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寻找创作诗歌的灵感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汉书·艺文志》) 诗歌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劳动者也重视诗的作用,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我国历来强调“诗言志”。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诗论》)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 (吴乔《围炉诗话》)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毛诗序》)诗贵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别林斯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 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马克思说: “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诗歌的写作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 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 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 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 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 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 2.余光中写的《灵感》全文是什么1.嘟嘟!嘟嘟! 敢于改变——将会发现无数隐藏着的灵感宝藏 试着以一种外行的身份来解决一个问题,或用你自己的经验去解决一个你从未涉足的领域。 假设让诺基亚公司的设计员去设计福特的汽车,那福特公司的汽车喇叭会不会是可以自由选择的音乐铃呢?不过如果真决定这样做了,那你在过马路时最好关闭手机的铃声。 2.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力测试 产生更多的灵感 吉尔福特是一名心理学家。 他奉命在二战时期挑选飞行员。于是他发现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富有创造力是一种才华,于是他决定进一步去研究它。 于是他出了世界上第一道创造力的试题——请说出砖的作用。 试试吧,你能否在15分钟之内写出砖的50种用途。 3.比喻是一座大山 意识到比喻的价值 我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意识到比喻的重要性了。不过你有没有试着把你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试着用比喻来重新描绘一下呢。 试着想一下关于 灵感 蛋 鸟 的比喻。现在在你脑中出现的是什么样的灵感呢?用确定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这个比喻方式。 4.爱迪生的定额灵感 明白想出无数灵感和仅想出几个灵感之间差距的重要性 爱迪生的定额灵感是:每十天必须有一个小发明,没六个月必须有一个大发明。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变态? 强迫自己想出更多的办法!当面临一个难题时,想出50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其中的很多办法并不见得是好办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个被想出来的办法一定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每当遇到一个难题都要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因为最好的办法绝对不会排在最前面。 5.不开心的教授 向不可能的事情挑战 一个曾经也年轻过的教授,也曾经对将来的事物有所梦想,可是当他的梦想由别人替他成真时他已不再年轻。更让他苦恼的是,人类发展的不再是靠技术,而是靠人的想象力!所以,要学会质疑那些认为是不可能的断言。 想象一下当事情又不可能变为可能时,它的影响会是如何?你从这个改变中如何获益? 6.坏掉的监视器 正确提问的重要性 机场里的咖啡厅因为装有航班监视器所以总是坐满了人,有很多人只是在此休息等飞机。于是,咖啡店的老板就在人满的时候关掉监视器,等人少的时候再打开它。 这样旅客就流动起来了。 试着提出更多的问题,质疑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事物,以便找到能让它们工作更有效的方法。 7.Squeazle和其他的词 鼓足勇气创造新词,以便创造出新的灵感 这个单词你肯定查不出什么意思,但是你可以赋予它一个意思。 使用一个新的单词来描述你的计划,问题或你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个单词可以是现有的两个单词的合成,或是创造出一个新单词。一开始就使用新单词,看看是否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8.鸟——鱼——鸟鱼? 合并旧的东西,创造新灵感 将两个创意放在一起,看看会有什么发生。和两个独立的创意相比,整合两个创意往往能创造出更有趣的灵感。 然后将三个创意整合在一起,或四个,或将两个新产生的创意再整合在一起…….. 9.在干草堆里找针 爱因斯坦和他人的区别就在于,如果让你在干草堆里找一根针,别人只会去找这根针,而他则会把所有的针都找出来。 如果一个问题已经有一个解决方案了,如果你还在找寻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别人会认为你很笨,在浪费生命。 但是你应该有自己的立场,或许真的有更好的办法等着被发现呢! 10.好奇心让你获得好运 将比喻看作是创造力工具 “好奇害死猫”?忘了它吧。哪一种比喻能代表你现在的事业?你能将这个比喻重编并改变它的意思吗?利用这样的做法,你能使用新的比喻来发展你的事业吗? 11.好奇心是天性 打破旧的思维方式 在你的工作中找出一些总用相同方式做的事情,然后你就可以做这个实验,看看你是否能以另一种方式解决它。 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每天例行公事的工作中找到20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不要放弃,直到你获得成功。 12.脆弱的灵感 意识到灵感的弱点 “灵感是脆弱的,一个蔑视的微笑或一通无聊的哈欠就能将它扼杀;一句嘲讽的话就可以让它发愁,冷漠的眼神也会让它心悸。” 如果你在陈述自己的灵感却遭到反对时,就当他们在制造垃圾吧,为你的灵感争取下去,难道会发生什么坏事吗? 13.1968年墨西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学会忽视你所知道的 现在被大家认为最棒的跳高方式就是背跃式。但是40年前人们一直以为跨越式才是最棒的跳高方法。 直到一个叫福斯贝里的人出现才改变了原有的跳高方式。 这次你自己设计一个脑力激荡,让人们能忽视已有的知识,如何?。 3.我对写诗的感觉(如何让灵感发挥)动笔写这篇心述其实很难,我写诗己有几年,但是佳作却并不多,学识不高的我也没有什么资格去指导别人的作诗之路,但是我作诗一向是从心而发的感觉而写,这篇心述也只说明了我作诗的灵感来源与发挥。 望能给别的诗者以帮助。 在用旭这个笔名写书之前我的网名叫爱坠红尘,在几个诗学论坛都有作品,只可惜现在找不到了,在本站的作品大多都是我作品中的二三流之作。 说自己的就到这里了,转入正题谈谈诗吧。 看网上众多作品,各种类形与提材不胜古往,但良莠不齐,有些诗注重于华丽的词句,有些诗不但音韵不畅而且意境散乱,完全都是进入了误区,所以才由感而发的写点东西给大家。 写一首诗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一是韵律、一是意境。 韵律一词并非是指平仄,但在古时,韵律正是以平仄来体现的。 对于古人来说用平仄的概念更易容常握诗词的韵律,让一首诗吟出的感觉像低唱一样让人畅快。因文普通话的普及,古时的平仄律己完全被打乱,所以现代人学习平仄如学天书。 也许我形容的夸张了一些,但是我试过却大大的影响了意境的发挥。 意境是从题头开始的,一个好的诗名让人看到,就有想看诗文的欲念,而诗句中也是要环环相扣,最后突出题头的意境。 能作到让读者如亲身临境,那才是一首好诗,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 ***************************************** 韵律篇: 说起韵律,我们再不用平仄来描述,因为它己不适合现在的语言概念了。 我的用词将用“平、提、降、转、流”来形容,说这些大家也许不会理解,就用前人的佳作给大家讲讲如曲的音阶,一般的说整诗的音律在第一句的时候就基本定下了,不过这里面的学问要说起来就太长了,所以我只作大概的说明,具体的等有时间再作续吧。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平流提降流)用符号来表示--/\\,流是连音是语气加强。 万里念将归。(提降流平流)/\\--,转是回转音,也是音阶最重的字音。 况属高秋晚,(平降提平降)-\/-\。 山中黄叶飞。 (平流转降提)--^\/。 这首诗如果用平仄来排的话是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大家可能非觉得非常怪,为什么仄音会是提。 其实这是我对诗音阶的理解,不知是否科学。 提,字音上提,清韵之感。 字音次于转音。 降,字音低沉,归还之感,配合平、提、转形成婉转流长之音。 转,字音拉长回转,一般在单句之中只出现一次,这样在诗中的读感就更加的强烈明显了。字音最强最长,诗中妙语常用此音。 流,连音,常用于强调加强,有时也作为续音而短促。字音在加强中较长,在续音时短促。 平,平常之音,字音为标准音。 解释: 长江悲已滞,(平流提降流) 这一句的字音很平常,句中用提音强调了第三个字,悲字的意境被强调之后连接整句的意境也得以加强,而流音字“滞”和提音字“悲”的配合才是这一句最佳的地方。 万里念将归。(提降流平流) 可以看的出前两句用的音阶是反复音,读起来就像是上了一个小坡再下来一样,这种读感给人很舒适的体会。 而诗句中的意境也是去而复返,音与意配合的洽到好处,是佳句的特点。 况属高秋晚,(平降提平降) 这一句的音阶是变化最强烈的,一般第三句是诗句中最重要的意境连接与发挥的一句,音阶的感觉也像是忽遇高峰上而又下。 音阶的激荡也带起了读者对词句理解的激荡之感。 山中黄叶飞。 (平流转降提) 这一句的音阶转化的较为复杂,好像的走在盘弯的山路最后登上高坡景致一览无遗。诗文的最后一句常是总结之句,把整诗的意境合汇在此句之上给人的印象加上更深的一笔。 音阶用这种转而折再升的方法不但音律上美不胜收而且意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是一首标准的绝句,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绝句的感觉应该就是如此。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能感觉的到音律对一首诗的重要。 不用去按字寻音,只要掌握那种何时提音何时平降,何时转折就可以了。诗句的音律有很多,但我的时间不多就只举一例了。 **************************************************** 意境篇: 一般作一首诗前两句是说明与描述而第三句是加强第四句为总结,这是常用形式,但也并非是必用的格式。而常见的就是景意诗,景意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意,借景抒情将意境化于美景之中,但这也只是诗的一种形式。 想要体会意境除了看诗本身还要看作者写它的背景,例如在什么时期,什么样的环境下以什么灵感写成的。作诗的过程也是这样,写一首诗情景意的配合决定了诗的等级。 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其中,那么再好听的词句也只能是顺口溜、童谣而己。 举一个例子: 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这一句虽无实景却也是景意诗,我对此诗的作者并不了解,其诗的背景也并不知道所以也只能在诗意上作以分析。 有不足之处大家可以批评。 万里人南去,这一句音韵低沉而其意是指一人不远万里到南方,其意境与音阶相配意境就更深了一层,我想诗中之人是作者吧,如果是的话那么可以理解作者带着重重心事南去(也许是自己的志向)。 三春雁北飞。这一句音韵抬高而其意是指举目看到群雁北飞,其意境与音阶相配意境所体现的是心。 4.一句古诗带给我的灵感的作文,600字沉醉,一种快乐,一种莫名的快乐,它从心底里发出来,无声的,悄然的。 沉醉,无法形容。它是一种快乐。每当你因为某件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沉醉时,愉悦之心急速上生,所有的快乐都集中在这一时刻。当你为某件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而沉醉时,不是愉悦,而是反省,反省着自己的快乐,伤悲,找到自己起点的开始,迷途的出口。 作家沉醉于笔杆,并不认为它是无聊,清闲。事实上,一切只要你愿意,都在沉醉着。雪花沉醉在冬天;知识沉醉在书本;旋律沉醉在音符;我们沉醉在快乐。 虽然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要沉醉,每一种沉醉都要快乐,甚至引来的骄傲——而沉醉。这种骄傲将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经历了,才会找到。在失去中,会有痛苦、孤落,只要坚持,笑对沉醉,就连残叶也会打动肃杀冬天的心,因为它从没放弃过,没有想过‘放弃’这个词。 在生活中,一次成绩就“沉醉不知归路”,第二次就要“下岗”。全班60多个人不可能每人都轮流一次“第一感受”,靠的是沉醉,自己去想象沉醉在第一中的感觉,从而使这种快乐真正的来到身边。这就是沉醉中的快乐。 有一句名言:快乐是最佳的良药。得到了快乐,当获了奖或是有值得为此而快乐的事时,不要隐瞒心情,尽情的沉醉在当中,放飞一下自己吧,就当,这是最后一次。当沉醉梦醒时,一切都将过去,沉醉将不在找回。 为一种沉醉而快乐吧,沉醉并不是受贬的,它会鼓励你 |