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元载的诗歌

1.《“元载,凤翔岐山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知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

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 载与幸臣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

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

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

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

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

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城中开南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

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

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载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

由是道路以目,不敢议载之短。代宗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辩罪问端,伏罪。载长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载妻王氏赐死。

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兄弟各贮妓妾于室,倡优偎亵之戏,略无愧耻。

及得罪,行路无嗟惜者。(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加御史中丞: 寻:不久B.诣辅国恳辞京尹 诣:拜访C.不与载协 协:合作D.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 悛:高兴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载与幸臣李辅国善 多与之金帛B.辅国识其意,然之 上益信任之C.称载于上前 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D.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 由是道路以目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是使元载“败身而亡”直接原因的一组是①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 ②承意探微,言必玄合③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④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⑤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 ⑥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为人聪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权贵,贪污腐化,结果身败而亡,并累及妻儿。

B.元载勾结董秀,探察皇上意图,奏对之时深合皇帝心意,获得唐代宗的信任。C.在铲除鱼朝恩的过程中,元载起了重要作用,这使他骄横狂妄,目空一切。

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D.元载权倾一时,恣意放纵,生活奢靡。

他的三个儿子贪于财货,寡廉鲜耻,获罪之后无人同情。9.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①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3分)②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4分)③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 (3分)。

参考答案:5文言实词D3悛:悔改。6文言虚词C3A.第一个为介词,“和”;第二个为动词,“给”。

B.第一个为指示代词,指元载属意宰相这事;第二个为人称代词,指元载。C.均为介词,“在”。

D.第一个为介词,“把”;第二个为介词,“用”。7分析概括B3① 写元载获得皇帝重用的原因;②写元载深得皇帝心意的原因;③写元载恣意而为,不守法度,奢侈越职;④写元载作恶深重,触犯众怒,皇帝也知道其恶行;⑤写元载权重一时,贪欲难填;⑥写元载及儿子们贪污腐化,一些轻浮之士与他们勾结在一起,蝇营狗苟。

排除①②⑥可得答案8分析概括C3“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不符合文意,原文为“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 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可见代宗当时并没想治元载的罪,而是想让他悔改。

元载不思悔改,变本加厉,作恶多端,触犯众怒,才让代宗下决心治元载的罪。

2.关于杜甫忧国的诗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还有很多,就不加赏析了: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他听到肃宗已经即位灵武,便历尽艰辛,奔赴凤翔行在。他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这个时期,他写了《羌村三首》、《北征》等名作。因疏救房琯,他于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期间,他写了“三吏”、“三别”。乾元二年(759)秋,他终于弃官,携家入蜀,于岁末抵达成都,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

他在成都有一段时间生活相对安定。后来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成都混乱,他移家梓州,来往旁县,中间又曾在阆州小住。

永泰元年(765)五月,离成都经渝州出峡,在云安短期养病之后,于次年春末迁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大历三年(768)春,他离夔州,飘泊江陵、公安、岳阳、潭州,大历五年(770)冬,死于自潭州赴岳州途中舟上,年五十九。

杜甫暮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 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

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盛唐诗人还不惯于引战争苦难入诗。

他们还没有把眼光转向底层。在这场灾难面前,他们发抒感慨,“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白是盛唐诗人中写及战乱最多的,有《奔亡道中》、《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扶风豪士歌》、《永王东巡歌》、《南奔书怀》等等,他写参与这场战争的感受、抱负、态度和不被理解的心情,还没有转向写底层百姓的苦难。

写百姓苦难的,是安史乱起前后进入创作高潮的诗人们。李嘉佑写战后凋残景象:“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

门临莽苍经年闭,身逐嫖姚几日归。贫妻白发输残税,馀寇黄河未解围。”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平陂战地花容落,旧苑春田草未齐。”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垢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他的。

3.高适的古诗

高适代表诗作: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营州歌》

营州少年爱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蓟门行》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呜。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石城与岩险,铁骑若云屯。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

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

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

《送裴别将之安西》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酉。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author_227.aspx

4.关于戎马一生的诗句有哪些

1.《河湟》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2.《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鸿雁出塞北》【魏晋】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5.哪种风格的诗歌以反讽,戏拟为特征

关于描写这种情况的,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有关的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

文/李者也

天欲令其羽翼铩,先纵其势无以加。

官至权柄倾朝野,富至金银叠玉珈。

跋扈终成世之患,痈疡而为国之痂。

权到极处莫用尽,加之一木则为枷。

【注】元载(?-777),唐朝宰相,凤翔岐山人(今陕西省岐山县)。少时贫寒,早年曾锐意进取,颇有政绩,但随着官职的上升,权力欲、敛财欲也急速膨胀,独揽朝政,甚至编排罪名,将弹劾自己的李少良等人杖杀于公府,导致百官和民众“道路以目”,不敢说话;大肆聚财、修建府邸、作威作福,甚至连胡椒都贪敛囤积60多吨。最终入狱,伏诛。

6.以元字开头的诗句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永遇乐

辛弃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春雪

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戏赠友二首

杜甫

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书。

奉和别鲁王

杨思玄

元王诗传博,文后宠灵优。

7.余莹的名字出直哪个诗词

莹然冰玉见清词。

1、释义:

2、出处:唐。卢纶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

3、全诗:

掷地金声信有之,莹然冰玉见清词。

元凯癖成官始贵, 相如渴甚貌逾衰。

荒园每觉虫鸣早,华馆常闻客散迟。

寂寞罢琴风满树,几多黄叶落蛛丝。

4、拓展: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8.关于凉州的诗词

1、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渡玉门关。

译文: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我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我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至今,前往战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9.关于虎.羊.马的诗句

关于虎的诗句 1、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张籍(唐) 《猛虎行》 2、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李商隐(唐)《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3、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 唐朝-李晋王赠与周德威对联) 4、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李白(唐) 《蜀道难》 5、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入麻。

李白(唐)《 梦游天姥吟留别》 6、虎殿成鸿业,猿岩题凤赋。张说(唐)《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赋得树字》 7、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

白居易(唐)《寄题上强山精舍寺》 8、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辛弃疾(宋)《水调歌头》 9、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宋之问(唐)《王子乔》 羊的诗句 1、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唐) 《将进酒》 3、咏羊(佚名):有幸舍身怜饿狼 天公有道弱臣强 惜生利角偏无志 徒献皮毛聊作装 4,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唐) 5,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苦寒行》曹操 6,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初入太行路》白居易(唐) 7,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辞命》白居易(唐) 8,羊公长在岘,傅说莫归岩。——《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白居易(唐) 9,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初春汉中漾舟》孟浩然(唐) 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11,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唐·温庭筠《苏武庙》 12,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刘孝绰《望月有所思》 13,太平之瑞宝鼎,乐协之应玉羊。

-----南朝梁·萧统《七契》 14,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唐·施肩吾《云中道上作》 15,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唐·杜牧《河湟》 16,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唐·杜甫《日暮》 17,万羊亦是男儿事,莫学狂夫取次尝。

----史凤(唐)《八分羊》 18,麋入神羊队,鸟惊海鹭眠。------元稹(随)《直台》 19,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陈与义(宋)《伤春》 20,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文同(清)《早晴至报恩山寺》 马的诗句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唐)《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唐)《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元)《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清)《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唐)《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宋)《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宋)《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唐)《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唐)《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唐)《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五代十国)《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唐)《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唐)《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作《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唐)《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下一篇
诗经子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