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得益彰的诗词将进酒 你可以体会一下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 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 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 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君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 “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 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 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 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 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 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 《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显然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二、相得益彰的前一句是什么相得益彰 【拼音】:xiāng dé yì zhāng 【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示例】: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 ★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近义词】:相辅相成 【反义词】:势不两立、两败俱伤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相互配合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亦作“相得益彰”。 清周亮工《袁周合刻稿序》:“先生有得贤之誉,弟子获稽古之荣,发声扬烈,相得益彰。”《社会贤达考》:“从这一历史故实看,作官和作隐士并不冲突,而且相得益彰。” 三、相得益彰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相得益彰 xiāng dé yì zhāng 〖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四、谁有尺有所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等之类的成语诗词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往者不谏,来者可迫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疑人勿使,使人勿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