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 和 的诗句有哪些带“声”的诗句如下: 1. 唐·白居易《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 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 唐·刘禹锡《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古人为何爱钟爱带“声”作诗? 古人多爱通过“声”来作诗,一方面,生活中处处皆声音,搜集大量的创作素材。另一方面,可以烘托整个诗的气氛,更形象的表达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顾青 .唐诗三百首.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01月 2.含和字的古诗词玉楼宴罢醉和春(唐·白居易·《长恨歌》) 我醉歌时君和(宋·苏轼·《水调歌头》) 更著风和雨(宋·陆游·《卜算子 咏梅》) 8、画楼南畔夕阳和(宋·苏轼·《浣溪沙》) 9、月和疏影上东墙(宋·苏轼·《定风波》) 10、一掬天和金粉腻(宋·欧阳修·《蝶恋花》) 12、饮之太和(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3、一枝和月香(宋·苏轼·《菩萨蛮》) 14、都人齐和大风歌(宋·辛弃疾·《西江月》) 15、和泪淹红粉(唐·李白·《菩萨蛮》) 16、美人和泪辞(唐·韦庄·《菩萨蛮》) 17、含和吐明庭(宋·文天祥·《正气歌》) 18、当时一识和羹味(宋·辛弃疾·《鹧鸪天》) 19、阳和消息自天来(宋·无名氏·《鹧鸪天》) 20、枝上流莺和泪闻(宋·无名氏·《鹧鸪天》) 3.含“马”的诗句包括作者和题目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黄景仁《杂感》) 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8.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南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4.带和的诗句,有作者和出处1. 可惜和风夜来雨,醉中虚度打窗声。——杜牧《宣州开元寺南楼》 2.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3.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白居易《春生》 4. 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冯延巳《鹊踏枝》 5.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李煜《长相思》 6.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 7.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晏几道《浣溪沙》 8. 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苏轼《临江仙》 9. 山经宿雨修容出,花倚和风作态飞。——陆游《山园》 10.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白朴《天净沙 春》 5.带“和”字的经典诗句有哪些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代岳飞《满江红》 三十年来风尘仆仆,所成就的功名,轻微如尘土;带兵沙场南征北战八千里,看到的只是天上的云和月。 2.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长恨歌》 唐玄宗(李隆基)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杨玉环)被勒死也是无法相救,一刹那间,杨已经香销玉陨,阴阳相隔。他不禁泪流满面,肝胆寸断! 3.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白居易《长恨歌》 在华美的宫殿里梳洗打扮好,娇媚动人地去伺候君王。在华丽的楼房中进餐以后,皇帝已经喝醉了,两个人相~伴~而~眠。 4.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 梅花在黄昏时分已经够寂寞孤独了,偏偏在这时候又刮起风,下起雨(加上了风和雨)。 5.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唐代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6.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代徐元杰的《湖上》 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7.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后唐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8. 和,相应也。――《说文和,谐也.》 和谐,是心照不宣的事。 9. 音声相和。――《老子》 对音乐说,五音六律,委婉曲折,而动听。 10.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天下百姓的快乐是从天下和平中来的。 “和”在古代中的意思: 和:和谐融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 自:《论语》。 译文: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6.带和字的古诗您好! 带和字的古诗,我找到以下几句: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宋·苏轼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凉州词二首》唐·王之涣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后唐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唐代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代 岳飞《满江红》 7.包含和字的诗句玉楼宴罢醉和春(唐·白居易·《长恨歌》) 我醉歌时君和(宋·苏轼·《水调歌头》) 更著风和雨(宋·陆游·《卜算子 咏梅》) 画楼南畔夕阳和(宋·苏轼·《浣溪沙》) 月和疏影上东墙(宋·苏轼·《定风波》) 一掬天和金粉腻(宋·欧阳修·《蝶恋花》) 饮之太和(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一枝和月香(宋·苏轼·《菩萨蛮》) 都人齐和大风歌(宋·辛弃疾·《西江月》) 和泪淹红粉(唐·李白·《菩萨蛮》) 美人和泪辞(唐·韦庄·《菩萨蛮》) 含和吐明庭(宋·文天祥·《正气歌》) 当时一识和羹味(宋·辛弃疾·《鹧鸪天》) 阳和消息自天来(宋·无名氏·《鹧鸪天》) 枝上流莺和泪闻(宋·无名氏·《鹧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