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

1.阮籍诗歌的代表作是什么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其三十二)或者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记。”

(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其十二)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

(其五十三)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中,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为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如其十四、其二十四、其七十一)。或者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如其四、其五、其六十五),功名富贵之难保(如其十三、其五十三、其五十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如其二十、其二十七、其三十)。

由于从自然到人事都充满苦难,阮籍心中的苦闷难以排遣。《咏怀诗》其一说: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此末尾两句可视为全部《咏怀诗》。

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又如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这首诗写独坐无人,出门无人,登高无人,所见仅为孤鸟、离兽,栖惶无主之情溢于纸上。在这种局面之中,诗人进而感到壮志、理想都成了泡影。

《咏怀诗》其十九以佳人喻理想,写诗人心虽悦之而无由交接,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其八十命意亦相似,只是又多了一层生命短促之悲。

其七十九写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简直是阮籍的自况。《咏怀诗》中迁逝之悲、祸福无常之感触目皆是,正体现了他忧愤深广的情怀。

阮籍诗中悲哀、凄怆、涕下、咨嗟、辛酸、蹉跎、忧伤、愤懑、怨尤、悲悼等词语十分常见,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 面对污浊的社会与短暂的人生,阮籍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好故作旷达,在生活中,他做出许多惊世骇俗的事情;在诗歌中,他也为自己设计了精神的出路,这就是游仙和隐居。

阮籍的《咏怀诗》有不少篇章写游仙和隐居,有些则是仙隐结合。他在诗中常常赞美巢由、夷齐、邵平、四皓等隐士,而讽刺苏秦、李斯等人因贪利禄而导致杀身之祸。

阮籍赞美神仙隐逸,只是排遣苦闷的一种方式,他其实是颇有济世之志的。《晋书》本传说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所以他在写愤懑与出世之情的同时,也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自己的怀抱。如《咏怀诗》其三十一,批评曹魏政权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灭亡的命运: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官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有的诗则揭露礼法之士的虚伪,如其六十七: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常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有的诗则抒发自己的壮志,如其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其时代与身世决定的。

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晋书·阮籍传》)。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

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分析这种情况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但就诗歌精神而言,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内骨。”

2.阮籍的代表作是

咏怀诗十三首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郁高松。猗那长楚。草虫哀鸣。鸧鹒振羽。感时兴思。企首延伫。于赫帝朝。伊衡行辅。才非允文。器非经武。适彼沅湘。托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月明星稀。天高气寒。桂旗翠旌。佩玉鸣鸾。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灼灼春华。绿叶含丹。日月逝矣。惜尔华繁。

清风肃肃。修夜漫漫。啸歌伤怀。独寐寤言。临觞拊膺。对食忘餐。世无萱草。令我哀叹。鸣鸟求友。谷风刺愆。重华登庸。帝命凯元。鲍子倾盖。仲父佐桓。回滨嗟虞。敢不希颜。志存明规。匪慕弹冠。我心伊何。其芳若兰。

阳精炎赫。卉木萧森。谷风扇暑。密云重阴。激电震光。迅雷遗音。零雨降集。飘溢北林。泛泛轻舟。载浮载沉。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生年有命。时过虑深。何用写思。啸歌长吟。谁能秉志。如玉如金。处哀不伤。在乐不淫。恭承明训。以慰我心

立象昭回。阴阳攸经。秋风夙厉。白露宵零。修林雕殒。茂草收荣。良时忽迈。朝日西倾。有始有终。谁能久盈。太微开涂。三辰垂精。峨峨羣龙。跃奋紫庭。鳞分委瘁。时高路清。爰潜爰默。韬影隐形。愿保今日。永符修龄。

玑衡运速。四节佚宣。冬日凄悕。玄云蔽天。素冰弥泽。白雪依山。□□逝往。譬彼流川。人谁不设。贵使名全。大道夷敞。蹊径争先。玄黄尘垢。红紫光鲜。嗟我孔父。圣懿通玄。非义之荣。忽若尘烟。虽无灵德。愿潜于渊。

朝云四集。日夕布散。素景垂光。明星有烂。肃肃翔鸾。雍雍鸣雁。今我不乐。岁月其晏。姜叟毗周。子房翼汉。应期佐命。庸勋静乱。身用功显。德以名赞。世无曩事。器非时干。委命有□。承天无怨。嗟尔君子。胡为永叹。

日月隆光。克鉴天聪。三后临朝。二八登庸。升我俊髦。黜彼顽凶。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仁风广被。玄化潜通。幸遭盛明。覩此时雍。栖迟衡门。唯志所从。出处殊涂。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嘉此箕山。忽彼虞龙。

登高望远。周览八隅。山川悠邈。长路乖殊。感彼墨子。怀此杨朱。抱影鹄立。企首踟蹰。仰瞻翔鸟。俯视游鱼。丹林云霏。绿叶风舒。造化絪缊。万物纷敷。大则不足。约则有余。何用养志。守以冲虚。犹愿异世。万载同符。

微微我徒。秩秩大猷。研精典素。思心淹留。乃命仆夫。兴言出游。浩浩洪川。泛泛杨舟。仰瞻景曜。俯视波流。日月东迁。景曜西幽。寒往暑来。四节代周。繁华茂春。密叶殒秋。盛年衰迈。忽焉若浮。逍遥逸豫。与世无尤。

十一

我徂北林。游彼河滨。仰攀瑶干。俯视素纶。隐凤栖翼。潜龙跃鳞。幽光韬影。体化应神。君子迈德。处约思纯。货殖招讥。箪瓢称仁。夷叔采薇。清高远震。齐景千驷。为此埃尘。嗟尔后进。茂兹人伦。荜门圭窦。谓之道真。

十二

华容艳色。旷世特彰。妖冶殊丽。婉若清扬。鬒发娥眉。绵邈流光。藻采绮靡。从风遗芳。回首悟精。魂射飞扬。君子克己。心絜冰霜。泯泯乱昏。在昔二王。瑶台璇室。长夜金梁。殷氏放夏。周翦纣商。于戏后昆。可为悲伤。

十三

晨风扫尘。朝雨洒路。飞驷龙腾。哀鸣外顾。揽辔按策。进退有度。乐往哀来。怅然心悟。念彼恭人。眷眷怀顾。日月运往。岁聿云暮。嗟余幼人。既顽且固。岂不志远。才难企慕。命非金石。身轻朝露。焉知松乔。颐神太素。逍遥区外。登我年祚。

咏怀诗八十二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3.阮籍的主要代表作有哪些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

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

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

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

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

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

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4.阮籍诗歌风格

阮籍(210~263) 三国魏诗人。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儿子。 生平 阮籍 4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

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

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在思想上,阮籍崇奉老、庄。这一方面是鉴于当时险恶的政治情势,他需要采取谦退冲虚的处世态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依托,另一方面也是受了当时盛行的玄学的影响。

阮籍也是魏晋玄学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老论》、《达庄论》。

不过阮籍并非纯宗道家,他对儒学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乐论》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礼作乐对于"移风易俗"的必要性,认为"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 赋、文创作 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

他的赋都是短篇小赋,或咏物,或述志,内容不一。《清思赋》中说"清虚廖廓,则神物来集;飘□恍惚,则洞幽贯冥;冰心玉质,则激洁思存;恬淡无□,则泰志适情",写出了超凡绝尘的"清思"境界。

《首阳山赋》颂赞了伯夷、叔齐重视名节、清虚自守的精神,赋末说"托言于夷、齐,其思长,其旨远",显示了作者与古人冥合的意思。《鸩赋》以鸩被犬所害为题材,寄寓了作者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惧祸心情。

《猕猴赋》则以猕猴作为鹄的,批判了社会上的势利小人,此赋明显带有讽刺"礼法之士"的意味。以上两篇咏物赋,篇帙短小,语言简洁明练,而且全篇用托喻写法,意象生动,现实针对性又强,是阮籍赋中的佳作。

阮籍的论说文,都是阐述其哲学观念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这些论说文,都是采用"答客问"的辩难式写法,主人公则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

所以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为自己塑造的玄学家形象。文章注重结构上的逻辑层次,一般都首尾照应,论证逐层深入,善于作抽象的、本质的分析,体现了魏晋时期思辩方式的进步。

它们的语言风格比较朴素凝重,不尚华饰,稍有骈化的痕迹。 《大人先生传》是阮籍今存最长的作品,4000余字。

据《晋书·阮籍传》载,这篇作品作于阮籍游苏门山见仙人孙登之后。所谓"大人"即仙人,用司马相如《大人赋》意。

文体与他的论说文近似,也采取辩难的方式展开,不过主人公已不是"阮先生",而是改为"与自然齐光"、"变化神微"的"大人先生"了。文章一方面阐发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旨趣,一方面也对世俗庸人作了讥讽,特别是在第一段与"君子"的对话中,其思想锋芒之锐利,是阮籍著作中仅见的。

从艺术上看,此文也是阮籍散文中最出色的。特别是"虱处□中"这一寓言故事,形象生动,寓理深刻,显然是受了《庄子》文风的影响。

在这段故事之末,作者写道:"汝君子之处区之内,亦何异夫虱之处□之中乎!"强烈表达了对"礼法君子"的憎恶。在语言运用上,此文音节整齐,而且基本都用韵,时见对偶文句,有的地方铺排较多,接近于赋的风格。

咏怀诗 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

此外还有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这些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及背景已难确考,一般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之作,而是包括了平生不同时期的作品,总题为"咏怀"。

《咏怀诗》全都是抒情述怀作品。由于阮籍生活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加上他独特的性格和处世态度,使他的诗歌面貌很有个人特色。

《文选》李善注引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指出了它在内容上以感叹身世为主,也包含着讥刺时事的成分,在表现方式上则曲折隐晦。 《咏怀诗》中的身世之感,可分两个方面。

一是自述生平经历及理想志向,一是表现惧祸忧生心情。这两方面有时分写,有时合说,并无定规。

主要写生平经历志向的,如第 5首叙。

5.简述阮籍诗歌的特点,结合作品分析

小题1:如水的明月冰冷地照着薄薄的帐帷,清凉的风吹动着诗人的衣襟(1分),简单的情景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气氛(1分),也烘托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失望、痛苦与忧思(1分)。

小题2:这里是比喻象征,下面两种理解均可:(一)“孤鸿”“翔鸟”比喻贤士(或作者自己)(2分)。在黑暗政治背景下,贤士被排挤杀戮,只好流落在外哀叹(1分);夜自是喻指司马氏专权制造的恐怖氛围(1分),在无边际的惊惧中,诗人的承受力已达极限,犹似惊弓之鸟。

(1分)(二)孤鸿比喻贤士(1分)(或作者自己),翔鸟比喻小人(1分),两者形成对比(1分)。在黑暗政治背景下,贤士被排挤杀戮,只好流落在外哀叹(1分);而逐利小人却非常得志,他们得意地夸耀于人(1分)。

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