自然这是一种艺术性地臆想。鸟离开了天空,意味着不再飞翔,而原因是“已不在翅膀上”,感觉是翅膀在原地,而这只鸟主动地离开了翅膀。诗人特别说是“千翼”之鸟,有那么多的翅膀竟然一下子和翅膀脱离了,还真是彻底。不要翅膀了,那也只能杵在某一个地方。“聆听里/你被听成千孔之笛/音道深如望向往昔的凝目”。同样,这里也是用艺术的感觉来展现真实。音道如目,是通感。凝视的目光静止在那,只是一个望向往昔的姿态而已。没有了翅膀的鸟和凝视的目光,都不是灵动的,这似乎和诗人猛力推开窗,要进入另一个世界,要在另一个世界获得自由,要自由地活动有矛盾。

最后一句“猛力一推/竟被反锁在走不出去的透明里”,消除了上面的矛盾。还是被现实“反锁”住了,无法自由地灵动,无法进入千山万水的自然。“透明”在这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或者说阻力,它使窗内的人能看到窗外的世界,造成窗外包围着窗内,所以我也身处于窗外的世界里的感觉,不去在意是否隔着“透明”。“透明”把窗里的人蒙蔽了。这也就是作者对现代生命现象的压抑的深切忧患,因为很多并不自知。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