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牛汗的诗歌

1.牛汉写的诗歌

1、牛汉写的诗歌如下:

长诗:《鄂尔多斯的草原》(1942年)

诗集:《彩色生活》(1951)、《祖国》、《在祖国面前》、《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温泉》(1984)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爱与歌》(1954)、《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我的第一本书》(被选为语文人教版八下课文) 、《华南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下课文)、《中国当代文学百家——牛汉诗歌精选》、《半棵树》、《空旷在远方》、《汗血马》(被选为人教版八上课文)等。

2、牛汉简介:

牛汉(1923年10月2日-2013年9月29日),本名原为“史承汉”,后改为“史成汉”,又名“牛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来同时写散文。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他创作的《悼念一棵枫树》《华南虎》《半棵树》等诗广为传诵,曾出版《牛汉诗文集》等。

2.牛汉根诗歌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向下,向下

1.第一节“向下,向下。”

用了连续反复的修辞手法.作用在强调根的不卑不亢、勇于承担和坚强不屈的精神.2.从表达角度看,这是一首( 心灵表白 )诗.3.第一节中“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是源于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对理想的坚守.是啊,岁月给我们白天的同时,还有那可怕的黑夜.在黑夜中摸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念的灯塔沉没海底.道路可以更曲折,黑夜可以更漫长,但只要把太阳种在心底,生命就会变得明媚而亮丽.4.根是苦难的承受者.与枝叶相比,根的生活是孤寂的,代表着一种苦难.“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一切阳光的抚慰、雨露的滋养和美丽的风景都发生在他人身上,上天赐予自己的只有泥土和黑暗!在枯燥、单调、孤独、寂寞的生活环境下,根只是“觉得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坦然,来自于对名利的淡泊,对荣誉的漠视,更来自于对苦难的消解,对自己默默承受的豁达与自信!根是幸福的奉献者.正是有了根的坚守和承受,才有了“开花的季节”,才有了“沉甸甸的果实”.我们可以想象,每当花繁叶茂,别人啧啧称赞之时;每当果实累累,人们欢歌笑语之时,根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什么呢?“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这是对自己尽了一份责任的满足和幸福,是作为无名英雄的崇高与伟大.默默无闻,忠于职责,不懈追求,因奉献而自豪,这是根的生命价值的内涵.这个可以不写,本诗的语言近乎白话.初读全诗,如同听陌生人自我介绍:“我是根……”;再读全诗,心灵却感到阵阵悸动,这分明是一个勇者在诉说自己在厄运面前的沉着,在苦难面前对理想的坚守.有人说,牛汉的诗“精练、凝聚、确切、到位,似乎刚坚硬的骨架,支撑起诗歌的血肉和魂魄.然而,这似骨架的诗歌语言却拥有着极深的韵味,令人感到余味无穷”.的确,牛汉诗歌语言的魅力是与他的人格操守,与他的生命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苦难的铁砧下,人和诗都日益成长起来,愈加沉实而美丽.”。

3.《根》是一首( )诗,牛汗写的

咏物诗

诗人拿根和枝叶作比较,枝叶在地表作贡献,根在地底做贡献,枝叶可以听见鸟鸣,可以感觉微风,然而根不能。

诗人通过根这个意象赞颂那些为了共同的伟大目标而心甘情愿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图享受不辞劳苦,坦然面对艰苦的环境,不求名利,只在共同辛勤努力所得的成果上得到完全的心满意足和慰藉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不仅需要“红花”,更需要像“根”那样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根》这首诗中,诗人牛汉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坚守者、承受者和奉献者形象。

根是理想的坚守者。“我是根”,诗的开头以根自喻,交待了自己的身份,一位不卑不亢、勇于承担的形象跃然纸上。与世俗的向上不同,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的生长,向下,向下……”,因为“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甘于生在“地下”,一直“向下”,是源于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对理想的坚守。是啊,岁月给我们白天的同时,还有那可怕的黑夜。在黑夜中摸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念的灯塔沉没海底。道路可以更曲折,黑夜可以更漫长,但只要把太阳种在心底,生命就会变得明媚而亮丽。

根是苦难的承受者。与枝叶相比,根的生活是孤寂的,代表着一种苦难。“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一切阳光的抚慰、雨露的滋养和美丽的风景都发生在他人身上,上天赐予自己的只有泥土和黑暗!在枯燥、单调、孤独、寂寞的生活环境下,根只是“觉得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坦然,来自于对名利的淡泊,对荣誉的漠视,更来自于对苦难的消解,对自己默默承受的豁达与自信!

根是幸福的奉献者。正是有了根的坚守和承受,才有了“开花的季节”,才有了“沉甸甸的果实”。我们可以想象,每当花繁叶茂,别人啧啧称赞之时;每当果实累累,人们欢歌笑语之时,根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什么呢?“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这是对自己尽了一份责任的满足和幸福,是作为无名英雄的崇高与伟大。默默无闻,忠于职责,不懈追求,因奉献而自豪,这是根的生命价值的内涵。

本诗的语言近乎白话。初读全诗,如同听陌生人自我介绍:“我是根……”;再读全诗,心灵却感到阵阵悸动,这分明是一个勇者在诉说自己在厄运面前的沉着,在苦难面前对理想的坚守。有人说,牛汉的诗“精练、凝聚、确切、到位,似乎刚坚硬的骨架,支撑起诗歌的血肉和魂魄。然而,这似骨架的诗歌语言却拥有着极深的韵味,令人感到余味无穷”。的确,牛汉诗歌语言的魅力是与他的人格操守,与他的生命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苦难的铁砧下,人和诗都日益成长起来,愈加沉实而美丽。”

------------------------------

倾吐的心声是:

忠于职责,无私的奉献,因奉献而自豪!而且坚信自己尽到责任的满足和幸福是最好的回报。

4.评论牛汉的诗歌著作

《诗歌:研究与品鉴》 【内容提要】本文从美学品格方面对牛汉诗歌进行探讨。

牛汉是崇高诗美的创造者。崇高美的真谛在于“从苦难中升起力量”。

牛汉诗歌的美学品格总的说来是“崇高”,但具体到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特点。其早期诗作是崇高诗美基调的确立,可用“沉郁”二字概括;其**时期诗作是崇高诗美的坚持与深化,可用“悲慨”二字概括;其晚近诗作是崇高诗美的超越与升华,可概括为“雄浑、劲健、旷达”六字,亦可据牛汉诗句概括为“浩瀚和肃穆空灵”七字。

本书∷来自∷读 a41 书 t18 频 t51 道 阅读无限 z95 赢在TOM读书! 本书∷来自∷读 f44 书 y36 频 f26 道 阅读无限 z79 赢在TOM读书! 本书∷来自∷读 n26 书 a53 频 h66 道 阅读无限 q15 赢在TOM读书! 牛汉的名字与牛汉诗的美学品格本书∷来自∷读 p36 书 o86 频 d87 道 阅读无限 z23 赢在TOM读书! 本书∷来自∷读 f76 书 g96 频 f31 道 阅读无限 x46 赢在TOM读书! 牛汉原名史成汉。史成汉这个名字,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而作为笔名的牛汉,却早已烙印在广大读者的记忆里。

我这里不是要在牛汉的名字上费口舌,而是实实在在感觉到牛汉这一名字与其人其诗之间具有一种吻合的恰切的关系。早期的牛汉,曾用“谷风”等笔名发表作品,牛汉一名是后来改的,并最终锁定。

这是作者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他从自己的本名“史成汉”中借用一个“汉”字,又取母亲的姓氏——牛,这样既与本名有一定联系,同时更简洁上口。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字组合到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应。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人取名字都有一定的讲究。

名字不仅仅是代号,还有一定的内含。许多人的名字被人称奇称妙便说明了这一点。

“牛汉”这一名字,既有外在的美,又有内在的合理性。“汉”,就其直观的意义讲,可解释为硬汉、铮铮铁汉;它与“牛”字搭配,又增添一种执着、倔强、坚韧的品性。

再者,“汉”可解释为汉族、汉人,而“牛”令人想到游牧民族(“风吹草低见牛羊”之类),从而与牛汉具有蒙古血统相联系。这些是“牛汉”这一名字的外在美,而其内在的合理性,表现在它与牛汉其人其诗之间的相像。

牛汉身躯高大、挺拔,诗人自己说:“我的身高一米九零,像我家乡的一棵高粱。”①而牛汉创造的诗,又闪耀着硬汉般的力度美,显示出强烈的生命的跃动和“力的舞蹈”(郭沫若句)。

诗论家杨匡汉也对牛汉先生做过这样的描绘:“倘若从直观和印象的角度去谈论牛汉,那么,他那身高一米九零的大块头显示男子汉的伟岸魅力,……而他那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尝遍酸甜苦辣而乐观爽朗的气度,会给你一种坚韧不屈性格的感染。”②十多年前的一天,我曾叩开牛汉先生在八里庄寓所的门户,领略了牛汉先生的高大挺拔,也感受到了他对年轻人的一腔热情。

本书∷来自∷读 q87 书 s84 频 b72 道 阅读无限 p61 赢在TOM读书! 19**年,牛汉发表了他晚近时期比较重要的一首诗:《空旷在远方》。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本书∷来自∷读 w66 书 b26 频 g71 道 阅读无限 g88 赢在TOM读书! 本书∷来自∷读 z84 书 s20 频 r73 道 阅读无限 g91 赢在TOM读书! 他们是距我们很近本书∷来自∷读 l56 书 w66 频 t79 道 阅读无限 b43 赢在TOM读书! 能清楚地望见的本书∷来自∷读 q77 书 f69 频 l82 道 阅读无限 g38 赢在TOM读书! 神圣的诗人和发现者本书∷来自∷读 l36 书 n72 频 z78 道 阅读无限 o95 赢在TOM读书! 不仅望见他们石柱一般矗立的背影本书∷来自∷读 p35 书 b33 频 z40 道 阅读无限 e48 赢在TOM读书! 还看清了他们海一样岸一样的使人魅惑的姿态和面孔本书∷来自∷读 w13 书 b** 频 u19 道 阅读无限 z48 赢在TOM读书! 本书∷来自∷读 w25 书 c35 频 z40 道 阅读无限 p47 赢在TOM读书! 这是歌唱惠特曼和哥仑布的诗句。

其中的“诗人”指惠特曼,而“发现者”指的是哥仑布。这两人不仅有着“石柱一般”的高大外形,而且具有“海一样岸一样的”伟大人格魅力。

而我觉得,以上诗句,又何尝不是对牛汉本人形象的一种描绘和展示呢?本书∷来自∷读 q19 书 c63 频 w70 道 阅读无限 o50 赢在TOM读书! 当然,这里不单纯是要在牛汉的高大身躯上做文章,身躯高大的人是可以写出大气魄的诗,但也不全是这样;而身材不高甚至矮小的诗人照样可以写出囊括宇宙、吞吐日月的诗,这在我们的诗人队伍里也不难找到例子。我们称赞牛汉的高大身材,不过是想说明,读着牛汉的诗,再联系他本人的外在形象,我们会更有一种确确实实的“文如其人”的感受。

本书∷来自∷读 y65 书 s95 频 y** 道 阅读无限 j81 赢在TOM读书! 牛汉是当年“七月”派的一员骁将,至今已有60年诗龄。数十年来,他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为中国新诗留下了一些堪称经典的作品。

最可贵的是,他的诗歌写作能够一直坚持独特的声音、独特的姿态,他那风格化个性化的歌唱一以贯之,汇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洪流。牛汉在新诗史中的位置已不可取代,他塑造了中国新诗的硬汉形象。

崇高之美已构成牛汉诗歌的美学品格,也是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发展、愈益深化的一种境界。本书∷来。

5.牛汉有哪些诗歌

牛汉诗歌《华南虎》

在桂林

小小的动物园里

我见到一只老虎。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

隔着两道铁栅栏

向笼里的老虎

张望了许久许久,

但一直没有瞧见

老虎斑斓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笼里的老虎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它都一概不理!

又长又粗的尾巴

悠悠地在拂动,

哦,老虎,笼中的老虎,

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

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

还是由于悲愤

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

(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

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

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

我终于明白……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和火焰似的眼睛。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