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与北诗和顾与南歌是什么意思“念与北诗”,“顾与南歌”,是一对情侣网名。可以理解为:思念起北方,(于是)写情诗;顾念到南方,(于是)唱情歌。也可以理解为:思念北方的情诗,顾念南方的情歌。或者理解为:思念和北方的情诗;顾念和南方的情歌。 该句有如下解释。 1、断句:念与北,诗;顾与南,歌。 这样断句的话,那么其中的“与”没有实义,可不翻译;“诗”和“歌”都作动词,分别是指“写诗”和“唱歌”。整句意思就是:思念北方的人,写情诗以寄托思念;顾念南方的人,唱情歌以寄托顾念。表示的是一对恋人分在南北两方,互相思念的意思。 2、断句:念与,北诗;顾与,南歌。 这样断句,其中的“与”也没有实义,而“北诗”则指北方的诗;“南歌”则指南方的歌。北诗、南歌,可用来代指北方的人、南方的人。整句意思就是:思念北方恋人的情诗;想念南方恋人的情歌。也是指南北的一对恋人互相思念。 3、断句:念与北诗;顾与南歌。 “与”解释为“和”,整句翻译为:思念和北方的情诗;顾念和南方的情歌。把“念”和“北诗”放在一起,“顾”和“南歌”放在一起,指的是把“年”寄托在“北诗”上,把“顾”寄托在“南歌”上。也就是,北方的人把思念寄托在情诗上;南方的人把想念寄托在情歌上。 无论哪种说法,大意都差不多,都是指一对恋人虽然天各一方,但互相思念。 2.古代诗歌中北顾讲的是哪里1. 顾望北方。《楚辞·刘向》:“菀彼青青,泣如颓兮;留思北顾,涕渐渐兮。” 王逸 注:“言己所以留精思,常北顾而视 郢都 。”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惠训不倦,视人如伤。乃眷北顾,辞禄 延熹 。” 2. 山名。即 北固山 。 南朝 梁武帝 《登北顾楼》诗:“ 南城 连地险, 北顾 临水侧。”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六“ 丹阳 北固 是 吴 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王琦 注引《建康实录》:“ 梁武帝 幸 京口 ,登 北固楼 ,改名 北顾 。”参见“ 北固 ”。 3.含有顾字的古诗1、《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涉江采芙蓉》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李延年歌》 两汉: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5、《金错刀行》 宋代: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6、《咏荆轲》 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4.顾北次山下诗歌颈联在描写景物中蕴含什么道理,表达诗人什么人生态《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五言律诗。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拂晓行船的情景,隐含着新生事物必然代替陈旧事物的哲理,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人是在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过程中吟诗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黎明,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残夜将尽,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旧交替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古诗次北顾山下意思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流年似水 乡情如歌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如果说颌联是从景物入手,以形式之美引发颈联;那么就可说颈联是从天人感应拓展,以胸怀之美照应颌联。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意义恐怕就不是单纯的艺术性问题了,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 6.古诗中有顾这个字的诗句有哪些“日”这个字在古诗中当太阳意思讲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当阳光讲的诗句: 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当天讲的诗句: 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五代·牛峤)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明·王世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宋·苏轼) 当时候讲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国·王国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北宋代诗人范仲淹名作岳阳楼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表示太阳的很多呐: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表示日子的,记得有这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